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北京现代新20年的第1年:7-9月销量下滑30% 纯电跳票 途胜企稳增长

“进攻才能掌握主动”。面对高手云集的中国车市,这一法则适合绝大多数参与者。

对于近几年不那么顺利的北京现代来说,似乎也有点道理。今年上半年,北京现代以“渠道收缩、发力主力车型”为策略,累计销量同比回升近26%,亏损也同比收窄。

但来到下半年,销量回升逐渐乏力,1-9月累计销量下滑2.2%,仅有伊兰特途胜L、ix35及新车沐飒5款车型月均销量过千,其中伊兰特途胜两款车贡献了近12万辆的销量,北京现代“复兴”略显压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中国市场滚滚向前的新能源大势,靠“伊兰特、途胜”等经典车型“缝缝补补”,北京现代真的能守住市场吗?

重庆工厂3次流拍 1-9月累销同比下滑

近期,北京现在的经营压力再次尽显。今年8月起,北京现代重庆工厂就开始挂牌拍卖,截止目前已经三次流拍,转让底价也从最初的36.8亿元、逐渐降为25.8、22.5亿元、19.2亿元,陷入三折都难卖的窘境。

销量端的回升也开始放缓,三季度月销量均出现大幅下滑,导致1-9月累计销量下滑2.2%,其中7-9月累计销量就下滑33.7%。产品矩阵中,仅有伊兰特和途胜L同比增长。6月上市的新车型沐飒表现一般,三个半月累计销售1.04万台。

产品矩阵精简化与管理层策略息息相关。“我们当时采取的策略是,把伊兰特、途胜这样的主力车型做好。”北京现代高层曾表示,北京现代是百万辆的体系,对现在的销量规模来说,略显臃肿。

因此,今年北京现代从700多户经销商,精简到500户,计划精简到400户左右。产品矩阵中,名图悦纳领动等车型已基本月销为0。

2022年20周年之际,北京现代正式发布2025向新计划,目标到2025年达成50万辆的销售目标。今年北京现代先后发布全新车型沐飒,改款车型伊兰特N Line。相比以往没有新车型、渠道涣散的局面有所改善。

但从当前中国市场的形势看,燃油车处于守势,很多大幅增长的燃油车主要销量来自海外市场,而现代的新车型均为燃油车。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9月,狭义批发燃油乘用车1186.2万辆,同比下降5.5%,而同期乘用车狭义批发同比增长5.2%.

当然,转型意味着大量的投入,这对现阶段已处于亏损中的北京现代来说,既难以下定决心,也要考虑到股东双方的支持力度。毕竟对于国内自主车企,要不要赔钱搞新能源在前两年都是一个艰难的战略决定,何况是管理关系更复杂的合资企业

北现纯电再跳票 现代在华一心向上

北京现代在新能源上的犹豫最直接的体现在新能源车型一次又一次的跳票上。 2025向新计划中,“产品转型”部分包括:2025年实现燃油车全面混动化,达成混动产品年产销30万辆规模;加快引入全球畅销的现代纯电品牌,2023年推出专属EV车型,未来3年投放4-5款纯电车型,力争达成年产销20万辆规模。

如今2023年即将进入尾声,还是没等到新的纯电车型。在本月伊兰特N line的上市中,北京现代表示全新纯电车型将会在2024年在第四季度上市。从IONIQ 5 首次在2021年上海车展亮相以来,北京现代的纯电车型似乎已经讲成了“狼来了”的故事。

回看北京现代在新能源路上的尝试和中国市场的竞争格局,一定程度上能理解他们的迟疑。IONIQ品牌正式发布之前,北京现代先后推出昂希诺、菲斯塔名图等纯电车型,但与大多数油车的电动版一样,菲斯塔EV、名图BEV年销量最高也仅在千辆左右。更早推出的昂希诺,没有赶上新能源车的快速上量阶段,价格高空间小,性价比一般。

到了IONIQ阶段,IONIQ 5海外售价约合人民币25-35万元,IONIQ 6约为28-39万元,相对于他们4640/1890/1600mm、4855mm/ 1880mm/1495mm的车身尺寸,在中国市场大概率处于价格定高了卖不动、定低了赔钱的位置。

迟迟未引入现代汽车的产品矩阵,也许是北京现代股东方对投入和收益的不确定。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先烧死再收拾”的言论或许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韩企的态度。杨洪海今年6月称,(现代集团)今年一季度全球挣了21亿美金,贴得起中国市场,你本土企业有这些资金实力玩?你先烧死了,我后面再等着进来抢市场也可以。在合适的时间进来收拾你们也是一种策略”。

近两年,现代集团在中国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高端化层面。2021年再次引入高端品牌捷尼赛思,两年间推出6款车型,其中包括纯电车型G80。但其展厅加体验店全国仅有17家。在中国市场存在感较弱。2022年,现代中国引入大型SUV帕里斯帝,售价在30.08-36.88之间。

今年上海车展上,现代中国与北京现代联合展台,正式发布N品牌,将经典性能车引入国内市场,并计划在北京现代推出伊兰特N车型,预售价格在25万左右。性能车往往代表着品牌的技术实力,以此来拉动现代的品牌向上,也是现代在中国市场积极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一环。

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或有待检验。性能车是相对小众的细分市场,而北京现代的用户基盘更多为追求性价比的家庭用户。目标用户重合度有限,且N品牌本身作为新进入中国的品牌,同样需要大量的营销资源进行传播,这或将都导致最终效果大打折扣。

但北京现代品牌层面的“向上向新”必然是要做且长期做下去的工作。北京现代是现代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第一触点,北京现代做不好,且持续下滑,后续的高端必然会变成“无源之水”,难以支撑其高端的品牌形象。

站在新二十年的起点上,北京现代及股东双方都应该更有勇气和决心,积极的参与到中国市场的竞争中。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手要是没被“烧死”反而越来越强,现代真的还有机会吗?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