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世界终不会被一种审美统治

文|嗷嗷胡 


曾几何时,“中国人爱三厢”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遥想当年,外资品牌宁可把刀架在设计师脖子上,也要强行给两厢车硬接一截屁股。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不过是十几个春秋更迭,一度国人最爱的“正统”三厢轿车,竟也有一天成为日渐凋零的濒危物种。


除了部分老字号还沿惯性传承、经济型家用车还在墨守成规,但凡有点追求的新车,今天都要往轿跑二字上靠,集体转向了“没屁股”的溜背风格。




“鼠标车”,走远了


先不说屁股问题,体面点先从头开始。


大家也许还记得,多年前电动车还很新奇的时候,市面上就流行一种说法:纯电动车没有了巨大的机械结构限制,整体布局可以更灵活,车头可以更短而乘坐空间更大。


那么显然,旧时代遗留下来的三厢、两厢之类结构也将消失,因为其中一“厢”正是为容纳内燃机的庞大身躯而存在。于是很多描绘未来汽车的想象渲染图,就如同鼠标一般简洁圆润。


图片

最典型的就是各种苹果汽车想象图了


后来到今天,量产车大多数还不敢搞得如此颠覆,不过基于“结构决定设计”理念的变化也确实出现了。


奔驰在推出EVA原生纯电平台后,EQS和EQE大胆启用了One-Bow弓形车顶设计,A柱向车头延伸、C柱向车尾延伸,一改奔驰行政级轿车往日长车头、粗C柱的老钱风格。


即便是没有引入溜背的SUV车型,EQS SUV和EQE SUV相比起燃油时代,车头也相对更短而车身占比更大,尽量应用和体现了“将内燃机省出空间让给座舱”的结构决定主义。



图片

图片


应用结果也颇显成效,不仅创造出了越级的超大车内空间,极限后倾的前风挡和一气呵成的后车顶曲线,也让风阻系数大大降低,EQS以0.20创下了量产车纪录。


无论是理论推导还是实际效果,从燃油车走向电动车,压缩车头和车尾部分,淡化车身前、后、中三段区分,似乎都是合情合理的进化,是真正理直气壮的“低公摊、高得房率”。


不过进入到现实中,这种十分超前也符合逻辑的设计理念——即便量产车已将其弱化了许多——并没能获得广泛的赞许和认同。


与以往豪华车留给人们的印象:长长的车头、宽厚有力的C柱相比起来,看起来“没头没尾”的新设计完全是南辕北辙。它们也许有自己独特的美,却无法提供传统行政级轿车的尊享感。


图片

新E级:今天已不多见的经典三厢身段


大众正在试着纠正这一“多走一步是先烈”式的错误(如果是的话)。2月履新的设计总监Andreas Mindt就表示,短引擎盖、拉长前风挡被认为是电动车设计趋势,实际上并非如此。


MEB平台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成功,至少在中国市场没有,在德国ID.4和ID.7的产量也被削减。ID.系列设计并不像奔驰那般激进,不过还是部分体现了早年对电动车短车头的理解。


以ID.3为代表,虽然整体比例不算夸张,但较同级燃油车,其A柱还是更靠前、前风挡倾角更大。甚至可能有进一步强化短车头视觉效果的考虑,前机舱盖后段还设计了一块黑色盖板。



图片


而在今年ID.3的中期改款中,这块黑色盖板被取消并还原为车身同色。同期发布的ID.2 all概念车也有着更接近传统两厢车的常规车头,体现出狼堡设计理念的变化:回归传统、正常比例。


图片

ID.2 all比例已非常传统


除了一部分天生的厢式车、MPV,哪怕国内电动车大军在“屁股”问题上集体反水,也至今不太敢对车头比例动刀。


尤其对于中高端,纯电结构能够缩短dash-to-axle(前轮中心到前门立柱)长度,可这也导致车头天然较纵置引擎燃油车偏短,如果此时再将前风挡下沿向前延伸、增加倾角,会让前车身显得更为局促。


而偏偏在燃油时代,车头长度一定程度上预示着车辆的级别定位:足够浪费,才足够浪漫。今天新势力们引以为豪的“得房率”、“低公摊”,在豪华市场反而曾是避之不及的。


用我们朴素的中国话说,叫做“小气”。


图片


当然,本胡一向提倡动态看问题。过去人们对于车头比例、dash-to-axle长度与车辆级别定位的关系,实际上脱胎于燃油时代引擎横置与纵置导致的外观差异。


即便大多数人可能根本对汽车结构一窍不通,但形象与品牌在长期生活中对号入座,还是会潜移默化固化这种认知,看到短车头就下意识感到“不高级”。


所以纵然电动车的结构变化允许甚至鼓励缩短车头,但在这个整体来看仍青黄不接的阶段,短车头与横置引擎中低端燃油车仍残留着绑定效应,电动车选择此类创新设计也就非常需要勇气。


