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Stellantis牵手零跑:饥不择食or雪中送炭?

wps_doc_0(2).jpg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次,Stellantis集团满心欢喜地装满了“粮仓”;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这一次,零跑汽车也如愿傍上了一大片“森林”。 

wps_doc_1(2).jpg

10月26日,Stellantis N.V.(下称Stellantis集团)和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零跑汽车)联合宣布:Stellantis集团计划投资约15亿欧元获取零跑汽车20%的股份,成为后者重要股东,同时,双方还将以51:49的股比成立一家全新合资公司“零跑国际”,旨在深耕零跑汽车的海外业务。


外资品牌为何都钟意零跑?


零跑汽车成立于2015年,其在前期也曾走过一些弯路,且外界也一度并不看好这一新势力品牌,然而车市在经历了一波又一波地洗牌之后,零跑不仅活了下来,且终端表现还不错,成为为数不多能月销破万的新势力。 

wps_doc_2(2).jpg

和“蔚小理”高举“用户”大旗不同,零跑汽车的最大优势的就高性价比,就拿零跑C11来说,新车成功将C级电动车拉到20万元以下,被誉为细分市场的“卷王”。而这更是传统汽车品牌,尤其是外资品牌遥不可及的。 

wps_doc_3(3).jpg

需要注意的是,零跑汽车并非仅能在价格层面开“卷”,其也拥有深厚的技术储备:比如其已经实现了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的量产,能够在续航、空间两个维度做到保障;比如其全新的整车架构能够实现A0级—C级全覆盖,通用化率高达88%;比如在电子电气架构方面,其已经实现了整车级OTA升级的能力,之后还将大范围普及域集中式电气架构,进一步降低成本…… 

wps_doc_4(2).jpg

当前,电动化的大趋势依然势不可挡,而曾在燃油车市场叱咤风云的外资品牌却在该领域转型乏力,时不我待,选择和在电动化领域拥有优势的车企进行合作已然成了成本最低且见效最快操作。显然,零跑汽车就是所谓的拥有优势的新势力车企中的典型代表。

早在今年8月份,一汽-大众就与零跑传出绯闻,前者计划购买零跑电动车平台技术,导入至捷达品牌,生产更具性价比的电动车,加速捷达品牌电动化转型。 

wps_doc_5(2).jpg

因此,Stellantis集团此次将橄榄枝抛向零跑自然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意外,此前就有相关消息称,Stellantis集团考虑与一家中国电动车公司建立合作,而彼时传闻中的那家中国车企就被媒体猜测为零跑汽车。


Stellantis集团驶入“Dare Forward 2030”快车道


当然,和一汽-大众不同,Stellantis集团想要的还要多得多。 

wps_doc_6.png

今年3月份,Stellantis集团发布了“Dare Forward 2030”战略,计划到2030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纯电动车年销500万辆,实现碳排放较2021年减少50%,不过从当前的情况来看,Stellantis集团显然拿不出极具竞争力的电动化技术,若要靠自身之力完成这个目标,难度不可谓不大。

不过,有了零跑汽车的赋能,难度就要小得多了。此次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中指出:Stellantis集团将借助零跑汽车极具创新和优秀成本效益的电动车生态,来帮助Stellantis集团实现“Dare Forward 2030”战略规划中的电气化目标。 

wps_doc_7(1).jpg

很显然,Stellantis集团看重的正是零跑汽车的电动化技术。另外,由于此次双方的合作为Stellantis集团入股零跑,因此,零跑汽车的销量表现也将一并计入Stellantis集团,这和传统的技术导入是有很大区别的。

前脚神龙汽车纳入东风新能源板块,深度拥抱海外市场,后脚Stellantis直接加盟零跑,并成立合资公司,毫无疑问,Stellantis集团将“Dare Forward 2030”战略规划中电气化目标的最大突破口都选择在了中国,这也不难看出其对中国车企电动化转型的认可。

