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中国新贵撼动百年权威|豪华之变(下)

图片


图片


作者 | 龚宸芫

编辑 | 沈天香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智电时代,中国品牌对传统豪华品牌的冲击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销量及份额,二是市场热度。

 

2023年9月1日,多家车企发布8月销量。数据显示,产品售价高于30万元的品牌销量增幅明显,如理想、比亚迪旗下的腾势销量创新高,持续攀升现象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包括上述品牌在内,一些中国高端品牌逐渐成为传统豪华品牌的竞争对手。

 

乘联会数据显示,从品牌定位细分市场来看,豪华市场份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20年的13.1%上涨至今年前7个月的14.6%。其中,传统豪华品牌市场份额逐年下滑,中国品牌份额却不断上涨。

 

接下来几个月,伴随方程豹豹5、极越01等中高端新车上市,中国高端品牌在该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还将持续上涨。


图片


从市场热度看,今年以来,无论是4月的上海车展,还是9月3日刚闭幕的成都车展,主角已然从传统豪华品牌变为以新势力、新实力为主的中国高端品牌。

 

车展上,传统豪华品牌和新势力所在的不同场馆,呈现截然不同的画面——前者失去热度,客流平平;后者门庭若市,甚至看部分热门车还需要排队,如比亚迪仰望、东风猛士等。

 

犹记得,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跨国公司高管纷纷来到中国,其中不乏豪华品牌管理层,他们扎堆去一些中国品牌展台考察和学习。

 

这些现象,无不展现中国品牌的地位变化。但中国高端品牌若要替代传统豪华品牌,成为新豪华品牌,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至少现在,当人们在谈论豪华品牌时,首先还是BBA,或者是雷克萨斯、凯迪拉克等传统豪华品牌,甚至有人认为至少保时捷级别才算是豪车。很少有人将中国高端品牌列入此阵营。

 

不过,中国品牌推出的很多车型在价格、配置等方面并不输传统豪华品牌,其中一些品牌创始人也在不断强调自身是豪华品牌,并立下超越BBA的誓言。


但是,为何这些品牌尚不能在部分中国消费者心里树立豪华品牌形象?中国汽车何时才能打造出豪华品牌影响力?

 

01.

令传统豪华品牌忌惮

 

中国高端品牌正在攻陷传统豪华品牌市场,后者地位动荡明显。

 

在目前公布的8月销量中,理想又一次刷新月销纪录,达到3.5万辆。这一月销数据,早已超越二线豪华品牌,与一线豪华品牌BBA(奔驰、宝马、奥迪)中的第三名的奥迪进一步缩短差距。今年7月,奥迪在华销量为5.5万辆。


中国高端品牌擅长从细分市场逐一攻破。8月,理想旗下三款车交付量同步破万。其中,理想L7自上市以来,对35万元级市场造成一定冲击。

 

过去,这一细分市场的核心阵地一直由BBA主导。在理想L7等车型的掠夺下,传统豪华车纷纷降价,如8月份奥迪Q5L终端降价超过10万元,宝马X3裸车价八折出售,换代后的奔驰GLC销量数月持续下滑,一度低于同级竞争对手。

 

理想只是中国高端品牌的一个缩影。智己、腾势、极氪、蔚来等都在发力,以自身差异化优势,加快掠夺传统豪华品牌原有的用户和市场。

 

图片


中国高端品牌为何能走到这一步?新能源产业带来的机遇是重要因素。中国品牌一直致力于品牌向上,但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囿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发展举步维艰。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为中国高端品牌向上打开新思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高端品牌起步较早,电动化、智能化优势明显,并迅速形成全面的产业链体系,产业稳固、韧性强、生态友好。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安铁成曾表示,在智能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我国汽车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商业模式、产业生态上形成先发优势,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形成品牌持续向上发展的势能。


图片

▲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


如在动力电池、智能座舱方面,我国已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进一步优化了产业链体系和整车制造成本,为车辆在品质、成本上的优势提供支撑。

 

与此同时,与传统豪华品牌相比,中国高端品牌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体制机制三大优势,这使得无论是价格还是配置,其在迎战传统豪华品牌时有一定的底气。

 

如40万元级别的蔚来ET7,其直接竞争对手是宝马5系、奔驰E级、奥迪A6L等车。在配置上,ET7全系标配空气悬挂、CDC减震器,以及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座舱等,从外观到内饰再到硬件配置都不输BBA。在价位上,宝马5系、奔驰E级、奥迪A6L除最低配,其他车型均不敌ET7。

 

中国高端品牌早将BBA所在市场视为囊中之物。

 

2021年4月,蔚来创始人李斌在蔚来第10万辆整车下线仪式上就明确表示,在中国市场,蔚来要与德系BBA三分天下,蔚来品牌将要占据国内25%的豪华车市场份额。

 

今年8月初,在理想汽车的Q2财报会议上,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表示:“我们有信心在2024年提前挑战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区的销量,理想在2024年将努力成为中国市场销量第一的豪华品牌。”

 

另一面,传统豪华品牌也正将中国高端品牌视为强劲对手。

 

今年上海车展前夕,沃尔沃汽车进行了一场火药味十足的技术发布会。其高层在发布会上直言:“新势力会的,我们三年就学会了;我们会的,新势力十年都学不会。”

 

图片


这意味着,沃尔沃已将品牌竞争对手从同为欧洲大陆的一线豪华品牌,转向正在崛起的中国造车新势力,后者正不断蚕食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

 

BBA亦是如此。帮宁工作室近期在线下探访时,发现上述品牌4S店里的销售顾问在对比竞品时,会下意识将蔚来、理想、腾势等旗下车型作为重点比较对象。

 

02.

