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换防“新人”李凤刚!一汽奥迪能在试错中找到出路吗?(中)

去往一汽集团战略与合作部,是一汽集团大换防之后孙惠斌拿到比较体面的归宿。

2019年,孙惠斌出任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一职,回顾任期四年,将奥迪品牌从550万累计销量带往800万高位。

同时,也将原本处于第一梯队的奥迪品牌,带到了头部BBA阵营吊车尾的位置。

数据显示,2018年奥迪、奔驰宝马三大品牌销量分别为66万、64万、67万,而截止到2022年,奥迪、奔驰、宝马销量则变成了64万、75万、79万。

不仅销量止步不前,并且单车均价暴跌,终端折扣巨大。

一直以来,一汽奥迪都是一汽集团内部最大的利润奶牛,稳定的销量与营收是一汽集团稳定的核心关键,但从过去几年的成绩来看,孙惠斌的成绩并不算出彩。

有三年大疫问题,也有奥迪本身产品推进速度过慢问题,同时也有战略统筹的问题。

功过不评论,但从一汽奥迪执行副总调任一汽集团战略与合作部,很难说是对其过去四年工作的一种肯定。

此前我们分析过,孙惠斌的执行副总是其职业生涯的最高位置,四年前从一汽大众销售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调任一汽奥迪执行副总,本就是一汽奥迪的一次大胆尝试,一汽大众执行副总也是一汽内部最有希望、最有能力做好一汽奥迪的高层。

但2022年一汽奥迪成为BBA吊车尾,说明此次尝试,一汽集团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01 换防李凤刚

李凤刚登场, 也可以视为一汽奥迪的再一次大胆尝试,同时也侧面说明了一汽集团内部对于一汽奥迪,存在无人可用的尴尬问题。

2003年入职一汽大众,先后担任技术开发部产品工程师、一汽奥迪销售事业部战略运营管理总监、一汽奥迪东区总经理、一汽奥迪副总(网络与培训)。

从一汽奥迪的升任执行副总,是李凤刚职业生涯的最高位。

作为一名80后,李凤刚首次在如此之高的位置统筹、管理、运营一汽奥迪,对自己是一种学习、成长,对一汽奥迪则是一种驱动力的考验,但已经成为BBA吊车尾的一汽奥迪,不知是否还能够为新人提供多少证明自己的机会。

因为和孙惠斌2019年的时间节点完全不同,留给李凤刚的时间并不多,且挑战和压力非常大。

不过好在李凤刚拥有多年的奥迪体系运营经验,更懂得一线销售压力,并且技术出身的李凤刚更懂得如何处理好产品问题,但核心的关键是合资公司产品、技术、定位都由外方决定,这让李凤刚显得非常被动。

02 处境

摆在李凤刚面前的压力非常大,虽然今年上半年一汽奥迪销量止跌迹象明显,但这建立在巨大折扣让步的基础上。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一汽奥迪销量达到31.7万台,同比微增0.03%,能够稳住销量不下跌已经是一汽奥迪最大的成绩,但代价是奥迪多款主力车型终端价格暴跌。

目前,奥迪A4L入门车型落地价只需要25万左右,奥迪A6L奥迪Q5L以及进口车型奥迪Q7奥迪A5终端折扣均超过20%,成为豪华阵营中降价幅度最大的品牌。

虽然一汽奥迪在销量上扭转了困局,但营收相比于去年有较大幅度的下滑,在如今的豪华车市场中一汽奥迪早就疏离了主流阵营。

一汽奥迪销量滑坡的两个重要原因,一个是产品迭代速度相比于奔驰、宝马更慢一些,过去几年只有奥迪A3L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款,其它车型的外观、内饰、技术标准并没有较大程度的革新,对于审美疲劳的用户群体来说,很难再去激发消费热情。

另一方面,电动化成绩并不突出,e-tron系列多款车型终端折扣巨大,如今的电动化渗透率超过37%(9月数据),e-tron没有足够出色的销量成绩,就意味着一汽奥迪只能在剩下的63%燃油车市场中生存。

所以,在产品没有真正大改款的情况下,李凤刚想要扭转价格、销量上的劣势就非常困难。

03 未来

留在李凤刚面前的压力,是其此前所不曾遇到的。

在止跌、转型的关键期,一汽奥迪迎来的是一个没有战绩、履历升迁的执行副总,这难免对于一汽奥迪来说也是一种压力和挑战。

退一步来看,今天的一汽奥迪更需要强大的执行力、推动力、创新力来拯救,也就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霸道总裁”,但不难从历史中找到答案,其实一汽奥迪从未有过强势、霸道、经验丰富、能力优秀的执行副总,因为按照体系规划,都是从一汽大众调任而来。因为只有一汽大众距离一汽奥迪最近,并且有能力操盘、掌控一汽奥迪。

毕竟,在过去一汽奥迪只是一汽大众的事业部,虽然今天转正成为独立销售公司,但在一汽内部看来一汽奥迪执行副总依然应该从一汽大众高层中选择。

一直以来一汽奥迪的执行副总都缺少对世界级豪华品牌的运作能力,原因就在于此。

根据市场预期,2025年电动化产品渗透率将会超过60%,用户对于电动化的认可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所有品牌都要以电动化为核心做转型、升级。

目前来看,一汽奥迪的电动化成绩并不出色,上半年销量10800台,虽然取得了同比203%的增幅,但这是用巨大的终端折扣换来的。

但即便如此,这样的电动化成绩和宝马的4万多台数据相比仍然有着巨大的差距,可以说不足宝马的1/3,这也为孙凤刚的工作留下了巨大的压力。

而根据规划,一汽奥迪还有台Q6-tron还未上市, 但想要凭借着一台电动化新车扭转不利局面非常困难。

今年下半年,全新的5系和E级将会登陆市场,而奥迪A6L的改款车型还没有出现,传统燃油车基本盘压力更大,可见一汽奥迪面临的严峻程度远远超过想象,相比于四年前只能说有增无减。

最为关键的是,李凤刚作为一个“升任而来”的执行副总,本身也需要做出成绩,也需要成长和证明自己,在这种一汽奥迪产品规划不够具有竞争力、品牌下行、终端折扣放大并且电动化渗透率如此之高的新时代。

仍然以燃油车为主、靠终端降价的一汽奥迪,其实是对李凤刚职业生涯证明自己的一次机会,但同样的是,一汽奥迪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