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国产MINI上市蜂巢能源独供 为何能在宁德时代前啃下宝马

上个月,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透露,蜂巢能源已从本月起为宝马MINI车型批量供货,主要提供高镍正极+硅基负极的高能量密度方壳电芯。很快,有关宝马全新电MINI也终于传来了下线的消息,其中包括一款全新的三门MINI Cooper和一款全新的MINI紧凑型。

入门版的MINI Cooper E搭载的是135kW(184马力)的电动机,与之匹配的是40.7kWh的电池组;高阶版的MINI Cooper SE搭载的是160kW(218马力)的电动机,0-100km/h加速6.7秒,使用的是54.2kWh的电池组,WLTP工况最大续航里程为402公里,两者均来自于蜂巢能源的光束汽车工厂。

实际上宝马与蜂巢的这笔订单签订于五年前,也是蜂巢刚成立的第一个产品,经过五年的完善,宝马与蜂巢最终按照计划成功量产了宝马MINI。当然,下线并不代表蜂巢与宝马的关系结束,据媒体透露,宝马又拿出了90GWh放给了蜂巢,随后这件事得到了各方的肯定。

据悉宝马这次投标最终由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蜂巢时代瓜分,而前两者仅仅只拿到了宝马70GWh,蜂巢则拿到了最多的90GWh,根据蜂巢现阶段一年的出货量来算(2022年6.1GWh),宝马这笔订单够它们十五年的生产产能,按照每瓦时0.6元的价格估算,蜂巢能源的订单价值达到540亿元人民币。

我们且不谈同为二线的亿纬锂能,宁德时代作为国内国际电池市场当之无愧的大哥,蜂巢能源一个脱胎于车企,中国国内装机量排不上前五的二线电池厂商,为何能从宁王手里啃下宝马这块“肥肉”?

首先汽车是新能源行业的共识为它创造了前提条件,前两年,新能源行业普遍出现电池原料贵、芯片价格高的情况,这导致供应链与车企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车企的产能命脉被掌握在电池的手中,电池厂家一旦优先生产某家的订单,其他订单就只能被搁置。

车企自然不喜欢这种被供应链掌控的感觉,因此在现阶段电池原材料逐渐富裕,大部分电池企业出现产能过剩,车企们不会像以前一样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给了很多像蜂巢能源这样的二线企业竞争的机会,我们才能看到宁德时代这样的龙头竞标吃“瘪”的情况。

当然,蜂巢能源能在众多厂家中脱颖而出并且拿到最大的订单,肯定有其独特的优势所在。前文我们提过,五年之前宝马就已经与蜂巢达成了合作,不过仅限于MINI品牌,虽然该订单出货量整体不算太大,并且周期也比较长,但有了这次合作的经验,宝马新订单情理之中也会优先考虑蜂巢能源。

其次依然是蜂巢能源在与宝马MINI品牌合作中展现的诚心。从蜂巢能源的官网可以看到,哪怕是纯电MINI的合作量产车已经下线,我们依然没有找到对应数据的电池类型,这证明了蜂巢针对宝马进行了独特定制化的研发,甚至专门为其重建生产线与工厂。

据了解,蜂巢能源已在德国建有两座工厂,一是2020年在德国萨尔州建设的欧洲电池模组和PACK工厂,规划产能为24 GWh;二是2022年在勃兰登堡州建设的首座电芯工厂,计划于2025年投产。这些工厂均是为了服务欧洲车企(甚至可以说就是为宝马而建)。

更何况由于海外的新能源车企仍青睐于三元锂电池,宝马汽车此前选择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也多偏向于要求提供 46 系列的三元大圆柱电池,而蜂巢能源这次供给给宝马汽车旗下的MINI车型的动力电池产品,正是高镍正极和硅负极的高能量密度三元电芯。蜂巢的这种诚意与契合度我相信宝马作为一个正常的车企都不会放过。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宝马看到了蜂巢未来几年对于动力电池市场的判断与方向。虽然MINI车系是以纯电为主,但宝马一直是走混动与纯电双路线的车企,因此在考虑未来的订单的时候,混动的电池考量同样重要,蜂巢恰恰看到了混动电池在市场中的需求,几年集中研发搞了个短刀电池。

这个短刀电池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它是蜂巢能源专门针对混动系统研发的专用电池,十月初才正式发布。这块电池除了具备传统电池高性能、高安全、抗压力、抗针扎的特性之外,还进行了一系列独特的优化,使其特别贴合混动系统,并且未来会在理想、几何、长城、零跑等国内重点品牌上车。

短刀电池首先在结构上对宽度进行了特别的优化,非常适合PHEV车型的布置,长度正好能避开排气管,同时与CTP电池包结构配合,进一步提升了体积能量密度和空间利用率,可满足PHEV对电池空间极致利用需求。

在生产模式上,短刀电池不同于隔膜、正极片、负极片堆叠在一起的 Z 叠工艺,采用的是"飞叠"工艺,通过两层隔膜包覆负极片经过加热辊进行热复合及隔膜封边,再裁切成片,最后和正极片依次堆叠。由此解决了长久以来传统叠片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隔膜褶皱,极片掉粉、错位等难题。简单来说,生产损耗大幅下降,单个电池成本自然也跟着下降。

短刀电池采用了低内阻设计,通过叠片两侧出极耳,电芯阻抗优于卷绕全极耳设计,可实现高倍率充放电的同时其电导率与低温下的电化学阻抗均优于市场主流产品,功率高内阻低,自发热损耗低,在高速行驶场景下,电池包的温升速率低,放电更加高效,能够帮助克服各种混动在高速工况下的动力变弱、“光吼不走”的毛病。

总之,这肯定也是蜂巢能源打动宝马的重要内容之一,未来宝马整个混动的体系的电池大概率将会由蜂巢垄断,毕竟这种便宜好用的专用混动电池肯定比一般的动力电池更为适合。

随着宝马与蜂巢能源进一步合作,也代表其将走上国际市场的快车道,进入国际大牌的供应链选择范畴之中,宝马之后肯定会有更多跨国车企会选择蜂巢能源,后者或许会逐渐成为继比亚迪弗迪电池之后又一家崛起的国内电池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