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从3.79万的F0到109.8万的U8,这是比亚迪的仰望

  • 作者: 皆电
  • 2023-09-20 20:59
  • 1204

9月20日晚,比亚迪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仰望』正式发售其首款车型——仰望U8,新车暂时仅推出一款车型,售价109.8万元。

这一刻,仰望成了自主品牌的天花板。

不如花30秒快速了解一下这款新车:仰望U8定位越野SUV(与城市定位不同),基于仰望『易四方』技术平台打造,搭载由2.0T发电机与4台驱动电机组成的增程式动力结构(发动机不参与驱动),系统最大功率880kW、峰值扭矩1280N·m,零百加速仅需3.6秒。同时仰望U8还提供一组容量为49.05kWh的刀片电池,CLTC标准下,纯电续航为180公里,综合续航可达1000公里。

作为一款硬派越野,仰望U8采用了非承载式车身,搭载比亚迪的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尺寸达到大型SUV的规格,长宽高分别为5319/2050/1930mm(含备胎),轴距为3050mm。

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

为什么它能卖到100万?

首先,是品牌定位。仰望是比亚迪旗下主打高端市场的新品牌,集结了集团旗下最前沿的技术与最豪华的体验,除了对标大G、揽胜的仰望U8,还有对标各大超跑的仰望U9,最近走漏风声的大型轿跑仰望U6,传闻也将瞄准奥迪A7宝马8系等车型。简单来说,打的就是高端战略。

仰望U9

而支撑其高端野心的,就是技术。

就如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曾言:“纵观汽车行业的发展史,高端汽车品牌的诞生,往往伴随着顶级核心技术的成熟,超级技术造就高端品牌。”

仰望之所以能昂首登上百万级豪车的舞台,除了顶级的设计语言以及奢华的配置铺陈,更离不开『易四方』技术平台、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等一系列顶级技术的加持。

按官方说法,『易四方』技术平台是一套以四电机独立驱动为核心的动力系统,从感知、控制、执行三个维度围绕新能源汽车的特性进行了全面重构,颠覆以往燃油车的动力系统能力体系。

说人话,就是直接给仰望U8的四个车轮各自都加上了一台独立的轮边电机进行驱动,当每个车轮的驱动、制动、前进和后退都能被独立矢量控制,配合整车深度融合感知、协同控制,车辆也就具备了超强的车身姿态调整能力,实现了真正的分布式驱动。4组轮边电驱动系统+2组电动差速锁,让仰望U8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越野与脱困能力。这是其一。

其二是仰望U8搭载全球首款新能源越野专属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云辇-P系统,这个前缀确实有够长。云辇-P首次实现下车身关键零部件系统与整车的智能联动,能通过50+个传感器全面感知道路、车身姿态等信息,云辇智算中心实时输出最佳控制策略,实现车身控制的动态调节。

其中,仰望U8悬架调节行程可达150mm,同时具备阻尼连续调节、3级刚度调节、四轮联动等功能,无涉水喉涉水深度可达1米,再配合前后双叉臂独立悬架,能够实现17+1种的驾驶模式。

体验层面,无论是城市中常见的减速带、井盖,还是越野穿越中常见的起伏坑洼路面,仰望U8都能获得舒适的底盘体验,同时保证足够的抓地力,此外还能抑制急加速抬头和急刹车点头现象,以及为弯道侧倾提供更好的支撑。

产品是支撑高端化的基石,而产品的核心就是技术。设计可以引进人才,工艺可以下功夫,配置可以舍成本,最后的关键,就落回了核心技术。这也是仰望挑战高端的资本。

比起产品,品牌更加重要

不过,若视线仅仅盯着仰望U8这一台车,那将会错过很多。毕竟,上到100万的价格,别说新能源了,即使放眼燃油车在内的全范围市场,这个区间的年销量也十分有限。高端战略的核心目标是用户心智和品牌力打造,与其问“如何看待仰望U8”,不如问“如何看待仰望品牌”。

中国市场一直是汽车新能源化最重要推动者,新能源为中国汽车工业带来的变革,不仅是产品属性,也包括新的行业生态。

回顾过去的百万豪车销量榜,奔驰、宝马、保时捷、路虎才是最常见的面孔,而在新能源时代来临之际,车辆越来越走向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传统燃油车三大件的技术壁垒也逐步向三电技术过渡。同时,国内新能源车历经数年的发展,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和最高的接受度,这也让不遗余力发展新能源的自主品牌,有底气向百万豪车市场出击。

今年1月5日,仰望品牌正式发布。仰望U8以“螃蟹步(麦卡纳姆轮)”横滑姿态登场,接着又秀了一波原地掉头引爆全场,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9月20日,新车正式上市,来到我们面前,好像所有条件都在这一刻达成,而比亚迪只是顺势而为。

首先,销量成绩已经为其高端化提供了夯实的基础。

2022年,比亚迪全年销量180.25万辆,同比增加149.88%,成功击败特斯拉的131万辆,登顶全球新能源车企销冠。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继续乘胜追击,以119.1万辆的成绩再次卫冕,此时特斯拉的成绩为88.9万辆。比亚迪的销量已经证明了其市场认可度。

