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问界M7为何爆火?

这几天新问界M7突然订单量爆炸了。

汽车停在路上

描述已自动生成

据官方数据,问界M7在10月6日一天的大定量就达到7000台,截止到10月7日,累计大定量超过了4万台。

图示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买过车的都知道,大定就相当于锁单了,钱是不退的,所以大定订单量基本上就等同于实际销售量了,只不过问界要消化这些订单需要花一些时间而已。但无论如何,这个大定量真的是非常厉害的一个数据。

为啥老款问界M7销量不温不火,新款一上来就遥遥领先了呢?睿评君总结了一些观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简要分析一下。

观点一:华为Mate60系列的回归和热销带火了问界M7

M7的上市发布会我没去,据说很多人是奔着手机去的,但实际上余承东把发布会的时间都花在介绍车上了。结果吸引了大量关注手机的用户,让他们看了一场新车的推介会。

所以这批用户就买车了?感觉这个逻辑并不是很通。

不可否认,有大量买赛力斯SF5问界M5/7的用户确实是奔着华为的名头去的,而且线下展厅的人流量肯定会因为华为手机的火爆而更加多,但他们应该不会只是听了一场发布会或者因为Mate60系列销售火爆就冲动消费。

华为品牌带来的产品溢价和正面口碑对新车的销量无疑是有帮助的,但效用真的会那么大吗?

至于还有人把买华为跟爱国联系起来,睿评君觉得就更扯了,我买小米、OPPO就不爱国了吗?问界M7一辆30万元左右的车,消费得起的又都是什么样的人群呢?

总之,这个观点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并非主导因素,可能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手机火爆破圈,品牌影响力变大,扩大了用户基盘,这都是长期影响而非短期效果。

观点二:消费者对于智能驾驶的认知有了重大改观

换句话说,消费者是因为强大的智能驾驶功能选择问界M7的。

图片包含 游戏机, 灯光

描述已自动生成

问界M7搭载的是华为的高阶智驾系统ADS2.0,据多家媒体实测,表现确实非常好,甚至很多人认为华为ADS 2.0是超越其他竞品独一档的存在。

图片包含 图形用户界面

描述已自动生成

据某关注终端销售的自媒体统计,问界M7智驾版在5座版销量中占到了60%,也印证了智驾版本更被用户青睐。

图形用户界面

描述已自动生成

同样,我们也可以看看友商。这两天小鹏G9也宣传自己上市15天大定突破15000台,其中MAX版本占比80%,也就是搭载其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NGP的版本。

与燃油车相比,由于新能源车和智能驾驶深度绑定,所以新能源车的消费者对于智能驾驶的认知确实要更深,接受度也更高一些。

文本

描述已自动生成

此外,智能安全也是影响用户购买决策的一个潜在因素。据某媒体对问界M5的测试,其AEB功能在不同场景下的响应速度上限也全面优于多家竞品。以此推测,问界M7的智能安全应当不会差。

总之,用户对智能驾驶和智能安全的考量以及华为在这方面的强项,确实是问界M7的一大优势。但同时也要注意到,问界M7的智驾版订单量大也许跟目前下定的权益中包含智驾选配包有一定关系。

观点三:问界M7的机械素质和配置水平比老款更好了

老款问界M7被人诟病底盘硬、操控差、侧倾明显、整体比较松散、舒适性不佳。新款车型上了华为的动态扭矩自适应系统DATS 2.0,据说在颠簸和湿滑路面的操控更好了,悬架兼顾了舒适和运动,均衡性更强,转弯侧倾也得到了控制。

操控好了所以用户买单了?

虽然还没有实际试驾过,但这个观点睿评君也是持怀疑态度,因为不少销量不错的同类车型,都不是靠机械素质取胜的。你可以告诉我用户因为空间变大,内饰变好看或者坐姿变舒适了所以下定,但我不太相信大多数用户是奔着操控来的。

汽车座位上

描述已自动生成

余承东说新款车型花了5亿研发费用来升级,看得见的地方确实有不少改进。比如,六座车型增加了零重力座椅;中控和门板上采用了微绒的材质,触感更好了;座椅的皮质和填充物升级了;空调升级成前后独立空调系统……

这些升级倒是实打实的好处,相信还是有不少用户会心动的,而且新款车型增加了5座版本。可以看看前文的统计数据,5座车型的订单数占了80%,说明这是非常正确的一个举措。

观点四:价格便宜是王道

老款问界M7价格28.98万~37.98万元,新款价格24.98万~32.98万元,平均降价了四五万元。再加上10月7日前属于首销期,还有一个额外的3.3万元权益包。这个权益包包括了6000元的现金优惠,12000元的内外饰选色以及15000元的选配包。其中15000元的选配包中就有智能驾驶套件,想必大多数用户也是选择了这个选装包。

睿评君认为在前面几种因素的叠加下,价格因素成为了最后促成订单火爆的关键原因。毕竟,过了10月7日,就没有便宜可占了,经济学十大基本原理之一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打破的。

文本

描述已自动生成

但问题来了,10月7日之后呢?

订单肯定还会有,只是量可能不会这么大,短暂的低谷是肯定的,关注这款车的人应该都集中在7日之前出手了,接下来的订单爆发又得需要下一波促销权益。华为和赛力斯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尽快给第一波订单消费者交付,睿评君也会努力找一辆车试驾评测一下。

小结

问界M7卖得火爆,是中国品牌新能源车的又一次胜利,确实值得庆祝。但也要冷静分辨一下火爆背后的原因,切勿被胜利冲昏头脑。找到真正的战胜原因,才能让好的产品持久热卖。

最后,还是得提一下华为跟赛力斯的合作模式。在睿评君看来,虽然美其名曰“联合设计”,但赛力斯始终就是一个代工厂的角色。核心技术、营销和渠道都在华为手里,华为成天嘴里说“不造车”,可能只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吧。问界的灵魂是“华为”,没有了灵魂,问界将什么都不是。

标签: 问界m7 问界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