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星途揽月 新款上市

揽月翻滚:奇瑞的“博眼球式营销”,还要玩多久?

如果大家在各大论坛去搜索奇瑞,十有八九能看到“奇瑞不善于营销,只会闷头造车”的说辞。比如以下这个截图中的内容:

乍一看,奇瑞就是个刻苦踏实的“理工男”形象,不喜欢推销自己,只喜欢干实事、造好车。

这些话,如果让一个高中生或者对车企运营一窍不通的人听到,那一定会将奇瑞奉为圭臬,认为奇瑞就是车企的一股清流、奇瑞就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但是,如果让“圈儿内人”来评价的话,就可能有些出入了。

因为不管是奇瑞还是比亚迪长城长安这样的车企,它们都不可能直接把“营销部”“公关部”这两大部门给舍弃掉。而市场推广营销、公共关系维护,是一家车企维系销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如果再有人说“奇瑞不懂营销,只会闷头造车”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把这句话转变为“哥哥~哥哥~你对我这么好,姐姐知道了不会吃醋吧?”

坦率地来说,笔者从业这么多年来,看到的奇瑞营销活动不少,而且也足够“卖力”。

就拿近两年来说,奇瑞很喜欢在“不正经安全测试”这一营销项目上下功夫。在今年春天的时候,奇瑞让小蚂蚁来完成了托举坦克、阿基米德杠杆挑战等测试;而在不久前,奇瑞旗下星途揽月,还完成了翻滚测试。

这些十分博人眼球的测试,在笔者看来,没啥专业性,而且对消费者的参考意义也并不大。

至于背后的原因,且听我娓娓道来。

首先,来看看最近星途揽月翻滚的概况

9月16日,北京房山区,中汽中心旗下的中汽传媒举办了“2023 TOP Safety峰顶翻滚测试”。

在测试中,星途揽月从25米高的山顶,经过45°左右的斜坡以侧面翻滚的形式完成了测试。

在翻滚8圈落地后,星途揽月除了车顶有塌陷外,其余车体结构基本保持完整,四个车门以及后尾门均可正常打开。

看了整个过程和测试结果后,不少媒体都直接“沸腾起来”了,直呼奇瑞的安全性能“遥遥领先”。

不过,通过这个测试,真的可以证明星途揽月的安全性遥遥领先吗?

在测试中,暴露了以下问题

事实上,在专业的测试中,星途揽月也的确获得了较高的分数。

2021年,中汽中心公布的C-NCAP评价结果显示:星途揽月以92.4%的综合得分率,获得了“五星”安全评级,并且在当时打破了七座SUV在C-NCAP测试中的评分纪录。

老实来说,C-NCAP虽然有着“五星批发部”的江湖诨号,但是作为专业的评价机构,再加上2018年版规程的严格标准,星途揽月的安全性是可以站住脚的。

只是,这款车在后期并未参加其他的专业性碰撞测试,比如中保研的C-IASI。

在9月16日,星途揽月参加的翻滚测试,是由中汽传媒举办。而中汽传媒,属于是中汽中心的宣传子公司,与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并无太大的关联。所以其专业性,可想而知。

同时,笔者也全程观看了此次的翻滚碰撞测试,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疑点:

第一、在测试过程中,并无假人。

在C-NCAP或C-IASI以及IIHS、E-NCAP等碰撞测试中,假人是必不可少的道具。正是因为假人的存在,工程师可以了解人体在碰撞过程中的受约束程度、受力点以及受伤程度。但是此次星途揽月的翻滚测试,里面并没有一个假人。

第二、翻滚测试路段,土质松软无参考意义。

在测试的过程中,主办方似乎特意准备了一条“翻滚赛道”。在整个下落的过程中,星途揽月都是在土质松软、平整的场地上翻滚。

毫无疑问,松软的土地,能在发生碰撞的时候进行卸力。玩自行车的都知道,泥地摔跤,没有硬化公路摔跤那么疼。另外,在整个翻滚过程中,山上并无大石头、树木这样的物体,与实际面临的翻滚场景会有所不同(在中国,大部分的山边悬崖都是乱石嶙峋)。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星途揽月,在挑软柿子捏。

第三、翻滚测试其实有相关标准,但测试主办方没有按照标准去做。

在我们国内,无论是C-NCAP还是C-IASI都没有针对车辆翻滚测试制定相应的标准。但是在美国的FMVSS208法规中,针对翻滚测试却有着完善的规程。

简单来说,参与翻滚测试的车辆,由测试台车送出,而测试台车的速度要达到48.3Km/h,台架的倾斜角度要达到23度。另外,车内主驾驶座位上,需要有一个男性假人,并且需要再硬化的混凝土路面上进行测试。

从此次星途揽月参与的测试来看,完全没有参考目前行业内的成熟标准,而是采用了“自成一套”的测试体系。在笔者看来,这次的翻滚测试,博眼球的属性其实要大于测试性、探讨性。毕竟,哪家正经碰撞测试的时候,会全网直播?会邀请那么多的KOL?至少在C-IASI和IIHS碰撞测试中,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

星途揽月,又暴露出了何种问题?

