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遥遥领先”的问界M7真火之后,会不会哑火?

问界新M7大定超过5.5万辆的消息铺天盖地,似乎正在兑现余承东对这款车“遥遥领先”的评价。作为问界今年推出的重磅车型,新M7进行了大改变,取消了七座布局,在豪华、智能配置上大做文章。上市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直接宣布这次改款花了5个亿,并宣称新M7的车机系统将像华为Mate 60 Pro一样流畅,而竞争“矛头”也直接对准了炙手可热的理想L7。新M7是否真的能改变问界上半年的“运势不佳”?大定“爆单”的背后是互联网企业的造势营销,还是实打实的“翻身仗”?

5个亿成本花在哪里?

外观上变化不多的问界新M7,却在内部彻底“变了样”。新款M7不再推出七座版,取而代之的是更能体现尊荣身份的五座版和六座版。此外,新款M7还在安全性、底盘、内饰、座舱和智能驾驶等方面进行了全新升级,5个配置车型售价在24.98万元到32.98万元之间,相比老款,价格直降7万元。

“这次改款花了5亿元。”余承东直言,问界新M7做足了准备,目的是要帮助AITO问界快速重回行业头部阵营。10月8日,余承东在社交媒体再次公布了最新“战报”:问界新M7累计大定55506台,单日新增4197台,由此登上各大平台的热榜。从这个数据看,问界新M7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抓准了消费市场的诉求,以兼具性能、豪华配置、安全智能等综合优势,在25万—30万元细分市场“站稳了”。

余承东介绍,这5个亿表面功夫只花了一小部分,大部分都花在了用户看不见、摸不着的部分,比如智能驾驶、车身结构、底盘用料、悬挂结构等。新款M7高强度热成型钢占比达到了24.4%,车身A柱和B柱区域引入CBS复合车身材料,全系标配八个安全气囊。高强度材料配合结构设计,极力提升了正面和侧面碰撞传力效果,这算不算是“花钱消灾”?

2022年11月,问界M7曾在中保研侧正面25%偏置碰撞中,因结果侵入量成绩不佳,被判定有可能对司机安全产生威胁而被大家诟病“不够安全”。这一次,新M7的主被动安全升级被冠以“不惹事,会避事,但也不怕事”,算是彻底消除了之前的负面影响。

当然,还有华为最引以为傲的高阶智驾。据悉,问界新 M7 智驾版搭载了HUAWEI ADS 2.0高阶辅助驾驶系统,整车配备了1个顶置激光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视觉感知摄像头及12个超声波雷达等27个感知硬件。加上“去高精地图化”,和华为算法能力的快速突破,几乎解锁了智能驾驶的开城密码,有望今年底在全国实现城区智驾。而这个目标,特斯拉用了三年时间才在北美地区铺开,小鹏汽车今年的目标只是50城,高调的理想喊出来的目标也不过100城。可见,这一次问界新M7在产品力上的提升下了“血本”。

新M7为何脱颖而出?

在25万-30万市场,不乏优秀选手,为何单单新M7脱颖而出?从余承东公布的“战报”中可以窥见端倪:问界新M7大定的车型结构中五座版占比81%,五座Max版本ADS高阶包选装率为70%,六座Max版本ADS高阶包选装率为68%。换句话说,消费者对空间大、科技感强的大五座版、ADS高阶包相当感兴趣。

不得不说,智驾无疑是今年智能车领域最受追逐的赛点,而家庭市场也已经成为消费升级的刚需市场,只要产品空间够大、配置够豪、智能化程度够高,就能成为“吸金”利器,被消费市场所追捧。以往主要由豪华品牌把持的高端市场开始出现分化,配置丰富、科技感强的新能源汽车备受消费者青睐,许多“新面孔”开始出现,理想、蔚来极氪阿维塔、智己、问界……无一例外,它们都是在智能新能源赛道追逐。

李想曾将造车成功的原因归结为能源、科技两个层面,“智能新能源汽车作为唯一横跨能源、科技的产业,是时代的大势所趋。”

