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Stellantis与零跑的牵手故事,藏在财务数字里

10月26日,Stellantis集团与零跑汽车宣布,Stellantis计划投资约15亿欧元以获取零跑约20%的股权,并获得零跑董事会2个席位,分别由Stellantis中国首席运营官Gregoire Olivier和首席财务官兼战略主管Douglas Ostermann出任。

同时Stellantis与零跑将以51%:49%的比例成立一家合资公司——“零跑国际”。该公司将负责除中国市场外,全球其他所有市场的零跑汽车出口和销售业务,以及拥有在海外当地制造零跑汽车产品的权利,预计将在明年下半年开始对外出口业务。

这样的合作模式在业内实属罕见,毕竟我从未见过像Stellantis这样的欧洲第二大汽车制造商,会成为国内一家新势力的“外贸代理商”,后者在上个季度才刚刚实现毛利转正。Stellantis集团CEO唐唯实(Carlos TAVARES)解释称,双方的合作是为了互相提速,发展速度很重要。

这并非是操之过急,而是揭露出:当新能源发展带给行业诸多不确定性,加快速度不被淘汰,正无差别要求起每一家现存的车企。

“只因Stellantis的推进更快速”

在正式敲定与Stellantis的合作前,事实上在今年上半年,零跑还曾与大众集团等其他车企进行了合作讨论,但最终为何选择Stellantis,有接近交易两方的人士透露,“只是Stellantis的推进要更加快速一些”。

“一方面是两家的文化非常契合,都讲究效率,专注技术,另一方面是互补,零跑目前98%-99%的销售都在国内,要括展全球市场,需要一位好的合作伙伴,而Stellantis在全球其他领域做得非常优秀,无论是效率、产品、服务,还是销售网络、服务网络”,零跑CEO朱江明说。

近几年,不少有销量基础的车企密集出海建厂,加快全球化销售布局,但出海之路并非完全顺畅,挑战伴往往随机遇而来,例如在报关、海关方面时常受阻,类似近期欧洲对华电动车开展反补贴调查等多种政策限制等等。

而同样想要出海的零跑,牵手Stellantis,似乎像找到了一条出口的捷径。唐唯实表示,Stellantis能够为零跑带来三方面的价值:

第一,平台。零跑可以利用Stellantis作为一个平台以加快他在海外的销售速度,Stellantis可以利用在海外的布局来帮助零跑在海外有更多的分销网络以及营销措施,从而帮助零跑加速渗入海外市场;

第二,规模。Stellantis作为一家年销约700万辆的全球领先汽车制造商,拥有可观规模的经济效益,与零跑合作,亦能够提升其产品竞争力;

第三,速度。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技术为王的核心逻辑并没有改变,新科技、新系统、新软件的开发十分重要,Stellantis与零跑都坚持技术先导理念,在技术上的共同追求可提升双方的发展速度。

Stellantis除了能给零跑带来平台、规模与速度上的优势,资金流上的支持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点。虽然Stellantis在华市场情况并不乐观,但有北美和欧洲两大利润支柱,营收业绩依旧十分可观。据公开信息,2022年,Stellantis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共销售汽车逾600万辆,实现净营收1796亿欧元,净利润168亿欧元,调整后经营利润率为13%。在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Stellantis集团排名第31位。2023年上半年,Stellantis集团以其14.4%的调整后经营利润率持续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利润率最高的企业之一。

从财大气粗的Stellantis那获得资金注入是零跑当前十分需要的。即便在今年三季度实现毛利转正,但零跑的资金流焦虑依旧存在。财报数据显示,零跑三季度仍处于亏损状态,经营亏损为10.25亿元。有业内人士称,按照真实的现金消耗速度测算,如果没有继续融资,留给零跑的时间可能也就一年多左右。

综合所有考虑因素,便不难理解,零跑为何会选择Stellantis:只是他的推进要更快速一些。

财务导向的选择

在思考完零跑为何选择Stellantis合作,反过来也需要提问:为什么Stellantis会选择零跑?

早在今年8月,曾有外媒报道,Stellantis集团正考虑与一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结盟,以寻求加强其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影响力。知情人士透露,Stellantis也在权衡各种选择,比如投资一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以及建立有助于其在中国发展的商业伙伴关系。而当时就有传闻称,Stellantis集团的合作对象是零跑。

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Stellantis选择合作零跑,可能理由的说辞是最合理的。

首先,Stellantis在中国市场走下坡路是有目共睹的。与在全球版图中的出色财务表现形成差别,今年上半年,Stellantis在华唯一合资企业神龙汽车销量下滑21.56%至4.42万辆,中国、印度及亚太市场销量仅为9万辆,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万辆,而去年该地区的净营收只占到了集团总收入的2.5%。

作为全球第四大车企,Stellantis是一家典型以财务为导向的汽车集团。考虑到在华市场的低迷,Stellantis在“Dare Forward 2030”这一战略规划中表示,将在中国规划轻资产商业模式以降低固定成本。

但在更具投资潜力的新能源发展道路上,Stellantis不吝投资。在“Dare Forward 2030”战略规划中,Stellantis提出未来电气化目标:即到2030年,集团在欧洲售出的所有乘用车均为纯电动汽车,在美国售出的乘用车及轻型卡车中有50%为汽车。为此,Stellantis将投入超500亿欧元发展电气化。

不过到目前为止,Stellantis在华电动化转型与许多传统车企表现得一样缓慢、低效,唐唯实坦言转型过程中压力很大,那么Stellantis就需要同步寻找一个更容易看见回报的发展模式。“Stellantis集团需要对中国市场有一定的曝光率,我们在中国市场目前不算太成功,所以我们非常依赖一家中国的成功公司。如果我们要赢得中国市场,我们最好先赢下中国一家很好的公司的帮助”,唐唯实说。

零跑身上的高效率、高盈利性特征可能是吸引到Stellantis的一点。零跑三季度财报显示,零跑研发开支为4.74亿元,同比增加17.3%,环比增加15.4%。事实上相比“蔚小理”来说,零跑的季度研发支出并不算多,今年二季度,蔚来小鹏和理想的研发支出分别为33.4亿、13.7亿和24.3亿元,远高于零跑的4.1亿元。

但零跑以较少的投入获得了较高的产出。资料显示,零跑具备全域自研能力,整车70%核心部件均为自研,同时零跑研发了智驾芯片,率先完成1颗SOC+1颗MCU的驾舱融合。今年上半年,零跑开发出CTC(电池底盘一体化)2.0技术,整车轻量化系数提升20%,综合续航提升10%。今年7月底,零跑发布“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实现四域合一中央超算,通用化率超过90%。朱江明表示,在研发投入和产出上,零跑无论是和传统车企比还是和新势力比,效率都是最高的。

并且未来可预见的是,零跑高效率技术产出还将带来持续的降本和毛利提升。朱江明称,明年零跑的毛利率目标要达到5%至10%之间。

“从零跑角度来说,他们有非常强的意愿来提高盈利能力以及往全球发展的脚步,”唐唯实表示,“如果零跑能拿下中国市场,我们作为股东肯定是开心的,这就是共赢”。

Stellantis与零跑此次的合作模式或在业内产生示范效应,他们为其他车企的全球化、电动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在现今电动化热潮席卷而来,市场竞争焦灼态势加剧的情况下,强强联合能够加快自身发展速度,这在短期里当然值得去试一试。


标签: 零跑 零跑T03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