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降价,难道是被海豚“碾压”的宝骏云朵唯一的出路?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整体细分市场面临萎缩、纯电动销量NO.1的荣誉早已不在,五菱宏光MINI EV仍然以极高的出镜率出现在三四线城市的大街小巷。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官方数据,今年上半年五菱宏光MINI EV所处的A00级市场同比缩水幅度达到42.1%,已然度过了红利期,步入贤者时间。但必须看到的是,即便在9月份,五菱宏光MINI EV的月销量较之巅峰时期下滑不少,却依旧有16146台。

提到五菱宏光MINI EV,就不得不提宏光MINI EV现象;提到足以载入汽车行业营销史册的宏光MINI EV现象,就不得不提肱股之臣——周钘。

缔造了这一火爆现象的周钘,尽管早先被曝出加入小米,然而出走归来,周钘仍旧被上汽通用五菱委以重任,负责宝骏品牌旗下产品宝骏云朵的营销工作。

深谙消费者心理和互联网流量之道的周钘,在宝骏云朵预热期,曾用了这三个字形容宝骏云朵——“史诗级”。

的确,周钘的出现,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宝骏云朵可以像五菱宏光MINI EV一样,成为爆款产品。

从大环境来看,宝骏云朵所处的A0级市场也要比A00级市场乐观不少。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A0级电动车零售销量达到了12.03万辆,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03%,显然远超大盘。此外,今年前8个月,A0级纯电车在A0级市场的占比也提升至53.13%。

这意味着,有“爆款小车”经验、有能力出色的领导者、自带电动属性的宝骏云朵,既有天时也有地利和人和。

无奈的是,宝骏云朵并没有如料想般真的创造出“史诗级”现象。据统计,今年8月28日至10月1日,在完整的销售期间内,宝骏云朵的累计销量仅有1639辆,连2000台都没有达到。

反观同级竞品比亚迪海豚,今年9月份月销达到24282辆。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宝骏云朵开局却如此凄惨,甚至在车友圈内引得一众消费者攻讦,销量口碑双双塌方,原因,或许出在宝骏云朵自己身上。

起猛了,价高了,玩脱了

“其实云朵说到底就是价格订高了”宝骏云朵车友圈内,一位网友如此表示。

相比五菱宏光MINI EV进可攻退可守的宽幅价格区间,宝骏云朵的价格的确不低。两款续航360km的车型,官方价格分别为9.58万元和10.38万元;两款续航460km的车型,官价分别为11.58万元和12.38万元。在正式公布售价前,和大疆联手打造的灵犀版,更是被预测价格将达到14-15万元。

尽管正式公布后,两款灵犀版车型的价格被定在了12.58万元和13.38万元,但9.58万元—13.38万元的价格区间,一方面已然不算低,另一方面也让宝骏云朵面临着大量不同级别车型的正面对战。

例如,同级别的A0级纯电车,竞品有品牌力爆表的比亚迪,有生命力旺盛的欧拉好猫。视野放宽、格局打开后,预算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还可以选择AION Y、降价了的大众ID.3。

上面提到的产品,没有一款是“善茬”,技术、品牌力、产品力、口碑,各有各的强项。被不同领域竞品环绕的宝骏云朵,想要成功,必须要至少在某一方面拿出能够打败竞品的实力,或是产品,或是营销,或是服务。

可惜的是,宝骏云朵在这三个方面都没能有所作为。

首先,就定位而言,宝骏云朵脱离了现实。

官方为宝骏云朵确定的定位是家庭主力用车,显著区别于五菱宏光MINI EV的代步车和第二台车的属性。

既然是家庭主力用车,就必须满足消费者在续航、空间、安全性方面的刚需,然后再去谈舒适性和智能化等附加属性。

在此前提下,宝骏云朵的产品定位和产品力之间产生了不可弥合的割裂。

空间不错,可相比AION Y无甚优势;续航足以满足一周短距离通勤所需,但无法真正覆盖大城市长距离通勤人士的用车需求,遑论“家庭主力用车”通常需要面临的长途出行场景;舒适性的确不错,但安全气囊数量比竞品海豚少,三电可靠度也没有海豚高,舍本逐末。

主打家庭第一台车属性的宝骏云朵,未能在可靠性、实用性和多场景适配性方面有所作为,反而在舒适性和智能化上花费大量笔墨。

这不仅造成产品力和目标消费群体需求相背离,同时还抬高了成本和售价,进一步削弱了产品竞争力。

花瓶,是对宝骏云朵的总结。

不得不提的是,主打灵犀版车型的宝骏云朵,在灵犀版上市后仍旧未能迎来销量的质的增长。

必须肯定,灵犀智驾2.0系统在同级别中属于优秀的级别,自然而然的,灵犀版宝骏云朵的智能化水准是一大亮点。

然而,亮点没能成功转化为卖点,而且据消费者称,正式上市前,灵犀版的售价在销售人员的口中是14万左右,高出460 MAX版将近2万元。对比之下,不少对智驾不感兴趣的消费者直接提了MAX版。

可正式上市后,灵犀版顶配也不过13.38万元,460 Pro灵犀版则只要12.58万元,价格低于销售口径,且智能化体验却要比普通版高出一个量级。

MAX版车主深感背刺的苦。

不难看出,不仅产品定位是混沌的,宝骏云朵的定价策略也是混乱的。

墙头草,风往那边吹,就往哪边倒。

智驾系统完全可以作为选装包出现,宝骏云朵的选择却是直接以与部分车型绑定的方式提供给消费者,这就导致,产品力不够理性的排列组合,让消费者无法真正在不同版本车型之间选到真正需要的那个。

不买并且吐槽,合情合理。

有心跳出舒适圈,无力成功跳出舒适圈

五菱Air ev晴空,再到五菱缤果宝骏悦也,包括如今的宝骏云朵,五菱以及旗下的宝骏品牌,都在试图跳出五菱宏光MINI EV形成的微型车舒适圈。

产品力更富足、价位更高,再到定位更高,是五菱以及宝骏的途径。

定位不同,若是能成功,便能帮助五菱和宝骏扩大市场,找到更多的消费群体,进而跨到主流领域;价位更高,若是能成功,将不仅能够帮五菱和宝骏提升品牌形象,还能够带来最实际的盈利能力的提升。

不成功,便成仁。五菱与宝骏,未能成功,也未能成仁。

无论是五菱Air ev晴空,还是宝骏悦也、宝骏云朵,市场表现都足够惨不忍睹。只有五菱缤果的市场表现颇为乐观。

更进一步,我们会发现,成功的五菱缤果,官方售价为5.98—8.88万元;而失败的五菱Air ev晴空、宝骏悦也和宝骏云朵,无一例外不够“廉价”。

五菱与宝骏有心跳出舒适圈,但消费者对二者的努力表示不买单。

长期沉湎于微型车红利的五菱以及宝骏,早已为外界形成了固化的品牌形象。在沉醉于爆款现象的时候,二者也没能在关键的技术领域进行积累完成突破,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甚至,在最得心应手的营销层面,二者也越来越脱离时代。

当下,消费者渴望的是发布即上市,上市及交付,品牌需要抓住短暂的关注度趁热打铁。但宝骏云朵灵犀版姗姗来迟,调子起高了、开嗓却直接破音。

因此,品牌形象廉价、技术实力匮乏,或许都只不过是五菱与宝骏已经跟不上时代和消费者的体现。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