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魏建军的一个深蹲,差点让长城闪了腰

在2020年的时候,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这部短片中发问:“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

“命悬一线”,是魏建军自己给自己做出的解答。

事实证明,有危机感的长城,挺过了2021年也挺过了2022年。在2022年长城汽车年报中,魏建军将2022年形容为“深蹲”,这一年的“深蹲”是为2023年“蓄力”,从而更好地起跳。

但是,长城汽车真的跳起来了吗?

长城汽车的现状如何?

在今年的8月份,长城汽车发布了半年年报。

半年报显示,在今年1-6月,长城汽车营收为699.71亿元,同比增长12.6%;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3.61亿元,同比下降75.69%;归母扣非净利润为7.49亿元,同比下降63.6%;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8.38%下跌至16.85%,同比下降1.53%。

从经济数据来看,大家可能还会有些摸不着头脑。

简单来说,长城汽车的营收虽然在增加,但是净利润却在降低。如果分摊到每款卖出去的新车的话,那么长城新车的盈利能力越来越低。

同时,直观来看,长城汽车在销量方面也有些信息。

在今年1-9月,长城汽车整体销量为86.4万辆。对比来看,比亚迪在同期的销量已经超过了200万辆同比增幅高达76%,而老对手长安的同期销量也超过了150万辆……即便是奇瑞,其1-9月的销量也突破120万辆。

车型销量增速放缓、归母净利润下降……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长城汽车在2023年的确有所起跳,但是相较于“友商”,长城充其量跳了个“脚尖离地”的程度。

从宏观的现状来看,长城汽车的危机仍然没有解除,虽仍旧是国内的一线自主车企,但是,无论是从盈利能力还是从销量表现来看,长城都岌岌可危。

或许,魏建军可以先不用纠结长城汽车要“跳多高”了,而是继续思考长城汽车还能挺多久。

长城这种局面到底是如何造成的?又该去如何面对?

魏建军打造的铁血长城

在坊间,关于长城汽车的管理层,素有“铁打的魏建军,流水的高层管理者”这一说法。

特别是近年来,长城汽车的高层人事变动比较频繁。

2022年,在长城汽车任职时间长达30年的王凤英女士,从长城汽车总裁的任上离职,前往小鹏汽车担任总裁;2023年,沙龙品牌总经理文飞离职、长城汽车品牌公关部总经理果铁夫离职,等等……

在这么多高层离职之后,很多人也都在思考:长城汽车,为何留不住人才?

特别是王凤英女士的离职,让人倍感惋惜。这位中国汽车行业的“铁娘子”,二十岁出头便加入了长城汽车。在于魏建军搭档期间,长城汽车也进入了鼎盛时期。

为人所熟知的风骏皮卡、哈弗H5哈弗H6等多款长城经典车型,都诞生于王凤英任职长城期间。可以说,王凤英这位“中国汽车企业职业经理人先驱”,为长城汽车的崛起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而王凤英在2022年夏天的离职,也引发了国内车迷们诸多的猜想。

其中,比较多的言论就是“魏建军的铁血长城”。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聊一下魏建军这位老板了。

其实在笔者心目中,魏建军堪称中国汽车行业的一个传奇,他甚至担当得起“中国丰田章男”、“中国皮耶希”的称号。

其实长城汽车的前身,是改制而来的保定长城工业公司。

在八十年代,长城工业公司,实际上是一家改装轻卡和轻客的汽车改装厂或维修厂,并且由魏建军的大伯魏德义控制。在魏德义的受众,长城公司的处境并不算好甚至濒临破产。而在魏建军接手产业后,长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开启了自己的造车之路,并且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成长为中国现代汽车工业中的“顶流”。

由此可见,魏建军其实是以为很有能力的“汽车人”,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意人”。因为,他足够热爱汽车。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魏建军不仅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拉达,同时他的车技了得,曾在保定机场表演过漂移特技……至此,魏建军人送外号:“保定车神”。而在后来,魏建军也亲自驾驶自家车型去参加各类赛事。

不难看出,魏建军是真的把长城汽车当成孩子,当自己的热爱到达一种近乎于“偏执”的地步后,一个人的控制欲也会越来越强,而对于长城发展有利的建议会采纳的越来越少。

即便是“职业经理人模式”,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大车企的主流管理模式,长城汽车却仍要“反趋势而为之”。

产品的混乱造就长城的今日困局

在长城汽车快速发展的时期,旗下的产品线相当简洁。

哈弗的H+数字系列,几乎霸占了整个中国SUV市场的高地,城市SUV中的哈弗H6,越野市场里的哈弗H5和哈弗H9,有着强劲的势头。而在皮卡领域,风骏数字系列的皮卡,也几乎占据着中国皮卡市场的半壁江山。

而在如今,长城旗下的各大品牌,产品线都比较散乱。

例如在哈弗品牌中,猛龙枭龙迅猛龙,各种“龙族战士”一起上阵;大狗酷狗和二狗,也是热闹开会搞成了动物园。

我们暂且不说产品,就从命名环节来看,哈弗品牌旗下的各款车型直接让人失去了“记忆点”。

人们难以分清各款车型的市场定位、价格高低。比如单从“初恋”、“枭龙”、“酷狗”这些名字来看,你是否能清晰地看出车型的定位?