所谓流行:溜来,溜去


看向很远的未来,电动革命终将颠覆燃油时代形成的车身结构分划。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油电并存可能将伴我们这代人大半生,这种颠覆更可能以悄无声息的方式进行。


对于大部分主流轿车(甚至SUV),传统比例的车头是更理性也更照顾公众审美的选择,那么屁股呢?


图片


此前我们说过《燃油迟暮轿跑老,最是红尘两不堪》,因为如今三厢车集体或多或少的轿跑化了,(其实还很年轻的)“四门轿跑”作为一个细分车身类别其实已名存实亡。


纯电轿车选择Fastback,其实带着一些纠结过后的妥协。电池厚度、后排头部空间、车顶线条、尾箱开口等多重复合矛盾下,溜背造型成了公认的最优解(注意不等于掀背尾门)


当然,也有另一部分车型干脆选择了抛弃三厢车身份的掣肘,直接更迭为猎装车、猎跑SUV,或者彻底all-in SUV市场。《这届电动车,主打一个献祭》


图片

图片


时尚是个圈,设计当然也是。当每辆三厢车都长成了四门轿跑的模样,四门轿跑也就没有了独立存在的意义。当三厢车都选择以fastback彰显个性,fastback原先代表的个性也就消失了。


21世纪这一波fastback复兴潮,其实早在电动革命之前就开始了,不甚负责地凭印象做个判断,大概萌生奔驰CLS开启四门轿跑时代,而真正由奥迪A7重燃星火。


人类发现机翼形状的时间几乎与发明汽车同步,尾部快速收缩以减小风阻,这事儿上世纪30年代就出现了。Fastback这种后车顶快速下溜的造型,最迟到50年代也定型为一种风格了。


图片


60到70年代,fastback风格在(当时还比较丰富的)双门车世界里已经渐渐流行。当初奥迪刚推出A7时津津乐道的自家fastback往事,主角就是60年代末的奥迪100 Coupé S。


然而时尚是个圈,fastback也在风靡之后渐渐隐退。90年代后的设计中已不大能轻易找到其身影,我们这代人还算熟悉的“老车”,即便双门车多半也是规整、分明的三厢结构。


图片

图片

2005 & 2020


而随着四门轿跑车的出现,fastback有了新的机会。最终在这次百年大变局的前后,借着轿跑风流行和电动车结构变化,fastback在燃油和电动车两开花,晋升为绝对的主流设计。


比起今天应该被认为传统的三厢轿车结构,fastback一方面更容易创造出速度感,另一方面也给了电动车掩饰车身偏高的机会(并不一定成功)


但是必须指出,二者只是塑造风格有别,并无高级低级、先进落后之别。车尾分明的三厢结构,更利于用宽C柱增强后排的私密感和后车身的力量感。


图片


借前面fastback极简史不难理解,不应只看到近十年的趋势,就将这一过程理解为溜背车顶对于三厢结构的升级替代,不如说是三厢结构一时没落了、fastback重新占领高地了。


两种设计风格之间,是否以及何时会再次颠倒,这不是我等凡人能精准预知的。不过可以随便推演一下,随着“长车头=高端”的刻板印象逐渐走软,电动车也需要新的高端叙事。


燃油车以“浪费纵向(行驶方向)空间”为奢侈,电动车会不会以“浪费垂直空间”为同理?更低矮的车身会不会成为三电系统炫技的基本路线?


既然电动车结构上选择fastback风格更容易,那么打造一款不那么溜背(却不以三电性能为代价)的三厢造型,会不会成为彰显自己区别于“普通电车”的最佳方式?

图片

Lucid Air以弧形后风挡玻璃,让视觉上不那么fastback


抛开这一切,在比较近的未来,随着电动车从尝鲜人群走向更广大消费者,传统三厢结构所具备的视觉平衡感、后排乘客私密性等优势,也会重新吸引部分厂商尽力回归。


智己L7飞凡F7比亚迪海豹,都可以看到“不那么fastback”的迹象在谨慎冒头。宝马年初发布的概念车i Vision Dee,也体现出回归三厢结构的试探。


哪怕如今“轿跑”满地走,世界也终不会被一种审美统治。

标签: FASTBACK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