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产品挺好,国外销量高,在国内却被忽略?

  • 作者: 懂车
  • 2023-08-18 21:27
  • 768

最近懂哥跟几位车友出来聚会的时候,就聊到了一个问题,为啥有些汽车在国外市场销量火爆,但是来到国内市场就备受冷落呢?其实这些汽车实际产品力并不差,可就是不受国内消费者的待见。而且因为不同地区的用车喜好和用车习惯不同,因此也间接导致了国内与国外市场消费者对于不同产品之间有着不同的偏好。

图片

首先就是关于车辆尺寸的问题,许多合资车针对国内市场都会推出长轴距车型,为的就是第二排乘客的空间更加宽裕,更加舒适,特别是一些豪华品牌,比如宝马的3系5系7系,奔驰的C级、E级、S级,还有大众、奥迪、捷豹等等车型,都针对国内市场推出了加长轴距版本,这也是为了让产品更符合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以求更好的销量。

图片

相比标轴车型,长轴距车型确实有着更舒适的体验,可是相对于老外来说,特别是美洲、欧洲等国家的用户来说,他们的身材更加魁梧,一米八九的大个坐进标轴车型的后排,不觉得难受吗?虽然有些人会说,标轴车型的车身比例看着更加协调,长轴距的车总是感觉有些比例失衡,但对于我个人来说,就这么一点点比例问题,我还是更希望后排的家人能够有更宽裕的空间吧。

图片

因此,实际上很多老外也很羡慕咱们国内有长轴距车型,的确相比我们来说,可能对于他们的身材是更需要宽裕的二排腿部空间了。

图片

除此之外,我也发现国外消费者对于选购汽车的侧重点与我们也有很大的出入。我举几个例子,比如斯巴鲁的车型,我们看看不管是新推出的旭豹还是森林人傲虎,这些已经是经历了好几代换代更新的车型,整体内饰的设计可以说是停留在十年前的审美,甚至更长远。虽说内饰用料还是挺讲究的,可是设计毫无新意,实用性方面做得不错,但就是没有那份一眼看过去就能把你吸引的能力。

图片

还有丰田RAV4这类车型,现款的RAV4在外观设计相比之前还是有着更强的力量感,另外在动力和稳定性方面RAV4的口碑依旧是相当扎实。可除了不错的动力系统和不错的外观之外,内饰部分就比较一般了,大面积的硬塑料、像“背投电视”一般的多媒体屏,主打的就是一个“硬”。可是似乎外国消费者并不排斥这样的内饰,RAV4和卡罗拉这两款车依旧是全球销量领先的单一车型。

图片

不管是RAV4还是森林人,在美国市场的销量都是相当突出的SUV产品,并且在美国的保值率也比较高。其实说起斯巴鲁,咱们就不得不提到马自达了,这两个品牌我愿称它们是汽车界的“直男”,一门心思就是研究发动机,热效率、四驱、操控、油耗等等,而在车身设计方面特别是内饰部分则有所忽略。而且从车辆的账面数据看也并不突出,但是只要是试过、开过,这两款车的体验肯定是与其它车有所不同。

图片

就比如斯巴鲁,全系搭载了全时四驱,虽然绝对动力不强,并且还是CVT变速箱,但是它却有着不俗的越野能力和通过性。而马自达呢,虽然是前驱,同样也是账面数据不强,但是开起来它的操控感,过弯速度,却不亚于后驱车。外表平无奇,参数不吸引,但这些车都是开过就会爱上的车型。除了这些品牌之外,还有许多韩系车也一样,比如即将要进入国内的伊兰特N,也是一款值得期待的产品。

图片

说到这里,我不禁有一个疑问了。国外的车没有长轴,而且紧凑型销量也很好,那么对于外国家庭来说,他们体型较大,家庭人数一般也不少,为何市场不会因其而改变呢?经过一番探寻,我找到了一些答案。第一个问题就是家庭汽车数量的问题。在国外,地广人稀,除了在市中心地段以外,大家都住得比较分散,而且依赖公共交通出行是相对困难的,经常买些日用品都要开近一小时的车去到镇上,不像我们国家城镇化集中,到处都有生活超市,在城市里不开车还能乘公交乘地铁。

图片

因此每户家庭中大概率是不止一辆车,因此他们就会把车辆的属性分得比较开了,比如日常通勤可能会开个,有需要拉点物资的可能会开个皮卡,一家人出去玩的时候可能会开个MPV。所以部门不需要一辆车能够完成所有的功能性,这对于个性小车、跑车等,也是有优势的用车场景。但还是属于少数人的玩物,大多数人选择都是因为它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路况,因为国外有些地方的路况还真不如国内。

