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看完睿蓝7拉崩产业的价格,我就知道国产电动车卖的还太贵!

用一个词来形容睿蓝7, 我想“性价比”最为合适。

全新上市的睿蓝7可能在设计上并不是那么的夺目,但它已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大多数自主品牌的定价标准,都充满了溢价能力。

睿蓝7和其它车型不太一样,低配车型续航较短,同时为前驱配置,高配车型为长续航,后驱配置。

一台车拥有前后两驱不同动力布局,睿蓝7之所以如此布局,完全是依托于吉利控股成熟的架构体系,在smart3基础上协同设计而来。

为了节省成本,120kW小电机是前驱,180kW大电机是后驱。

从价格上来看,我一定非常建议13.97万的驰月版本,原因有两个,一个是450km续航能力并没有那么不堪,事实上450km-550km续航足够家用,即便长途使用,只要快充速度够快也不会有明显的焦虑。

另一个原因是,后驱180kW大电机能够保证不错的驾驶体验感,具备一定的玩具属性。

从硬件配置上来看,睿蓝7表现出来的产品力其实很强,比如说基本机械结构方面,尺寸达到了4米7级,定位轿跑SUV,同时悬架结构为典型的五连杆独立悬架,被动安全配置方面基本上达到了L2级,至少几个核心配置不少。

比如说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刹车、车道保持等,而且电动后备厢记忆、自动大灯、智能车联网也都一样不少。

退一步来看,这台180kW电机、450km理论续航的后驱,落地价14万。

当我们从产业角度审视的时候,能够发现一点,那就是过去的国产电动化产品其实都在“偷偷溢价”,燃油车时代自主品牌的定价其实非常良心,价格不高而且性能不错,10万预算足够买到一台不错的国产燃油

但电动化以来国产车的价格直线飙升,一部分自主品牌的电动化产品飙升到了20万级,的确在设计、做工、配置上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核心的问题也有,那就是不低的价格让很多人都无法消费。

电动化转型的真正意义,是让工薪阶层都能买得起价格不错的电动化产品。

统计局数据显示,国内有80%的消费者只能买得起20万以内的产品,其中15万以内的车型需求量过分的庞大。

但真正能够在15万以内做到配置、尺寸、操控、续航都完美兼顾的车型的确不存在,睿蓝7切入这个市场,玩的就是一个真实和诚意。

所以无论蔡建军怎么说,价格平权、每一个配置都是遥遥领先,本质上说的是睿蓝7极具诚意的价格。

我们可以理性思考,过去的电动化产品,动辄二十万的价格让多少人望而却步,伴随着锂矿、芯片成本的降低,企业制造、设计成本的均摊,对于用户来说,谁能够在价格上领跑对手,并且在产品上超越,谁就能够成功。

目前来看,15万以内的电动化年轻,睿蓝7已经是领跑一步,毕竟面对需求量巨大的三四五线城市,睿蓝7的发展空间巨大。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