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小鹏G6四驱版极限驾驶感受

不谈NGP,不谈800V,只谈最基础的驾控。


车辆信息:

G6 700max 车轮235 60 R18 7.5J ET48.5 固铂CTT 2.6Bar 车龄1个月 总行驶里程<2000km


道路信息:

北京市区出发,主要在延庆怀柔的山路上,海拔400米~800m,地面干燥柏油路,气温25~29摄氏度,路况空旷。


主观感受:

非常好,很有德系高性能SUV的味道,只是明显做了舒适化调教,更适合大多数中国车主。完全对得起27万的价格。


轮胎:

通过这次跑山获得不小的惊喜。本以为小鹏选择500块钱的固铂胎就是为了便宜。事实上开下来感觉还不错。纵向抓地力还可以,踩出ABS没有那么容易。干地弹射模式也几乎没有打滑(应该是车辆对输出功率做了限制),极限过弯时过程可控,体现在高速过弯时,随着横向离心力变大,轮胎的响度越来越大,声音频率越来越高,声音也从一开始的沙沙声,变得高亢尖锐。难得的是这个过程中感受不到侧向滑移(车身稳定程序也起到了作用)。打开车窗,完全能够从响胎的声音判断车辆的极限。

诚然,235的胎宽实在太窄了。我理解,厂家应该是考虑到窄胎续航长、轮下质量低、成本低等等因素而这样选择,但235的胎在干地极限确实太低了,很低的速度就响胎。本来想换个轮胎的,但高性能轮胎就没有235 60 R18这个尺寸的!能买到的最好的也只有马牌PremiumContactC EV这款中国特供胎。个人感觉255的胎宽应该是综合最优的。

相比于20寸轮毂,18寸明显为了舒适而牺牲了部分操控。表现在1.体感侧倾更大,2.转向反馈略有延迟,3.中高速更有坐船感,但得益于优异的悬架调控,路面贴合性很好。买车时纠结了一分钟选18寸还是20寸,考虑到自己有轻度越野需求,18寸更不容易扎胎、噪音更小、更舒适、更换成本更低、护航更长,就选了18寸,现在开下来完全不后悔(当然,我心目中完美的尺寸应该是255宽的胎配19寸轮毂)。


刹车:

感觉刹车力度还是可以的,重刹很快就能前轮ABS介入。实测18寸原厂固铂轮胎刹车在37-38m。十几公里速降下来,手摸前刹车盘,只是微微升温,后刹车盘一点儿升温都没有,这个能量回收真的绝了!(也有可能是我全程速度没有低于20公里每小时。一般动能回收20公里每小时以上都能工作,低于20才是机械刹车介入)再跑十几公里平路后完全冷却到环境温度,一点都不热,这你敢信?!风冷效果拔群啊!本来还想改一下刹车的,这下完全不用考虑了!


刹车的问题是在中低速,电机刹车和机械刹车过渡的那一下很突兀,脚感和刹车力度变化能明显感知,很不舒服而且有安全隐患。有一次高速上,我50km/h左右的速度紧贴前车并线,轻踩刹车能明显感觉到电机能量回收带来的制动力,再踩竟然有一点泄力!赶紧猛踩一脚,机械刹车介入才把速度降下来,确实很危险。


据我所知,CRBS做的最好的应该是德系电车(EQ系列)和韩系电车(美系没开过),无缝衔接平稳舒适。最绝的是现代E-GMP平台用的刹车,按紧动能回收拨片,车辆能根据前车距离自动控制刹车力度直至刹停,而且完全没有点头(闭着眼的话你不知道刹停没有),比蔚来那套所谓无感刹车强多了,而特斯拉那套所谓的CRBS简直了,竟然还有那么多人为动能回收力度吵得不可开交,根本没吵到点子上。


操控:

操控感受一般。转向舒适模式下像在揉空气,完全没有路感;标准模式下像在揉浆糊,类似于早期奥迪车的那种电子转向。阻尼没有随速增益是个遗憾。异形方向盘和偏大的尺寸不利于快速打方向盘,而且最要命的是中央扶手箱偏高,打方向时很容易磕到手肘(也可能是我座椅调的太低)。


底盘:

底盘非常扎实,低速平稳安静,高速过弯没有异响。前后一体铝压铸确实牛。电机的降噪和底盘的隔音做的真的好!低速完全听不到后电机噪音。高速通过蛇形起伏路面时,贴服性也很好,不存在车辆在高点抓不住路面的情况。

这里也有槽点,副车架是铁的而非铝合金;衬套是橡胶的而非液压衬套;减震器下面有段延长杆明显是套用前车方案而非单独研发……当然,考虑到20+W的售价,这些都不是缺点。


能耗:

上山的时候从海拔550米升到730米,表显能耗在17+kwh/100km,下来后显示16,这个能耗太牛了!我这可是四驱版激烈驾驶啊,过弯都是响着胎的那种,358千瓦峰值功率的电电机,推着2吨重的车爬山竟然能耗只有17!牛逼!之前开的北京现代昂希诺ev,德国大陆的电机(曾经连续三年获得沃德十佳发动机,而且是唯一上榜的电动机)峰值功率150千瓦,拉着1.7重的车身,爬同样的线路,能耗也是17。小鹏的自研电机太牛了。而且后电机噪音几乎听不到,只有追加电门时前电机介入后,才有微弱的流水声和轻微啸叫。


智能辅助:

好评,全程非常可控。一是ESP等辅助程序介入积极且不突兀,不会轻易产生侧向大幅滑移,同时又允许小幅滑动,带来一定驾驶乐趣,即使后轮轻微侧滑,前轮也不会侧滑,车头指向性很好;二是四轮动力分配感知明显,高速过弯时能明显感觉动力被传导至外车后轮;三是前后动力分配感知明显,由于是四驱,通过调整前后动力分配比例,能明显感觉到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我用的是前后30:70,感觉比较均衡;四是高速直线行驶时,脚快速从油门抬起会有轻度刹车解介入(跟动能回收没关系),迅速轻踩刹车就是重刹,这在高速上紧急刹车时很有帮助,很像奔驰;五是高速过弯产生侧滑时动力会有限制,出U形弯时地板电也没什么动力,继续地板电,限制慢慢解除。这很安全,但很不好玩。


总结:

全程200多公里跑下来是很累的,但很兴奋。看到国产电动车在最基础的驾控部分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加上优秀的辅助驾驶、800v高压、大规模制造能力,真正实现了科技平权,让老百姓享受到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非常有民族自豪感!小鹏,好样的!

其实这次跑山不单单是追求刺激,更是为了摸清车子的极限在哪里,平时城里跑心里有底。

再次提醒大家,激烈驾驶,请勿模仿,安全最重要!

很多朋友在纠结选哪款G6,真的推荐四驱版,就差两万块钱,真的是成本价给你了。


标签: 小鹏 G6 小鹏G6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