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澎湃OS,还不够小米在车圈掀起波浪


在华为举办发布会后的一个月,小米为自己的全新产品矩阵举办了发布会。


小米14和14 Pro,电视、手表、冰箱等智能家电都进行了亮相,这其中与小米汽车最为相关的便是小米全新操作系统澎湃OS。


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澎湃OS是对旧有操作系统底层架构的一次重组。而在重组后,小米完成了对MIUI、Vela、Mina、车机OS四个系统的软件架构统一,也为接下来所打造的人、车、家全生态奠定了基础。


多端无缝互联、AI大模型上车......即便小米汽车首款产品仍未亮相,即便发布会上对于车辆的内容少之又少,可澎湃OS的发布仍然让人浮想联翩。


但在完成对车端和其他设备的系统打通的同时,小米汽车也需要保持清醒:想在弱肉强食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光靠一套内部统一的操作系统还远远不够。


01

人+车+家=澎湃OS


虽然在发布会上,小米并未单独就澎湃OS与车辆的结合进行细致介绍,但在讲解澎湃OS时,小米总监金凡依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车端使用场景。


金凡介绍称,澎湃OS的特性之一便是拥有便捷的跨端连接,“在澎湃OS加持下,小米旗下的所有设备都进行了实时组网。”


用户在走近车时可以通过控制中心操作车辆


体现在设备端,便是当用户拿着手机走近小米汽车时,在手机端的融合设备中心便会出现车辆的标识以供用户进行操作,这样一来用户便无需浪费时间打开车辆APP进行操作。


澎湃OS中,用户手机可以直接调用车载摄像头


而在车内用手机进行视频通话时,金凡称用户甚至可以调用汽车摄像头拍摄的画面呈现在手机上。


澎湃OS同样可以实现在用手机浏览APP时,可以无缝流转到车机上,并且可以从断点处继续浏览。


除了跨端互联以外,澎湃OS的整体架构还引入了AI子系统,包括智慧能力中心、大模型和AI部署框架,小米给其命名HyperMind。


在HyperMind加持下,系统可以学习、理解用户习惯的行为,并最终做到提前、主动为用户做出服务,比如到家后设置空调温度、连接音响、接电话时调低电视及音响音量,甚至根据用户回家时间的早晚来决定是打开全屋灯光还是只打开夜灯。


而等到澎湃OS正式上车后,或许将会出现以下场景:当用户走近车辆后,车辆便将自动解锁,并提前将空调温度、座椅按摩/通风等功能调整到用户习惯的程度,甚至可以根据副驾和后排有无其他乘客来自动调整驾驶模式(舒适或运动)。


澎湃OS支持大模型部署到设备端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主机厂虽然都在强调智能座舱域的大模型上车,但不少车企的大模型仍然布置在云端,这就导致在进行人车互动时偶尔会产生延迟。


对此,金凡表示目前AI子系统支持大模型NPU端侧部署技术,以图像大模型为例,其可以在手机端进行运行。


换句话说,在NPU技术加持下,未来小米汽车的语音、手势交互系统甚至自动驾驶大模型或许都可以在车端运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模型上车”。


虽然两个多小时的发布会中,涉及到小米汽车的部分少之又少,但澎湃OS所展现出来的多端互联、AI赋能等能力已经展现了一家手机厂商进军汽车行业后,在人车互动上的实力。


不过,这样的实力华为已经展现过了,且曾在汽车赛道掀起不小风浪,至少在目前,鸿蒙座舱还是车圈“天花板”一样的存在。


作为后来者,小米座舱能否在华为鸿蒙之后还能给汽车赛道带来更多惊喜?


02

光靠澎湃OS还不够


可以想象的是,在澎湃OS正式上车之后,小米汽车将成为完全打通移动手机端和车端软硬件底层逻辑的手机厂商。


诸如导航、音乐、视频应用的无缝流转,手机内应用直接上车等功能,可以极大提升小米汽车的产品体验上限。


并且,在完成了对MIUI、Vela、Mina、车机OS四个系统的软件架构统一后,还能极大降低车主的学习成本和使用门槛。


澎湃OS的架构示意图


但小米需要清楚的是,澎湃OS带来的体验再好,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也只是综合考虑的其中一个因素而已。


问界的前车之鉴近在眼前。


在上市首年,凭借华为的品牌光环以及鸿蒙座舱加成,问界M5和问界M7就联手交出了年销超7.5万辆的成绩。


但转年,车市整体遇冷叠加价格战的影响下,两款车型就都遭遇了滑铁卢,直到近期新款问界M7上市,才给问界带来了触底反弹的希望。


所以,小米首款产品MS11在澎湃OS和小米品牌效应的加持下,或许可以在进入市场的初期收获不错的订单量,但要想保持产品力的后劲,则还需要继续在首款产品MS11上整出“狠活儿”才成。