不过,至于Stellantis集团是否会在现有品牌内部导入零跑技术和平台,此次双方暂未明确透露。 

wps_doc_8.png

除了零跑汽车现表现不俗的中国市场外,新成立的“零跑国际”更是Stellantis集团的深耕点,据悉,该合资公司独家负责除中国以外其他所有市场的出口、销售业务,并独家拥有当地制造零跑汽车的权利,且由Stellantis集团委任CEO。

换言之,之后零跑也在由Stellantis集团主导的“零跑国际”支持下,在全球开展销售、生产业务。而可以肯定的是,Stellantis集团的生产、销售渠道遍布全球,有了零跑汽车的技术支持,之后在电动车市场的攻势也必将来势汹汹。 

wps_doc_9.jpg

有意思的是,一个月前,欧盟还曾宣布将启动针对中国进口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意在防止更具价格优势的中国电动车“扭曲市场”,而在Stellantis集团与零跑战略合作的签约仪式现场,Stellantis集团全球CEO唐唯实首次公开回应,称Stellantis集团不是任何“调查”的发起者或倡导者,唐唯实更直言:“调查不解决任何问题,也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在壹哥看来,Stellantis集团和零跑汽车的深化合作远比其他欧洲制造商高举“反对大旗”的做法更高明,其很好地诠释了何为“打不过就加入”。


零跑左手资金、右手市场


双方的战略合作不仅对Stellantis集团是一项重大利好,对于零跑汽车自身而言更是百利而无一害。

首先是缓解资金层面的压力。 

wps_doc_10.jpg

据此前零跑汽车发布的2023上半年财年数据,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车实现营收58.13亿元,同比增长14.4%,净亏损22.76亿元,净亏损率高达39.12%,这意味着,从零跑汽车在终端市场开始起势的2019财年至2023上半财年,四年半的时间里零跑汽车一共亏损了122亿元。

纵然产品越来越受用户青睐,但零跑汽车却一直深受“卖一辆亏一辆”困扰,其背后的资金压力可想而知。

而此次Stellantis集团入股零跑汽车后,直接为之带来了15亿欧元的资金支持,约合合人民币109.78亿元,除近1/3由大华股份接手后,仍有超过66亿人民币流入零跑汽车内部,这也将大幅环节零跑的资金压力,进而能够加大研发力度,促进产品更新迭代,提升产品在终端市场的竞争力。

其次是大幅推动品牌全球化发展。

wps_doc_11.jpg

需要注意的是,Stellantis集团是此前由PSA和FCA合并而来的一家“汽车航母”,PSA深耕欧洲市场多年,FCA则在北美根深蒂固,两者强强联合之后,Stellantis集团的优质资源已经遍布全球。

此次,Stellantis集团与零跑汽车成立全新合资公司“零跑科技”剑指海外,通过Stellantis集团在全球各地的生产基地、渠道,也将迅速打通零跑品牌汽车在当地的布局,对让原本“出海”有些力不从心的零跑如鱼得水。 

wps_doc_12.jpg

尽管在全新合资公司“零跑国际”内部,起主导作用的是Stellantis集团,但零跑汽车也丝毫不受委屈,“闭眼数钱”的日子谁不喜欢?

随着车市“内卷”的急速加剧,今年的新势力圈动静不小,此前的威马事件更给其他同台竞技者敲响了警钟,哪怕曾有过辉煌,稍不留神也有可能跌入谷底,造车远比想象中难得多。

面对这样的情况,外界也在不断猜测谁会是“第二个威马”,而答案最多的无疑是零跑,毕竟其距离实现盈利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毕竟零跑的品牌声量、用户粘性、产品口碑和“蔚小理”还有很大差距。 

wps_doc_13.jpg

当然,随着与Stellantis集团的合作,零跑汽车顺势迎来了按下“加速键”的机会,在壹哥看来,零跑几乎不会重蹈威马的覆辙,且一旦零跑在海外市场如愿取得巨大突破,其完全有可能超越“蔚小理”,甚至逆袭一众传统汽车品牌。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