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MINI明年开始国产,不用纯电架构,但可能卖的便宜?

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到现在,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喜,9月8日,宝马集团官方表示,下一代MINI纯电动车型将率先在中国投产,而宝马集团与长城汽车合资的光束汽车将成为其全球首产地和主要出口基地,这意味着国产MINI车型将于2024年出口海外市场。

这,算不算是一个惊喜?

从燃油切换电动的时代开始,国内新能源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像比亚迪特斯拉这种具有规模化效应的品牌,带动了国内新能源车供应链体系的成熟。所以,像我们现在能买到的电动车,尤其是特斯拉这种,价格一降再降,让利消费者,多少都和成熟的供应链有些关系

现在的燃油版MINI Cooper的价格在20万元以上这个级别,那么随着国产化的到来,成熟的新能源供应链体系,价格说不定会压到20万元左右(甚至20万元以内),不是没有可能。

那,当MINI开始在国内生产之后,这台车有什么技术看点?规模化效应,能否让它后续更便宜?

三电系统,无槽点?

在慕尼黑车展开幕的前夕,宝马集团正式公布了全新一代MINI Cooper。这一代车型预计最快会在2024年先在海外上市,不过,和现在不一样的是这一代车型将不再是进口的形式在国内销售,而是转由宝马和长城汽车合资的“光束汽车”进行国产。

这台纯电MINI Cooper跟我们之前猜测的不太一样,之前没有公布细节的时候,给出了一个会使用长城旗下的电动平台为基础研发的一个纯电平台来打造。但,实际情况,是使用FAAR WE纯电平台来打造纯电MINI Cooper,同平台的还有宝马X1/iX1产品。

宝马的前驱架构底盘有两个,一个是大家已经很熟悉的UKL平台,另一个就是现阶段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广泛使用的FAAR平台。而FAAR平台更具模块化和电动化优势,F40两厢1系、全新一代X1/2系等产品,都是来自此平台的产品。

虽说FAAR是宝马UKL平台的进化版,但前者是宝马为了可油可电的理念而进行设计的,所以,这个平台也将比UKL平台更多的去考虑到电车的使用需求。所以,在全新一代的MINI Cooper有着和上一代产品相似的设计风格下,两车的尺寸可能会有所变化。

全新一代MINI Cooper会有更宽的轮距、更短的前后悬以及更长的轴距,但整车长度还将保持在3800mm左右,尽可能得保留其小巧精致的设计感。作为参考,现款燃油版MINI Cooper尺寸长宽高分别为3832/1727/1451mm,轴距为2495mm。

FAAR平台的升级核心,主要还是集中在轻量化、模块化、电气结构上的进步;但话说回来,毕竟还是油电共用的平台,车内空间的利用率可能不会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尤其是可能不存在前背箱这种配置。另外,800V高压系统,大概率也不会出现。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油电平台共用的宝马纯电系列在国内卖的也不错(BBA之中,宝马纯电卖的最好)。

那么,在与宝马iX1同平台的前提下,纯电MINI Cooper的动力大概如何?

虽然官方没有公布,但大致的方案应该是使用60度左右的电池包,续航里程在400km级别,也配备130kW的快充能力,从10%电量到80%电量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另外也会配备双电机四驱版本,但最大313kW的功率、最大494牛·米的扭矩可能会下调,牺牲电机性能来保续航。

关于驾驶,能拿高分?

在驾驶层面,我们现在得到的信息还非常少。但,的动力行驶,带来了更低的重心,从理论上来说,让MINI Cooper在驾驶时会有更好的体验,至少,官方所宣称的“卡丁车般的驾驶感受”不会丢。

另外,MINI Cooper S版本,说不定也会用上宝马的ARB-X技术(连续限滑差速),这是从宝马i3上下放到宝马iX1上的一种技术,但由于后者和MINI Cooper为同平台的产品,所以可以联想到一起。

那么这个技术,主要是针对电动平台设计的两个电机可以通过特殊的扭矩控制系统来达到相互协作,这套系统可以与DSC和AWD等稳定系统共同起到车轮限滑的功能。例如,在特定的驾驶情况下,只改变前、后电机之间的动力分配,就能增加牵引力和脱困能力。

然后,MINI Cooper的悬挂也会经过重新设计,如果能提供像宝马一样的自适应悬架,那么,行驶高度还能进一步降低,驾驶体验会更好。

规模化效应,值得期待

最让消费关心的,还是这台MINI Cooper上市之后的价格。首先,这台原本是进口身份,进入中国市场销售定位个性小众的产品,貌似要开始走量;长城和宝马为了MINI的产品矩阵,投资、建生产线,如果还是按照小众定位走的话,那在如今的中国市场中未必能走的远。

所以,MINI接下来是奔着走量去的。

而且,今后在国内生产的MINI产品,是要出口到海外市场的,这就有点像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发展路径。依靠国内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压低造车成本,随后供应全球,这种模式可以创造出不错的利润率。在这个基础之上,如果车型产品的核心零部件电池使用的还是蜂巢能源提供的产品,那么,单车成本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控制;而且,FAAR平台的研发成本,随着车型的增多也会被快速均摊。

出口海外的话,还能加快规模化效应的发展,从而最终来降低车型的售价。那么最好的结果,就是像特斯拉一样,在国内生产、售卖的Model 3Model Y车型,都能能拿到“全球最低价”。

另外,更重要的是MINI品牌在今年3月份开始,就已经开始试水直营模式。以上种种迹象,都透露着这个品牌旗下的产品,在之后的纯电市场中存在着越卖越便宜的可能性。虽然目前给定论还为时过早,但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可以期待。

最后

作为一款主打个性的产品,MINI Cooper在市场中的竞品并不算多,曾经还有甲壳虫等车型与之竞争,但现在也仅有电动化之后的smart这么一位竞品。这也意味着,MINI Cooper乃至MINI整个品牌来说,在市场当中仍然有着独特的个性,能让其继续收获消费者的选择。

但,话说回来,以目前MINI Cooper的三电系统来看,实力上距离主流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无论是续航还是补能体验方面。但要承认,宝马已经把可油可电平台的技术做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无论如何,这款车值得期待,价格,更值得期待。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