以今年的市场走向来看,只要MS11能够在保障车辆续航的前提下,在价格和智驾方面给出诚意,可以保证自己在市场中有点声音。


智驾方面,雷军曾表示小米汽车的目标之一,便是在2024年跻身自动驾驶赛道第一梯队。


从小米汽车官网放出的视频来看,其自动驾驶系统已经具备避让车辆行人、上下匝道、无保护左右转和掉头等功能。


但从行业规律来看,主机厂要想提供体验足够流畅、足够智能的高阶辅助驾驶系统,除了算法和算力以外,最重要的便是储备海量数据。


在没有足够用户真实驾驶数据的前提下,小米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在高速、城区能够提供多流畅的体验,适用范围有多大都暂时不得而知。


但可以明确的是,竞争对手们并不会等待小米。


到2024年一季度,不只是华为和小鹏的辅助驾驶系统将开启大规模进城,智己汽车、魏牌(毫末智行加持)和宝骏(大疆车载加持)也将陆续实现城区NOA的量产落地。


除了智驾方面需要面对一定压力以外,在价格上小米汽车也需要被迫卷起来。


在小鹏G6、智己LS6和问界M7等产品陆续上市后,这些产品已经把智能汽车的入门价格拉低到25万元及以下。


一定程度上,这也“绑架”了小米:如果上市价格无法显露诚意的话,恐怕就算再强大的车机操作系统也无法对消费者形成足够大的吸引力。


当然,作为一家即将正式入局的主机厂,小米汽车除了自己的首款产品以外,在工厂及产品矩阵方面也需要做足功课。


03

年销10万,怎么达成?


生态加持下的小米MS11在智能座舱方面相当能打,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作为一款汽车产品,空有堪称降维打击的座舱系统,绝对无法在弱肉强食的新能源市场中脱颖而出。


据界面新闻报道,雷军给小米汽车首年的年销目标定在10万辆。要完成这一目标,小米汽车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产能问题。


雷军微博透露小米汽车的首款产品将于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这意味着MS11明年本就无法拥有一个交付完整年。


其次,一般而言,一款新车完成产能爬坡短则需要个把月的时间,长则需要半年以上,这也进一步限制了MS11的交付表现。


并且,考虑到小米汽车并不充足的汽车生产制造经验,虽然小米亦庄一期工厂规划年产能为15万辆,但在明年显然是无法进行满负荷生产的。


那么,要如何完成年销10万的目标?


小米的办法之一是丰富产品矩阵。此前就有媒体曝光了小米汽车的产品规划:除了纯电轿跑以外,还有一款SUV车型。


而为了不影响纯电轿跑的产能爬坡进度,据界面新闻报道小米汽车目前正在与北汽、华晨等老牌主机厂商议代工SUV车型,与MS11同步双线生产,这样一来,不论是工厂端还是单款车型所背负的交付压力都会得到分担。


除了增加车型,小米汽车还打算丰富自己的动力技术路线。


在小米社会招聘官网上,小米汽车已经放出一批有关增程式车辆的岗位,包括增程系统设计开发工程师、动力架构开发工程师等。


小米社招官网放出有关增程式车型的岗位


显然,小米汽车推出增程式车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一是因为新能源混动车型比起纯电车型更吃香。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纯电车型的零售量同比增幅仅为19.7%,而插电混动车型(含增程)的增幅则接近90%,显然混动市场比起纯电市场更具潜力。


二是由于增程式的底盘架构比起插电式混动车型而言相对简单,从纯电平台延伸的难度更低。此前,哪吒及零跑汽车就都是先推出纯电车型,再推出增程式车型。


从现在的增速数据来看,两条腿走路确实能够帮助小米汽车快速上量。但根据36氪报道,小米增程产品的推出时间节点很可能要到2025年之后。


届时,增程式混动车型是否依然能够像现在一样广受追捧很难准确预测。现在,北京和上海已经不再为插电混动式车型(含增程式)提供牌照上的优惠。


为了避免未来其他城市陆续跟进这类措施导致错失增程车型的机会窗口,小米汽车急需给增城车型项目提速。


总而言之,澎湃OS着实会让市场对小米汽车的首款产品信心倍增,但要想真正进入汽车行业,小米汽车作为一家主机厂还需要在单款产品、整个矩阵方面做到更多。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