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试驾小鹏G6: 被设计毁掉的一台好车?

小鹏G6是我今年试过最惊喜的车,但同时它也是最让我失望和惋惜的一台车。

今年年中,承载着小鹏汽车“翻身”希望的全新中型SUV——小鹏G6正式上市,作为一款无论是在定位、尺寸还是技术参数上都瞄着特斯拉Model Y来打的新车,凭借着更高的性价比和更贴近国内用车习惯的智能化体验,小鹏G6在上市后确实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不断攀升的销量也成功让小鹏走出了销量低谷,重回造车新势力的前列。

在旗舰车型小鹏G9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之后,小鹏G6在车型版本的排布上显然要聪明得多,虽然全系有五款车型,但是实际上车型之间的区别仅在于辅助驾驶能力、电池包大小以及动力上,消费者只需要写清楚“是否需要高阶辅助驾驶”、“是否需要超长续航”、“是否需要狂暴动力”这三个问题,即可轻松做出选择。

但在做出选择之前,可能你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我真的要买一台小鹏G6吗?

为了能让消费者们尽可能地将自己与竞争对手联想到一起,采用轿跑造型的G6,在外观轮廓上与特斯拉Model Y有着几分的相似,但是另一方面,为了维持自家的“家族式”设计语言,除了标志性的车头灯带+分体式大灯以外,G6的侧面也用上了隐藏腰线的设计,通过钣金的造型和光影效果来营造侧面线条。

造型与车头呼应的尾部示宽灯以及被布置在保险杠两侧的刹车灯,也均在挑战着主流消费者们的审美以及路上其它交通参与者的习惯。不过这套外观虽然怪异,却为小鹏G6贡献出了0.248cd的超低风阻系数,也为它极为优秀的高速能耗奠定了基础。

圆润的车身轮廓与凌厉的灯组造就出了极强的对立感,也很容易就让人忽略掉这是一台有着2890mm轴距的中型的事实。

同样充满对立感的,还有小鹏G6的内饰。

自打发布以来,网络上对于小鹏G6内饰设计的吐槽就似乎没有消停过,尤其是这套纯黑内饰,更是成为了大家攻击的集火对象。确实,单从图片上来看,这套内饰真的是有些过于朴素了,甚至连Model Y车主看了都要肃然起敬。

但是如果你接触到实车,你就会发现对于一台二十万级别的纯电动而言,小鹏G6的这套内饰在用料上其实是相当考究的。无论是翻毛皮材质包裹的面积,亦或是座椅皮质的细腻程度,都绝对不会输于一些三十万级别的新势力车型。

甚至连门板、中控鞍座区域等较少接触到的地方,小鹏G6都丝毫没有吝啬用料,一视同仁地用上了皮质包覆。

睁开眼睛,这是一台十万的车,闭上眼睛,它就成了一台三十万的车。看来,想挑战大家审美的绝不只是外观设计师,就连内饰设计师也都跃跃欲试。

不过除了观感配不上用料这个问题以外,G6的内部设计还有两个值得一提的缺陷,一个是方向盘的握持手感,另一个则是整车的视野。

首先是方向盘,这个两辐式设计的方向盘“三九点”位置的辐条被设计得又宽又厚,背部与方向盘环身之间的落差也比较小,这就导致你在采取标准姿势握持方向盘时,后方的四根手指无法“扣”住方向盘,只能平铺在后方,好奇这是什么感觉的,用手握一下月饼盒的盖子就知道了。

至于另一个问题,就比较尴尬了。

由于轿跑造型的原因,小鹏G6的后窗面积相当有限,但是在车内各项配置都极度全面的情况下,小鹏竟然没有为G6提供流媒体后视镜的选择,这就导致了其车内中央后视镜几乎成为了摆设。更“黑色幽默”的是这块后视镜居然还配有自动防眩目功能,我觉得设计师真的是想太多了,毕竟后车的远光灯想射进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中央后视镜作为车子三块后视镜里唯一一块平面镜,对于后方车距的判断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作为一个日常开车极度频繁观察后视镜的人,失去了这块后视镜视野的我感到极度没有安全感,我也强烈呼吁小鹏在后续的改款之中能够尽快为G6配上流媒体后视镜。

