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百度入场,与华为争夺自动驾驶第一

自动驾驶作为未来交通出行的重要趋势,正吸引着全球众多科技公司的关注和投入。

在这个领域,百度和华为两大科技巨头以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技术积累,正展开激烈的竞争。

他们的竞争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反映在品牌和市场的布局上。接下来,出行局将详细介绍百度自动驾驶和华为自动驾驶的发展状况及路线之争,并重点介绍极越品牌采用纯视觉算法与问界品牌采用激光雷达+摄像头感知方案的线路之争。

百度自动驾驶自2013年起开始布局,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技术积累,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因为不少车企都有来自百度自动驾驶团队的成员,百度自动驾驶部门也被成为自动驾驶界的“黄埔军校”。

目前百度的自动驾驶技术主要采用摄像头作为主要传感器,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对图像进行分析和理解,以实现自动驾驶。这种方案具有低成本、易部署等优势,使得百度自动驾驶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同时,百度还积极推进与汽车厂商的合作,提供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进一步扩大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并非在一开始就走的自动驾驶路线,百度是在2017年开始探索纯视觉Apollo lite,百度并不是认为纯视觉会比激光雷达方案实现的更好实现,而是因为当时的纯视觉方案成本更低也更易于量产。

时光荏苒,来到2023年,激光雷达仍是目前应用于车上的感知元件中造价最为昂贵的硬件,在制造成本上,激光雷达的成本也并没有降低,只是因为规模生产的原因相比几年前有所价格有所下降。

据出行局了解,目前主流激光雷达成本仍在数千元左右,要想让激光雷达走进普通大众,仍是一个难题。

不过如今百度对视觉方案研发比重越来越大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因为价格便宜而选择纯视觉方案了,这是因为视觉方案接受的信息维度比激光雷达大得多,比如在高速路上一个塑料袋,或者小型异常物品,激光雷达的反馈并不能清晰识别,或许会采用急刹车,而视觉则是可以看懂它是什么。

此外,除了百度以外,大家熟知的特斯拉也是采用的纯视觉方案,这也是提到智能驾驶时,一定绕不开的车企。

华为自动驾驶也在快速发展中。与百度不同,华为主要采用激光雷达+摄像头作为主要传感器,通过获取高质量的图像和深度信息来感知周围环境。

这种方案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被认为是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重要途径。华为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方面也表现出强大的实力,其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ADS目前已经来到2.0阶段。

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ADS2.0目前已经不需要依赖高精地图,就算是农村窄路也能跑。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ADS2.0也没有过度依赖激光雷达。在此前,车企们为了展现自己的自动驾驶能力,通常会在车辆上安装多个激光雷达,而华为在问界车型上则是减少了对激光雷达的需求,增加了对摄像头以及超声波传感器的要求,并进一步优化算法来实现更强的城区NOA功能。如问界M7便是搭载的1个顶置激光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视觉感知摄像头及12个超声波雷达。

在自动驾驶落地层面,百度具备实际路程演示的经验与数据。百度所布局的无人公交车、无人出租车也已经在广州、深圳等地投入到了现实道路上的试运营。并且,百度还是国内唯一家,获得北京市自动驾驶测试管理联席小组发布的首批T4级别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的企业。此外,百度Apollo测试车队规模已达500辆,专利数近3000项,获得测试牌照总计216张,其中169张为载人测试牌照。可以说在自动驾驶领域,百度具有过硬的实力。

但华为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已经实现量产占用网络算法的车企。同时据华为透露,他们每天能够获取1000万公里的数据,一个月超过3亿公里。在自动驾驶领域,拥有大量真实场景数据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

在品牌和市场的布局上,百度和华为也表现出不同的策略。

百度主要以平台运营商的身份与车企合作,提供开放式自动驾驶平台Apollo,并与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等品牌推出了搭载百度ANP领航辅助系统等智能化产品的量产车型。据出行局了解,此前百度也与比亚迪展开过合作,不过比亚迪最终还是选择了自研自动驾驶,双方合作失败。

目前百度也是选择了自己造车,不过由于资质问题,改名为极越汽车,寄身于吉利汽车之下。

其品牌首款车型为极越01,定位为纯电动中大型SUV,是基于SEA浩瀚架构打造而来。在此之前,极越01已经正式下线并开启预售,新车售价为25.99万元起,将在10月27日正式上市。

极越01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两个版本,单电机最大功率为200kW,双电机版本最大功率为400kW,百公里加速最快3.8s。此外,新车将采用宁德时代100kWh电池,CLTC续航里程可达720km。并且会搭载百度高阶智能驾驶,其市场竞争力十足。

华为主要以供应商的身份与车企合作,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并与赛力斯、北汽极狐、奇瑞、长安等车企进行了较为深度的合作。

华为在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品牌上获得了较大成功,新车型问界M7一个月新车订单突破6万辆,真正实现遥遥领先。

总的来说,百度自动驾驶和华为自动驾驶的竞争以及极越品牌和问界品牌的路线之争,反映了自动驾驶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各种技术方案都有其优劣势和适用场景,最终的选择取决于对市场和技术的综合考量。对于百度而言,其纯视觉算法的方案具有低成本、易部署的优势,但在面对复杂场景时可能会面临挑战。而华为则依靠其激光雷达+摄像头的方案提供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但成本较高且难以应对某些特殊场景。极越品牌以其纯视觉算法的方案尝试打破这种局面,而问界品牌则通过结合激光雷达和摄像头试图提供更全面的感知方案。

在这场自动驾驶感知方案线路之争中,谁也说服不了谁,每一方都认为自己将成为最终解答。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件好事,毕竟竞争促进发展,推动进步,市场的良性竞争能让中国消费者体验到全世界最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