长城旗下的高端品牌魏牌,其实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前期的VV5、VV6、VV7三大车型有序排列,而在如今,“摩卡”、“蓝山”、“拿铁”各款车型层出不穷,在命名结构上让人心生疑惑。

唯一保持得比较好的品牌,当属坦克品牌。旗下的坦克300坦克400坦克500,严格按照车型定位进行名称的划分。而坦克品牌,也是目前长城旗下“活得比较好”的一个品牌。但是,在笔者看来,长城对于坦克品牌独立,也有一些盲目。

最初,坦克300归属于魏牌旗下。而随着坦克300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长城将坦克品牌独立了出去,而魏牌被市场放到一旁,受到冷落……这种顾此失彼的做法,也是多品牌、多车型战略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痛点问题。奇瑞前期推出的瑞麟、威麟观致等品牌,就是一个前车之鉴。

其实,如果从技术储备去看,长城汽车其实并无太多问题。

比如在燃油领域,长城旗下的蜂巢易创,研发出了不少优势技术。3.0T V6发动机、9AT变速箱,这些成果都代表了当今中国燃油车领域的高水准。

而在新能源领域,长城的纯电动技术虽然并不算出色。但是,2挡DHT混动系统,带来了高效的混动解决方案;Hi4混动四驱技术,也实现了四驱动力在新能源时代的普及。

既然不是技术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失误,那么长城是不是应该反思,销售和市场部门是如何把好牌打的稀烂的。

长城的破局之路

庞大复杂且混乱无序的产品矩阵和命名思路,再加上市场占有率被“友商”进一步蚕食,长城这座中国汽车行业中的巨轮,仿佛降低了向前的驱动力,前行脚步变得沉重且缓慢。

面对比亚迪等中国品牌的一路高歌猛进,相比魏建军先生,是会羡慕王传富先生的。

其实,魏建军这位长城的掌舵者,也有足够的实力为长城这艘巨舰去增添动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位车坛老将,到底敢不敢。

首先,长城汽车,本质上是一家“家族式企业”。

魏建军作为掌舵者,要么像大众集团一样,把企业运营交给可靠的职业经理人去打理,要么自己完全掌控长城。很显然,从长城汽车近年来的人事变动来看,魏建军选择了后者。

既然选择了后者,就要记住一件事:“因人成事,因人废事”。

笔者相信魏建军是知道这个道理的,所以他也曾公开表示:“有的职业经理人的履历看起来很光艳,但实际上缺乏真才实干和实战经验。”

而在理清了用人的原则后,魏建军作为一名“60后”,他也即将步入花甲之年,对新鲜事物便会变得不再那么敏感。对市场新风向的洞察、对新事物的接纳,仍然考验着魏建军这位车坛老将。

有的时候一个不注意,就会“用力过猛”。

这一点,从魏牌、哈弗等品牌的车型命名方式上,就能看出来。魏建军或许认为年轻消费者,会爱上“初恋”、“大狗”这样的命名方式,便大规模普及,殊不知却乱了品牌的阵脚;魏建军或许年轻消费者,会越来越喜欢复古方盒子造型,也大规模普及,殊不知却带来了审美疲劳……

所以,在某些时候,长城汽车不一定要做汽车市场上的“风向标”,做一做“跟随者”其实也挺好。

在魏建军的带领下,长城汽车更需要停下自己的脚步,看一看当今的市场是怎样的风向、怎样的潮流。产品命名该修改的修改、产品矩阵该缩减的缩减,用更加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这个市场,或许会有出乎意料的惊喜。

结语:

还是那句话,长城汽车,是中国汽车行业里的一艘巨舰,它绝对不会在顷刻之间轰然崩塌。

但是,如果魏建军这位巨舰的掌舵者,任由乱流在长城体系内部涌动的话,那么即便是再坚固的巨舰,也会像泰坦尼克号那样在触碰冰山之后轰然而逝。

最后,长城汽车虽然还远没到生死存亡之际,魏建军也无需担心长城汽车是否还能挺得过明年。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长城内部已然出现了一些裂痕。此时,如果再不进行刮骨疗伤的话,待到病入膏肓之际,恐怕已经为时晚矣。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