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退一步 你会发现TA还不错

在对速度有强烈的追求之前,其实越野更受本人青睐。作为一名四川土著,一直对四川的西部和北部、甘肃南部、西藏东部都有着莫名的向往。而一台经典、可靠,具有全地形能力的SUV,也是我此前最主要的购车意向。

向往到什么地步呢?就是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往山沟沟里跑,最好是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的地方。目之所及的区域,只有自己一台车、一个人。用我朋友的话来说,大概是末日幻想症的晚期了。

对于我这类人来说,选车是极为痛苦的。要么为了20%的越野场景牺牲80%的城市和高速场景下的体验,要么干脆买两台车,将使用场景完全区分开。又或者加钱到更高级别,选择那些有全地形能力,又有不错驾驶体验的车型。总之,要么忍,要么加钱,都是取舍的结果。

但后来,我开始尝试对每次的出行进行分级,从“轿车即可通过”到“必须带低速四驱+机械差速锁+MT轮胎”,中间有五六个层级。经过多次统计后我逐步发现,其实无户外生存经验+无专业团队保障的普通车队,基本上99%的出行难度都在最低的两三级,对车辆的要求也就是拥有带电子限滑的四驱配合上AT胎即可。

只要你不追求剩下的1%,那么选择就会变得明朗很多,这次在云南弥勒试驾的全新路虎发现运动,就是非常契合的一个选项。

全地形能力很强 但也需要略微改装

如果我说,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的通过性能可以适应95%以上的出行场景,或许有人不信。但其实这还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概念,只要你稍加改装,满足98%以上的场景也不是问题。

很多人对于不带大梁的承载式越野性能都有误区,似乎只有非承载车身才具备强大的穿越能力。事实上,非承载车身主要还是提高了底盘的抗扭性能,在非承载车身上常用的整体桥悬架也主要是让车轮与车身可以分离得更远,从而让轮子减少离地的情况。

但一切的根本,其实都是为了达成离地间隙足够高的同时让车轮不离地。包括所有增加通过性的改装,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比如门式车桥等。

回到全新路虎发现运动上面,这台车的离地间隙为212mm,涉水深度有600mm,已经超越了同级别大多数城市的通过能力。在空载时,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的接近角和离去角分别达到了23°和28°,纵向通过角也达到了21°,基本介于城市和硬派越野车之间的水平。

如果为其更换一套升高避震器,再更换一套负值轮毂,同时配上KO2级别的AT胎,那么整体的通过性能会更进一步提高。

其次,是Terrain Response第二代智能全地形反馈适应系统,具备各种路况的适应能力,这个在老款车型上大家也都见过了。不过,全新路虎发现运动搭载的ATPC全地形进程控制系统倒是同级独有的功能。

在真实越野环境下,没有太多经验的人往往会面临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路线的选择,一个是油门的控制。前者可以靠第三人引导进行,但后者只能通过经验判断,油门的输出要结合发动机动力输出MAP、轮胎抓地力情况以及路障进行综合考虑。给小了,车轮不动或者侧滑,给大了,轮胎原地挠,把坑越挠越大,更无法脱困。

而ATPC全地形进程控制系统就是一个“上坡版的陡坡缓降”,在沙地、冰雪、泥泞或者碎石地面时开启ATPC,系统可以在3.5km/h到30km/h之间由驾驶员自由设定速度,四驱系统自动根据四轮抓地力情况匹配动力输出,而驾驶员也需要控制前进方向即可,连刹车都不用操作。

也就是说,在前方有人正确引导路线,车辆具备ATPC系统的情况下,就算是小白也可以尝试中等难度的穿越路线。

而中等难度的穿越已经可以满足99%以上的户外场景,对于经验不足、保障能力不足、预案不够充分的车队来说,就算给你足以通过那1%地形的车辆,其实也不建议贸然前往,前段时间擅闯罗布泊的车队就付出了很沉重的代价。要去玩剩下那1%的人,所需要的经验和能力呈指数级增加,车只是其中一环。

所以,对非职业探险家的人群而言,在安全、合法,符合普通人驾驶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场景里,其实全新路虎发现运动已然够用。

当然,这个够用主要针对“脱困”这个场景的够用。如果说在广袤的西部,全新路虎发现运动还有什么短板的话,大概就是保有量不够大,零配件供应量不够,无法做到路边摊随到随修。再就是对油品有要求,且油耗不低,对备用油的需求大,所以选择穿越路线要慎之又慎。

不要把场景和生活区分开

现在我们总说,选车要讲究用车方式,要看生活场景。其实,对于那些首购或者换购的用户来说,哪有什么条条框框,喜欢且够用就好。所谓的场景化,不过是为不同的日常增添了一个看起来足够美好的“形容词”。

比如,回溯上世纪八十年代最令越野爱好者血脉偾张的骆驼杯,你就会发现路虎从来都是特定场景、特定环境中最靓的那个仔。这些小众场景,或许可以让更多人热爱上它,但不至于让更多人想要拥有它。因为能融入生活,才是汽车的主旋律。

因而,真正让它在大多数人心中扎下根的,可以是那个一用几十年,依然可以在军用、农用,以及其他各种用途中大放异彩且坚持不坏的卫士;也可以是被王室作为御用座驾,也被各种大佬们日常驾驭的凸显社会人地位的揽胜

同样,要清晰地梳理出关于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的产品特性,除了要看清它足够特别的地方以外,也应该和它最日常的部分进行更强关联。毕竟生活,是要比性能更高一级的存在。

在关于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的日常部分里,包括了最大可以通过折叠座椅获得的1574L的储物空间,包括了可以灵活调整为5+2的座椅布局,包括了英国之宝的音响系统,包括了支持CarPlay的11.4英寸曲面中控屏,包括了油耗不低但足够线性且没有迟滞的动力总成,也包括了路虎车型独特的高视野驾驶感受。

同时,路虎也尽量在塑造发现系列的豪华感,除了将越来越多的实体按键进行简约化处理以外,更多深色的木纹装饰、更多温莎打孔真皮的运用,也让全新路虎发现运动散发出越来越强烈的豪华韵味,有一种不输揽胜序列的特别质感。

事实上,从整个路虎旗下四大产品线进化的方向你就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越来越重视最日常的用车感受。以全新路虎发现运动为例,更好开,更好看,设计上不完全向功能出发,也开始考虑美感与实用的协调;机械上除了一如既往的全地形能力之外,也开始考虑多用途下的场景能力,比如后排乘客的体验等等。

这种从极致到平衡的转变,有一种与其思考目的地的不确定性,倒不如安下心感受此刻窗外风景的浪漫感。全新路虎发现运动,应该是同级别少有具备浪漫感的车型了。

大师观察

根据路虎对全新发现运动的产品定位,应该是符合国人在30万级价位区间主流的购车需求,但从市场反馈来看,销量又并未达预期,这其中问题出现在哪里?

我认为主要还是三点:

其一,路虎家族在营销方面年轻化不够,家庭感太强,发现品牌也好,揽胜品牌也罢,基本都是以家庭男主人为目标画像,年轻人能共鸣的不多,一提到30万级豪华品牌,会主动想到发现运动的不多;

其二,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的这套动力总成虽然匹配还不错,但油耗确实高,哪怕加了48V轻混之后也还是高,很容易劝退对用车成本非常敏感的国人;

其三,老路虎的零整比和故障率都比较高,导致大多数人对发现运动的后期维保成本有极大顾虑,或许可以考虑通过延长保修期、增加保修期内免费保养来彻底打消顾虑。

当然,在这个价位里本来也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你所喜爱的,终将由你自己定义,买完之后,充分享受就好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