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智驾投入晚了半年,李想的反思是自信还是自负?

  • 作者: 车314
  • 2023-10-13 11:33
  • 510

理想汽车现在给人的感觉就是“少年得志”,品牌成长之路过于顺利,没有经历大波折和磨练就实现名利欲望,在追捧和阿谀声中的环境中,难免就养成年少轻狂、我行我素的行事风格,即便是面对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也不肯不愿低下高傲头颅。

微信截图_20230921175130

在聚焦未来5-10年发展方向的理想汽车秋季战略会中,时下火热的汽车智能驾驶业务被列为重点战略项目,并且为追赶智驾技术的研发进度,理想内部还做出“必要时牺牲效率来提升研发投入和节奏”的决定,希望通过补齐品牌技术护城河短板,来强化提升产品综合实力。

不过似乎为了凸显品牌的智驾领域技术底蕴和研发实力,理想汽车CEO李想在会上却来了一句相当硬气的反思,“和友商相比,理想在智驾领域的全力投入只是晚了半年”。

虽然关于“友商”并没有点名道姓,但不少网友却主观性地代入到AITO问界以及其背后的华为智选身上,然后发现李想所说的“晚半年”,属实有些过于脱离实际,太想当然。

理想发力智驾 华为领先智驾

随着市场内卷的加剧,理想汽车曾赖以生存的精准奶爸定位和冰箱彩电沙发的市场优势被不断稀释,为巩固得之不易的市场江山,理想汽车开始涉足布局智驾领域,在AD智驾技术以及支持5C快充的800V高压纯电平台等技术层面均取得一定成果。

微信截图_20231012182533

并且为了加快智驾技术的迭代突破,前段时间理想官方还亲自下场发布招聘智驾技术人才的广告,其岗位涵盖软件算法、大模型、车辆硬件、测试运营等多个领域,通过扩大团队来缩短智驾技术的研发周期,仅今年三季度,理想汽车就新增超7000名员工,员工人数累计近3万人。

虽然理想汽车在智驾领域的投入声势浩大,但技术研发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本就是互联网出身的理想汽车,在没有足够的技术底蕴和资深研发团队做支撑的情况下,坦言只是发力晚了半年,着实有些夸大。

微信截图_20230913155549

就拿其直接竞争对手AITO问界的华为智选来说吧,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早在2010年左右就已经开始了,通过通信电气化、制造业及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多年积累,再加上大量顶尖技术人才、科学家对各领域技术的长期深耕,以及堪称业内天花板级别的资金投入(华为2022年研发投入1615亿,十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9773亿),才使其造就了软硬件实力均遥遥领先的高阶智驾系统ADS 2.0。

理想要想全力追赶半年就完成华为耗时十余年、投入近万亿打造的技术壁垒,显然有点痴人说梦。说句难听话,理想哪怕将全年营收都投入到智驾领域,再将“半年”时间翻几番,估计在智驾领域都很难达到可与华为智选车抗衡媲美的水准。

技术遭质疑 处境愈发危机

微信截图_20230921175701

其实企业文化往往与CEO的行事风格相契合,曾是优秀产品经理的李想,是心理学专家,人性社会学大师,但可能唯独不是技术务实派。准确来讲,李想漠视研发人员,对造车技术缺乏敬畏心。在2020年8月29日举办的理想汽车用户日上,李想公开吐槽汽车技术人员是“一帮搞臭技术的”,并表示“让一群毫无用户思维,完全不关心用户的人天天研究技术路线,TM什么技术路线!”

研究冰箱沙发大彩电确实能满足消费群体的舒适需求,但真正要想促进汽车工业的进步和质变,其实还是需要这帮“搞臭技术的”科研人员持之以恒的付出和努力,有些技术可能短期内很难看出成效,但在推动行业前行时往往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只能说,李想这番话暴露出自身狭隘的格局观。

360截图20231012181938315

除了戴有色眼镜看待科研人员外,理想汽车最近还被曝出疑似“技术造假”丑闻。四维图新CEO程鹏公开“打假”理想汽车,称其长期宣传的无图NOA技术,在遮住传感器后,实则“有图”,并暗示理想“无安全敬畏”。如果情况属实的话,理想可能是通过文字游戏偷换了下概念,即不依赖地图≈无图,真正的所谓无图应该是不完全依赖高精地图,并不是完全抛弃高精地图。

360截图20231012182143001

从理想对造车技术态度的转变及对智驾技术的过度宣传来看,理想确实已经开始慌了。问界新M7在华为双智加持下,凭借高性价比高智能化的产品特性,上市不到一个月大定就突破5万辆,严重威胁到理想L7的市场地位。从10月2-10月8的周销量来看,理想销量仅为0.69万辆,环比下降9.2%,而同期问界的销量却出现明显提升的态势。

除了问界分流理想潜在用户外,即将到来的小米汽车也是以智驾为切入点,并计划推出纯电增程双动力版本,届时将会和华为智选车一同向理想汽车发起挑战。后者想要在内卷愈发激烈的市场中再捞一杯羹,难度将会大幅提升。

写在最后

看似一路高歌的理想汽车,在没有足够技术护城河的支撑下,就像是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会被刺伤跌倒。如今理想全力投入研发智驾技术,虽然有点“亡羊补牢”的感觉,但面对众多友商的步步紧逼,以及技术“质疑”和吐槽技术人员带来的舆论,估计很难有足够时间来重塑品牌科技形象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