不过,问题也出现在这里。比亚迪虽然斩获新能源全球销冠,但据统计,今年1~7月比亚迪的单车成交均价17.15万元,依旧薄利多销——

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实现营收2601亿元,净利润109.5亿元,而特斯拉实现营收482.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25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净利润52.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1亿元)。这还是在比亚迪比特斯拉多卖30万辆车的情况下。

赢了销量、输了利润。如何破局?高端化就是一个思路,拉高盈利空间。

目前的比亚迪品牌矩阵中:比亚迪拥有王朝系列与海洋网络两大产品线,覆盖10~30万的区间;腾势已经有N7、N8与D9三台车型,价格集中在30~40万之间;未来还有方程豹,主打高端个性化,首款车型盲订40万元;而在山顶的,才是百万级的仰望。

方程豹豹5

比亚迪是一步一步搭建这个突围体系的,在中低端市场收获支持之后,中高端市场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此时比亚迪的矩阵还需要一款标志性的产品,能够搭载其最前沿技术和理念的产品,一个能将影响力发挥到最大化,能够提升品牌溢价的产品,此时,仰望应运而生。

这其中还有一个细节,笔者认为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那就是腾势2.0时代的爆火,腾势D9上市后,连续7个月成为30万元以上豪华MPV市场销量冠军,成交均价高达42万元,硬生生在新能源这一小众市场中成为爆款。

腾势D9

这也让比亚迪看到了信心:只要产品够硬,再配合适当的营销,比亚迪品牌向上并不是天方夜谭。再加上这几年比亚迪的技术池已经积累下相当多的武器,比亚迪的高端化已经拥有足够的说服力。

仰望的挑战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品牌向上一直是自主品牌的焦虑,车企们毫无疑问都想追求高端,高端不仅意味着品牌影响力的扩大,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溢价、更大的利润空间。

但由此带来的压力也会更大:大家在面对一台10万的车,和在一台100万的车,其需求和宽容度显然是不一样的。仰望最重要工作,就是让产品与服务能够匹配得上用户对于100万的期待。

观察中国品牌的向上之路,可以发现:保证产品质量、拥有先进的核心技术、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体验,才是一个车企长久保持竞争力、收获口碑的关键。

对比亚迪而言,技术是基本盘,无需担心,但是服务体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其实不只是汽车消费,当消费区间超过一定门槛后,用户购买的就不仅仅是产品,而是体验,产品不过是其中一环,服务以及品牌带来的心理补偿也不可忽视。

从服务来看,车企不仅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和完成高满意度,还必须延伸服务外延,消费者不仅是商品的用户,更是商品体验官和宣传员,他们的体验决定了商品的口碑传播。这也是为什么蔚来可以在跨界造车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抢占大家的心智、烙下豪华品牌的印象,其中NIO Power、服务、用户运营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作为高端品牌和豪华市场的后来者,如何提升品牌形象,培养理念、价值与技术认同感,相比销量更加重要,溢价能力需要时间来沉淀,具体还是要看仰望未来如何运作。

而仰望高端化面对的另一个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有具象化感知。

品牌冲高端,大体有两种思路,一个是“爬山”、一个是“空降”。其中:“爬山”是指在同一个品牌内部,通过产品不断迭代进化、搭建矩阵来推动品牌高端化发展,相对来说难度更大、周期更长,成功率也低;而“空降”则是指将高端化的重任交给新成立的子品牌,好处是不必经历痛苦的向上发展过程,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与母品牌历史包袱解绑,实现新的高点定位。

比亚迪与仰望显然就是后者。选择“空降”模式毫无疑问更有效率,但是并非毫无缺点。子品牌需要均与母品牌构建出很好的梯度,才能更好地引导消费者去认知品牌,这里可以是产品梯队,也可以是技术承袭。

在比亚迪的品牌矩阵中,百万级的仰望之下,就只有方程豹,其首款车型盲订区间40~50万元,这样的价格差,难以为仰望品牌的潜在用户提供丰富的参照物,换句话说,对大部分消费者而言,仰望的车型并不是一个触手可及的实物,更像是一个概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不妨大胆猜测一下,接下来比亚迪可能会有两种思路:一个是继续发展子品牌,填补4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的产品空白,承上启下;另一个是上下夹击,即仰望锚点定在百万,但目的不是百万,而是一边抬高下面车型的定价,另一边自己也从上往下进攻,或以产品形式、或以技术形式。

特斯拉Model X/S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从发布时的定位百万,已经降到了60~70万的区间。当仰望最前沿的技术,随着时间推移下放到更亲民的品牌时,人们才能更好的感受到它的存在,并扩大其影响力。

比任何时候都接近百万豪车

回顾中国汽车工业史,自主品牌的规模化发展其实还不到30年,但今天,中国汽车品牌已经在市场上已经占据重要地位。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最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比亚迪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了20年之后,如今也迎来了高速发展。

截至目前,比亚迪拥有11个研究院,超9万研发人员,研发总投入超千亿,已推出刀片电池、DM-i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平台、云辇底盘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推动这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变革。

王传福表示,新能源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的,并预测2025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60%,中国汽车品牌市场份额将提升至70%,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中国有创造世界级汽车品牌的基础和实力,中国汽车产业必将诞生一批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百花齐放、欣欣向荣,我们庆幸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一直正在不断进化,为我们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更优质的消费选择。或许某一天,当人们想到高端豪华车型时,也会第一时间想到自主品牌,而想到自主品牌就会想到仰望,那么这就已经是莫大成功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