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曾经抱怨没“主权”,又来辟谣仍合作,广汽与华为卖得什么药

  • 作者: 汽场
  • 2023-10-27 15:24
  • 351


2022年,我们见多了所谓的“强强联合”模式,但也看到了很多“强弱联合”模式。

在合作中,固然会出现因市场地位不同所导致的话语权纷争。

华为品牌,自极狐阿尔法S HI版登场以后,因互联网传播了一段“一镜到底城区自动驾驶”视频爆火,迅速让华为品牌在汽车行业站稳了脚,但也正因为这段合作,让北汽“挣扎”了很久才甘愿把主导权让给华为。

华为最初进入到汽车行业,就是作为供应商的身份,当然因某种内部原因,华为目前仍旧是以供应商的身份出现,最初华为拟定的三个合作方,分别为北汽、小康和广汽,但时间来到2023年,华为与长安奇瑞、赛力斯等诸多品牌都已经展开合作,但与广汽品牌的合作,只有传说,没有现实落地,究竟为何?

广汽认为自己不比华为差?

早在2022年8月份,广汽集团领导就在中国汽车某峰会上表示,华为虽然是行业内优秀的供应商,但即便是强如埃安这样在国内新能源市场数一数二的大牌与其合作时,也没有议价能力,甚至还要听别人的主导。

2023年4月份,就在网传广汽和华为合作的车型将在几个月量产的重要节点上,两个品牌突然宣布分手,而广汽埃安AH8项目,由此前的二者合作突然变更为广汽集团自主开发,也就意味着双方深度合作造车的项目终止。

2023年,广汽集团再推全新电动品牌昊铂,也在10月9日正式上市,起售价格为128.6万元的电动超跑,也算是让广汽集团秀了一下肌肉,但是通过目前广汽的对外传播的一些列口径,无论是弹匣电池还是900V碳化硅平台,以及夸克电驱系统,但很少听到广汽集团对外传播关于智能化的“言论”,也就意味着,目前广汽仍旧存在所有传统车企的短板——智能化。

目前,国内传统汽车品牌有两种解决方案,自己培养一个供应链公司或者干脆收购一个原本就拥有很丰富的智能化经验作为自己的供应商身份,比如长城与毫末,吉利与魅族,除此之外,则是找合作品牌进行深度合作,如北汽与华为,赛力斯与华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速成”的效果,毕竟如果重新组建团队从0开始,需要的时间周期相对更长。

广汽最开始与华为合作之时,笔者认为是当初想要通过这种速成的方式迅速让自己的产品可以更完善,但是在合作“谈判”的过程中,华为的主导权让广汽作为传统头部车企失去了“面子”,所以2022年才会公开吐槽,并且在2023年4月份左右时,宣布分手。

而回过头来,目前广汽的确在智能化模块中,还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所以广汽如何快速补齐短板呢?

广汽集团最新进展:与华为合作项目仍在推进

近日,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有用户询问广汽集团“车机故障问题”以及“车及系统跟华为的合作是否还在进行”,也就印证了,当前的车机系统用户并不满意,大概率是不能与当前行业最前沿的体验相比,该用户也许是羡慕友商的鸿蒙OS才会问第二个问题。

而广汽回答表示,针对某车型的车机问题,公司已经迅速推出车机优化版本方案,提升稳定性。而随后也表达到:“华为是广汽集团的战略级合作伙伴供应商,合作项目还在持续推进中。”

此消息一经爆出,迅速引起外界猜想,也让关注广汽品牌的消费者有了更多的揣测,此前广汽与华为的合作模式为HUAWEI inside,广汽退出以后,inside模式只剩下北汽与长安,此次广汽再一次宣布与华为合作关系还在继续,究竟是展开智选模式,还是恢复inside模式,亦或者只是维持的当下的零部件供应商身份?一切都仍旧是未知的迷。

笔者认为,其实广汽集团自身的造车底蕴已经拥有多年,也只是智能化无法迅速与行业第一梯队拉近,inside模式足以满足广汽集团的所有消费者的用车需求,或许可以值得期待。

写在最后

广汽和华为的关系可谓是扑朔迷离,几经波折,目前仍旧没有最新的定论和答案,笔者认为,关注的消费者完全可以再等等,毕竟当前行业发展的速度太快,除刚需外,不需要太过于着急,毕竟有句电影台词——让子弹先飞一会!

标签: AION V 华为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