比较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小鹏G6在外观设计以及静态体验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当我把车开起来之后,它所呈现出来的素质依旧是能够让人满意的。

首先是动力部分,这次我们试驾的是官方售价25.49万元的755 超长续航MAX版,搭载一台296马力后驱单电机,以及一块87.5kWh电池的它,CLTC续航里程高达755km,官方宣称零百加速仅需5.9秒。单论参数,他就已经领先了同样搭载单电机的Model Y入门版车型一大截了。

而在底盘质感方面,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架结构无论是硬件还是实际体验都相当在线。深知中国消费者喜好的小鹏,自然不可能将G6调校得跟Model Y一样硬桥硬马,相反,G6的底盘在保留了恰到好处的支撑性的同时,还能提供舒缓的滤震感受,哪怕试驾车已经选装了20寸的大尺寸轮毂。

小鹏G6油门踏板的风格也并不激进,比例感相当到位,虽然加速成绩亮眼,但是日常工况正常使用并不会觉得难以驾驭。不过刹车踏板的脚感却有待提高,其问题主要体现在车辆慢慢刹停至低速时,刹车踏板角度不变的情况下,刹车力度有时候会出现陡增的情况,导致车辆刹停的姿态比较狼狈,影响舒适性,这有可能是CRBS也就是动能回收与机械刹车之间的配合没有标定好的缘故。

至于转向手感这个中国品牌的老大难问题,在G6上也只能说是勉强能及格的水平。方向盘整体的路感回馈并不强,助力手感过轻,而前文提到的方向盘造型也加剧了操作方向盘时的别扭感觉。

不过虽然主观上的操控感受特斯拉Model Y要更胜一筹,不过显然小鹏G6的整体调校才是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喜好的风格。

而比较令人感到意外的事,尽管G6用的是无框车门的设计,但在各个速度段之下其整体的NVH表现都十分出色,哪怕是在120km/h巡航的情况下,也只能听到两侧后视镜微微的风噪声。

除了隔音以外,G6出色的电耗水平也会让你更乐于在高速上保持高速巡航。之所以小鹏G6能够以87.5度的电池包做到如此高的续航,还要得益于800v电驱平台以及SiC碳化硅技术的应用,在这两项技术的帮助之下,G6的CLTC百公里电耗仅为13.2kWh,而我们实测在110-120km/h正常合法速度巡航之下,其电耗也能维持在16-17kWh/100km的水平,折算回来续航也能做到500+km!

虽然这打折率依旧不低,但是对于任何一台电动车来说,这都不是一个容易达到的数字。更重要的是,在长续航以外,G6的充电速度也同样值得表扬,虽然“充电五分钟,续航200km”仍无法做到,但是在旁边有多台车辆同时充电抢功率的情况下,我们驾驶的这台G6依旧在高速服务区的“杂牌”充电桩达到了135kW的充电功率。

除非是节假日高峰期,否则在充电桩不紧张的情况下,即便是高速长途奔袭,小鹏G6也是完全可以胜任的,毕竟哪怕你开的是燃油车,每隔4、500km你都总得要停下来休息半小时吧?而半小时也已经足够G6将电量补满了。

而随着我越是深入体验小鹏G6,我就感到越是感到“气愤”!

这台车有着优秀的机械素质,出色的三电技术以及领先的配置,在硬实力上它完全拥有爆款的潜质,目前月销七千的水平绝不是它应有的实力。但是另一方面,它在外观设计上却未能给到消费者眼前一亮的感觉,甚至成为了阻碍大家深入了解其产品力的“元凶”,同时内饰设计也显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在我看来,小鹏G6就像是一份被装在了外卖盒中的鲍参翅肚那般令人惋惜——虽然在茫茫市场中必然会有人被它所打动,但是假如它能换上一副更为精美的“摆盘”,那它势必将会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

当然,G6作为一款充当“救火英雄”角色的车型,留给小鹏精雕细琢的时间也许真的不足,但是在试完这台车以后,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倘若G6的外观能有蔚来那般俊俏,那这块市场还有Model Y什么事啊?!?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