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比亚迪格局大开,为何长城不买账?


汝之砒霜,彼之蜜糖,“被致敬”的感觉,你体验过没有?

最近,在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上,创始人王传福喊出“我们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的口号,大屏幕上展出了多个中国汽车品牌,包括蔚来、长城、奇瑞、一汽、吉利、小鹏、理想、上汽、东风、长安、广汽等。

有车企马上积极响应,也有车企至今视而不见,更有车企直接怼上去,这事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上哪说理去呢?

一家之喜or行业盛事

8月9日,比亚迪正式迎来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产销规模的车企。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现场非常动情,以至于一度哽咽、落泪。他说,比亚迪用20年时间做了一道证明题,那就是比亚迪可以,新能源可以,中国汽车可以。

比亚迪的底气来自于狂飙突进的销量。数据显示,比亚迪今年7月销售新能源汽车26.22万辆;今年累计销量已达151.78万辆,同比增长88.81%,继续领跑全行业。

从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到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比亚迪用自己的“可以”证明了中国汽车的“可以”,于是乎,一家的“荣耀”上升到了中国汽车产业的高度。

走到现在,一路披荆斩棘,比亚迪确实有了笑傲江湖的底气。正如王传福所说,2004年北京国际车展上,首次展出3款新能源概念车时,没有人相信比亚迪能成功。

在最艰难的2017年到2019年,比亚迪连续3年利润大幅下降,尤其是2019年,净利润只有16亿元,但比亚迪咬紧牙关,还是投入了84亿元用于研发,正是在新能源赛道的这份“坚持”,才让比亚迪最终厚积薄发。而凭借“一己之力”定乾坤的王传福却在“领奖台”上,谦虚地将功劳归功于“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也因此得到不少中国品牌的回应,并称赞其有“带头大哥的风范”。

虽然没有直接造车,但对无人车保持较高投入,并投资了理想汽车的美团CEO王兴,就马上作出回应:“如此轻而易举地让我热泪盈眶,赞比亚迪,赞中国汽车”。

刚刚在周销量榜用各种条件把比亚迪排除在榜单之外的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也非常识趣地来点赞:“致敬比亚迪!为这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开创者鼓掌”,末了,也少不了为自己也点赞一下,“为每一位新能源时代的参与者点赞”!

第一时间响应的都是网络营销高手,蔚来创始人李斌、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等人,挨个儿点赞。

“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本是一条企业新闻,经过比亚迪的巧妙解构和重组,升华到国家民族层面,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里程碑,这种“破圈效应”堪称一波完美的公关。

格局打开or情感营销

“格局打开”“格局高到大气层”,此举也让比亚迪收获了一大片赞誉。

以至于有网友评价,除了外观、配置和品质等硬性条件,品牌的“风评”也成为了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一个品牌在产品有优势外,还拥有独特的品牌个性,便拥有了受到消费者青睐的长足潜力。

不过,面对不请自来的致敬,也有企业似乎还没反应过来,更有直言要再干一架的。

长城汽车CTO王远力在微博上发文称:“我们不要道德绑架的在一起,我们不要被裹挟着在一起,如果只是口头上强调在一起,那一定是嘴上蜜糖,内心砒霜,那还不如先打一架再在一起吧”。

此后,王远力又进行了一番阐述,更是直面“究竟什么才是中国汽车在一起的正确姿势”这个话题。他认为,是价值观相同的企业心在一起、力在一起,而不是用民族情结的宏大叙事掩盖内心苍白。

“我们首先是一个法治社会,其次才是人情社会。即便打感情牌也要遵纪守法,这是底线。”他说。

而最热门的评论却是下面的一顿猛喷:“你们就这点格局,销量差是有原因的”“打一架?请问长城拿什么跟比亚迪打?”“对合资唯唯诺诺,对自主重拳出击”……

有意思的是,目前只是CTO王远力出来单挑,而长城汽车对此事一直保持沉默。不过,这也形成了可进可退的局面。

作秀表演or荷枪实弹

在网友眼里,王远力的格局似乎是差了点,但是面对网友的攻击也好,谩骂也罢,长城比之理想还是绰绰有余的——比如说,李想会一言不合拉黑网友,理想法务部更是连评论都不敢放开。而这点自信,长城和王远力都是有的。

不可否认的是,王远力的回应也代表了许多同行的心声,那就是,对比亚迪的营销手法以及产品品质并不是很被认同。

就在今年5月,长城和比亚迪就曾上演了一出隔空对台戏。长城汽车发布声明称,已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多款车辆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随后,比亚迪火速发布声明称,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保留法务诉讼的权力。公司产品及相关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在国家权威机构通过认证。但自始至终,比亚迪都没有公开其所谓的标准。

两个月后,这场“战火”蔓延到其他领域。7月24日,比亚迪正式起诉微博用户“龙猪-集车”,要求其删除相关侵权言论、公开道歉并赔偿500万元,原因是该用户长期发布大量不实信息,恶意诋毁、贬低侮辱比亚迪。长城汽车立即跟进,第二天官方微博就发文称,针对“向北不断电”“向东北”“大眼哥说车”“只投龙头BYD”“电电加电聊电车”等六个账号已启动诉讼程序,分别索赔200万-500万元。

表面上是两家车企旗帜鲜明地打击“黑公关”和不良媒体造谣的恶意行为,但“天价索赔”的背后却被网友解读为比亚迪和长城互怼的升级。长城汽车甚至开出悬赏千万元打击网络水军,可见深受其苦。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容易理解当比亚迪“致敬”全体中国品牌时,为何有些品牌会积极回应,有些品牌却难以“一笑泯恩仇”。

不过,造车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500万销量对比亚迪来说确实很成功,但这远不是终点。比亚迪自身面临的挑战也非常明显,比如,比亚迪在智能化上乏善可陈,不仅没法和特斯拉相比,甚至也不能和“蔚小理”相提并论。

再比如,比亚迪以量取胜,难逃“出租车”形象,在高端化上还难言成功,“冲高”之路异常艰难。如今,跨国品牌和中国品牌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没有谁是一劳永逸的铁帽子王,谁都可能卷土重来。

总之,比亚迪要想树立起“武林盟主”那种一呼百应的气势,恐怕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即便真能做到那一天,汽车行业也应该允许有不同的声音。

爱点评

中国品牌在竞争中大浪淘沙,一批优秀企业脱颖而出,不过,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远远没有定型之际,消费者还是乐见车企用硬科技来竞争。所以,当长城汽车喊出“干一架”时,理应对这种愿意用实力和技术来竞争的言论保持宽容;既然比亚迪将“油箱门”之争放大在公众视野中,也正好可以趁着品牌的高光时刻进行正面回应,借此巩固自己的品牌形象,何乐不为?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