25万级别以上的产品,如果内饰中没有“冰箱彩电大沙发”这样的亮点,自动驾驶中没有激光雷达这样的“干货”,智能座舱中没有AI大模型这样的交互能力,都不好意思被冠以“豪华”二字。也因此,市面上才有了越来越多的“炫富式”自定义:“500万内最强”“1000万内最好”……从表面上,大家比拼的是产品力,其背后的实质却是智价比。

理想L7、8、9前后脸几乎完全一样,被戏称为“套娃设计”,但这种方式为理想增加销量的同时,节省了大笔营销成本。智己LS6被认为是缩小版的智己LS7,但“黑科技”却比“大哥”LS7更丰富,上市权益价低至21.49万元。同样,在外观上变化不大的新M7,却在安全、豪华、智能上狠下一番功夫。据称,华为的ADS 2.0智能驾驶系统上车,有望今年底在全国实现高速、城区高阶智能驾驶,而花费很多精力的人机交互技术,也被余承东直接放话,“新M7的车机系统像华为Mate 60 Pro一样流畅”。

问界或重返头部阵营?

2022年问界经历了“风光”的一年,问界M5、M7、M5纯电版三款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超过7.5万辆,成为增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不过这样的优势并没有持续多久。自问界M7经历中保研碰撞试验后,销量陷入“一蹶不振”的尴尬中。赛力斯产销快报显示,2023年1-9月累计销量31458辆,月均销量仅3495辆,早已掉出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榜单。如今,仅凭一款车型、一个月时间就挽回了销量颓势,追回失去的舞台?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小艾都觉得难以置信。

文本

描述已自动生成

尽管小艾对这一数字有所怀疑,但新M7的高关注度却是事实。在广州的问界展厅,小艾的确看到了展厅内人头攒动。小艾的一位在问界体验中心工作的朋友介绍,“从上个月底开始一直忙到现在,国庆长假很多销售人员都放弃了休假,因为店内根本忙不过来。”问界新M7性价比非常高,小艾这位朋友介绍,不仅身边的同事被成功吸引完成了“大定”,还有不少理想L7的准车主过来选购。“这样的火爆场景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料,估计厂家也是懵了,现在大家都在力保交付的顺利”。

这位朋友还介绍,所在的这家经销商布局了多个展厅,平均单店的大定量在60台左右,交付周期为6—8周。按此推算,新款M7现有的5.5万个大定订单有望在两个月内实现交付,也就是说,这款车的月销将在2.5万辆以上。

这个销量将在新势力中处于怎样的水平?以乘联会公布的9月销量为例,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前十排行榜中,理想汽车以3.61万辆位居全行业第七、新势力第一,紧随其后的新势力是零跑和蔚来,月销量为1.58万辆和1.56万辆,再往后位居第四、第五的是小鹏和哪吒,月销量为1.53万辆和1.21万辆。如果交付一切正常,问界10月销量或将超过一众对手,荣登亚军宝座。

近日,有网传消息显示,问界新M7供应链正在进行调整,10月5日前,问界新M7将完成第一阶段每天450辆车的供应能力建设,根据市场需求,赛力斯二工厂将于11月1日按照每天750辆车进行生产,并要求全供应链供应能力在10月30日前提升至同样水平。如果情况属实,问界新M7的交付节奏可能会整体往后推延,10月的交付能力将在1.4万辆,11月的交付能力将提升至2.3万辆。如此看来,问界可能的内部目标是“10月保五,11月争三”。

到底余承东“吹牛皮”的技术会不会也是“遥遥领先”?我们拭目以待问界接下来的业绩表现。

爱点评

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尽管问界新M7产品力不错,但要真正兑现余大嘴的“遥遥领先”,还值得商榷。毕竟,一款产品的实力不是简单的配置堆砌,还包括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小艾曾在广州和东莞测试过上一代华为ADS智能驾驶系统,说实话,这套高阶辅助驾驶留给小艾的体验并非那么美好,特别是城区智驾并不会在日常出行中被小艾高频使用。所以,小艾只期望,华为准备今年底实现全国落地的ADS 2.0智能驾驶会有更优异的表现。否则,车真火了,也会再哑火。

标签: 问界m7 问界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