需熬过漫长岁月

 

既然价格、配置都能和传统豪华车一决高下,为何中国高端品牌还不能成为公认的豪华品牌?

 

对于这一问题,业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只是传播概念的区别,中国高端品牌实则已成为另一个层面的豪华品牌;也有人认为中国高端品牌要成长为新的豪华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人认为传统豪华品牌在未来会发起猛烈反攻,缺少底蕴的中国高端品牌成长机会并不大。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豪华和高端是两个概念,中国高端品牌并没有刻意强调豪华,而是走高端路线,与传统豪华品牌形成区分,有利于自身发展。“对于‘豪华’二字,已在消费群体心中形成约定俗成的概念;但对于高端品牌,大家还没有形成固定化思维。”

 

车企在打造子品牌时,会将价格偏高的子品牌包装为高端品牌,如岚图汽车是东风公司旗下高端智慧电动车品牌,仰望是比亚迪旗下高端汽车品牌;但高端品牌在对外传播新车型时,一般会将高端和豪华结合营销,达到既高端又豪华的效果。


图片


从传统豪华品牌角度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分会秘书长章弘认为,这些品牌母公司都是百年老店,具有着悠久的制造历史和优异的创新迭代历史,是人类汽车文明史的基石和步履。因此,其豪华品牌影响力的形成,不是短时的造就,而是漫长的历史沿革与演进。

 

如BBA最大的护城河就在于,它们在中国市场依然具有更为广泛的用户认知,尤其是宝马和奔驰建立起来的品牌调性,并非朝夕就能被瓦解。

 

从传统豪华品牌的用户画像看,中年人居多,他们与豪华品牌一起走过漫长岁月,对理念品质、风格、价格有较高认同度,其他品牌难以撼动该群体的忠诚度及形成已久的优越感。

 

不可否认的是,在新能源汽车浪潮冲击下,豪华品牌转型步履缓慢。究其原因,其希求投放了百年以上的机械制造系统,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为自己赢得最大的收益。

 

并且,豪华品牌不太愿意轻易放手曾经的百年辉煌,拱手让出汽车产业领军角色的位置。在专家看来,豪华品牌或许还有对机械制造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的担忧,对电动化全过程是否环保是否清洁的质疑等。

 

以新势力和新实力为代表的中国高端品牌,要如何撼动百年品牌的权威?技术和时间的沉淀,是大部分业内专家和观察人士的观点。

 

从消费者层面看,新锐豪华品牌在新能源动力加持下,用智能化、网联化打动年轻消费者心态,带动新的消费理念,甚至引领新能源汽车发展。这意味着,这些品牌还需要得到年轻消费圈层以外的消费群体的认同。

 

章弘认为中国品牌需要从三方面入手:

 

其一,配置的先进性,可以彰显品牌和车企的实力,这是品牌的第一影响力。在一个品牌的豪华车型里,含有哪些其他品牌所没有的领先科技,可以给消费者出行带来怎样的便捷舒适和安全?这是车企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其二,实在的高段价格是品牌的第二影响力。当品牌拥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后,才有可能提升价格,让产品即使是高段价格也显得实在,而非虚妄。

 

从消费者心理活动看,他们经过人生的努力获得了成功,有实力购买与之匹配的豪华品牌。这种高端消费行为,既是对自己人生付出的一种肯定,也可以通过购买驾乘豪华品牌萌生的自豪感,来安抚和满足自尊心、荣誉感。

 

其三,品质保障和迭代创新能力,则是让品牌历久弥新的基本保证。任何豪华品牌都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短时间的爆款不会成为为大众所接受的高端豪华品牌。车企唯有放长眼量,踏踏实实研发和造车,才有可能推出无愧于时代和历史的豪华品牌。


图片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也持相似看法,他用iPhone举例:“汽车行业某些规律和手机行业相似。iPhone成为手机行业的豪华品牌用了数十年的时间,那么汽车行业的新贵也需如此,不少品牌发展历史只有几年,还需慢慢‘养号’。”

 

面对新旧汽车革命,在2023泰达汽车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用六只眼睛勉励中国品牌:

 

第一只,要有前瞻性的思维;第二只,要循序进行;第三只,要有综合思维;第四只,要能够落地;第五只,要借鉴欧洲、美国等汽车工业发展的经验;第六只,要借鉴日本、韩国的创新经验。同时,要有激情、有创造力和跨界融合的能力。

标签: 宝马X3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