图片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国内消费者的喜好,我相信大多数人买车首先在同级别车型中会考量其空间、舒适性,另外就是关于车辆的油耗、动力、口碑等。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希望购买一辆车能够满足更多的功能性,因此目前7座市场都是有着较好前景的赛道。在多胎政策出台之后,家庭人数很快就发生了变化,一个家庭从之前的3个人很快就变成了4个或者5个人。因为小朋友出行都需要乘坐安全座椅,因此响应了三胎的家庭,对于一辆七座车就有了更大需求了。

图片

那么大家对于车辆的装潢同样比较看重的,首先从车身尺寸来说,早前大家对于汽车的了解不多,而一般售价较贵的车一般尺寸都比较大,就像90年代时候的行政级豪车和夏利、普桑相比,尺寸肯定是大不少的。以大为美、大就是好的观念就在这个时候植入到国内消费者心中。

图片

近几年国产车快速崛起,很多人都更愿意选择咱们国产车,从我所观察国产车的发展历程来说,最开始国产车的设计还是从其它外国品牌和豪华品牌上“借鉴”而来,在车外车内很多设计和布局上都能够见到与其他品牌类似的设计,就看奔驰S级的大连屏出来之后,现在有多少车都在用这样的设计。

图片

那个时候大家对于国产车似乎还不太感兴趣,后来国产车便从设计抓起,比如早期的GS8、VV7,后来比亚迪的“龙颜”,长安CS75 PLUS等车型逐渐演变,国产车的内外设计都有了自己的风格,有了自己的家族化设计,更是有了一代又一代的演变与传承。在设计方面国产车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仅如此,在配置上国产车简直也是堆料王。我还记得当时吉利博瑞刚上市的时候,我就试驾体验过,各种豪华配置应有尽有,而价格只要十几万。

图片

比同级合资车更高级的设计、更大更舒适的空间、更高级的配置,更丰富的功能,这些都造就了更强的性价比,这成为了国产车在崛起当年的标签。而这些也都成为了大家愿意去购买和使用国产车的驱动力。当购买和使用的人多了,国产车的体验感、耐用度和口碑也就开始口口相传了。

图片

↑美国7月销量排行榜↑

对比了合资车和国产车,最后我们来回到第一个话题,为什么有些车海外市场销量不错,而且产品本身也不差,为何在国内就是卖得不好呢?我找到了如下几个关键点。

图片

首先,市场不同。现在国产品牌数量不断增多,不仅隔段时间就会有入局造车的新势力,还有许多国产传统车企也在努力开发子品牌,并且投入市场的产品量也越来越多,产品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就看CS75PLUS,从2020年上市至今,都已经推出3代车型了。而合资品牌依旧是5-8年进行一次换代,现在再看看8年前的国产车,与今天相比都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片

产品量多了,选择更宽了,大家都能从中选择到合适自己的产品,曾经属于合资车的份额就在逐渐减少。接着再看看配置,十几万的国产配置要啥有啥,而合资车的配置依然坚守着严格的等级划分,设计不吸引、配置不吸引、空间不吸引,价格也没啥吸引力,用同样的价格用户有更好的选择,那本身就不是主流的合资车变逐渐走向了边缘化,比如美系、韩系和部分日系。

图片

要说懂国人需求的,还得是国产车,咱们的喜好他们摸得一清二楚,并且不需要避忌任何约束,说干就干。但合资品牌却不行,他们要考虑产品在全球化推行的可行性,并且还要顾及不同等级之间产品的关联,不能今天推出了A级车,因为空间配置都达到了B级车标准,而导致了自己的B级车卖不出去。

图片

↑懂哥在泰国街头拍到的比亚迪↑

目前中国与美国都是全球汽车的消费大国,各个车企都想在这两个国家的市场获得更好的销量和利润,但美国市场目前似乎还属于相对传统的阶段,而国内市场则因为国产车、造车新势力、新能源车等多个方面融合竞争,而出现了竞争异常激烈的局面。就现在,国产车出口量已经超过了日本,汽车出口量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国家,许多国产品牌也开始选择在海外投资建厂,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国产车走向世界各个不同的国家,走入更多的家庭。

图片

其实有时候回看一下历史,也挺有意思的。现在正是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的阶段,新能源汽车出口也在稳步进行,特别是在欧洲国家、亚太等国家,他们对于新能源车的需求量更大,很多朋友都在世界各个不同国家见到了咱们的国产车。不知道未来,消费者在选购汽车的时候,又会有哪些新的需求呢?我们继续观察。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