其实,除了整个翻滚碰撞测试是在“图一乐”之外,星途揽月在完成翻滚碰撞后,我们也在车辆上面发生了一些疑点。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车辆在发生倾斜(侧面还未发生碰撞)的时候,侧面的安全气帘就已经弹开。

目前的“公关”说法,是星途揽月配备了防翻滚系统,车辆在Z轴倾角大于55°的时候,气囊可以提前打开,减轻内部乘员受到的伤害。

需要一提的是,主动防翻滚系统,的确有提前打开气囊的能力。

但是在奥托立夫气囊(全球最大气囊供应商之一,瑞典企业)的相关资料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信息:主动防翻滚系统提前打开气囊,除了需要有一定的角度限制外,也有时速的限制。比如翻滚前,车辆时速达到55Km/h的时候,系统才会提前弹开气囊。

至于星途揽月为何能在0速翻滚的情况下,只凭借角度传感器就能弹开气囊,我们不得而知。

其次,气囊提前开启,应对这种翻滚的话,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星途揽月采用的保压气囊,可以在气囊弹开6-7秒的时间内,确保气囊内部的压力仍然在最大压力值的50%左右。但是,从视频来看,车辆在最后一圈翻滚的时候,气囊已经泄压,无法提供充足的保护作用。

而且我们在某视频网站上,看到了“通稿式”的视频:一位博主,指着早已干瘪的侧气帘,说“里边还是有气的”……不得不说,干瘪的气囊内部的确有气体(毕竟不是真空状态),但是它的保护效力,就不得而知了。此般“指鹿为马”的说辞,多多少少有些苍白。

最后,在测试完成、车辆回正后,我们看到星途揽月主驾驶一侧的车顶,其实发生了塌陷。

这样的塌陷,说明车顶的横梁已经发生了形变,侵犯了驾驶者头顶的生存空间。如果发生在实际翻滚碰撞中,这样的塌陷其实不算什么。但是,这样的塌陷,是发生在柔软且平坦的泥土斜坡上,如果在真实情况下,车顶碾压到了凸起的大石头,其后果可想而知。

奇瑞,快收了你的“神通”吧

客观来说,在国产车阵营里,奇瑞的用料都还不错。

但是,奇瑞费心费力地想要去营销自己的安全性,营造安全的形象,却并不是那么地讨喜。

在这一次的星途揽月翻滚碰撞测试中,奇瑞狠狠地捏了一下“软柿子”。并且,这还不是奇瑞第一次挑“软柿子”去捏。

早在今年年初,奇瑞小蚂蚁也接受了一些“没啥意义”的安全性测试。

比如奇瑞小蚂蚁,通过“一己之力”扛起了两台路虎揽胜行政版、通过四台车,扛起了一台59式坦克。在这些测试中,奇瑞小蚂蚁的车顶承受了5.5吨到7.6吨的重量。

这一数据,似乎看起来很了不起,毕竟在C-IASI的测试中,最强的奔驰C级,也只不过经受住了12.48吨的车顶静压重量。

但是,奇瑞自己开发出的“测试规则”,有不少破绽。

比如在C-IASI的车顶静压测试中,车顶只有一侧纵梁受力。比如奔驰C级,它是单边经受了12.48吨左右的重量。

而奇瑞小蚂蚁呢?在测试的时候,专门定制了一个车顶架,使得车辆顶部两根纵梁都在受力,实现了压力的分散……不得不说,奇瑞这位“理工男”的物理课程,学得的确很好。

结语:

其实说到头,不论是最近很火的“星途揽月翻滚测试”,还是之前的“小蚂蚁扛坦克”,这些测试项目都属于是娱乐性、传播性大于科学性、测试性。而且,这样的测试,也是现在不少车企都热衷的一件事。

在此前,沃尔沃完成了“叠叠乐”、欧拉完成了“自由落体”的测试。而这些测试,无一例外,都是用来吸引眼球的宣传性质活动。毕竟,如果这些泛娱乐化的测试活动,都能给消费者带来准确参考的话,那么要C-NCAP、C-IASI、IIHS这些专业的新车评价规程有何用?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