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宇宙的尽头是电动,燃油车的未来是混动?

8月9日晚,比亚迪举行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仪式。现场除了比亚迪车型,还摆放了包括一汽东风长安、吉利、长城奇瑞小鹏蔚来、理想等中国车企旗下的新能源车,组成了中国汽车方阵。

这强大的新能源阵容,似乎在向汽车行业的未来发起冲锋。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无异于向燃油车的胸口又插入一刀。在新能源如日中天的今日,燃油车产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不仅要问,燃油车的未来在何方?

燃油车市场依然大有可为

现在讨论这个问题,似乎有些过时,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燃油车仍然在未来的道路上拥有一席之地。根据美云智数公开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汽车行业分析蓝皮书》显示,燃油车市场份额占比近70%,目前仍有不少消费者拥趸。用户对油车续航、安全等方面更具信心,部分细分市场保持同比增长。

尽管新能源车备受瞩目,但全球范围内的燃油车市场需求仍然持续增长。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有限,购买和维护一辆新能源车的成本依然较高,因此燃油车在这些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另外,长途旅行、货运和农业等领域,仍然需要燃油车的高续航里程和快速加油的优势。

在一些区域,传统车企仍然占据强势的统治地位。一份欧洲市场汽车销量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Top车企中,作为传统车企的大众依旧是德国纯电动车市场的主力,占据将近30%市场份额。特斯拉从第二位跌至第三位,市场份额从22%降至略低于13%,销量下降了 24%,去年同期增长比例为33%。在欧洲,英国、法国、德国、瑞典和挪威作为电动化率较高的国家,但燃油车仍然占据很强的地位。

众所周知,新能源成为近年来全球各个市场增长的领域。然而一个吊诡的现象是,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高歌猛进后,有些国家和地区的新能源销量出现了回撤。

有分析人员给出的数据显示,欧洲 2022年汽油车出口占比在 30%,但是 2023 年1-6 月份是 47%,反而回升。纯电动2022年53%,起来一路上升,但是到 2023 年反 而下降变成 39%。北美 2020-2023 年纯汽油车基本上是在 77%-83%之间浮动,非常稳定。纯电动渗透率从 2020 年的 7.3%到 2021 年的 13.4%,现在已经回到 10.9%。在亚洲地区的日韩和东南亚,新能源其实并没有想象中影响那么大,传统汽油车基本上保持稳定。新能源纯电动 2022年35.9%,2023年37.9%,有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只有2%。整体份额还是依旧比不过汽油车。

值得一提的是,在欧洲,柴油是逐步提升的趋势,2020年是4.7%,2021年是3.1%,2022年是 5.4%,到2023年变成 8.7%,有所提升。看似新能源各方面的数据表现非常好,但分区域来看,有些地区新能源份额占比依旧比较小,像欧洲这样的地区份额虽然很高,但在逐步往回撤。

新能源车主要是电动汽车,对于电动汽车的充电基础设施有着很高的要求。在一些欧洲国家,充电桩的数量和分布相对较少,这限制了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电动汽车的意愿。此外,相对于传统燃油车,电动汽车的售价仍然较高。加上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相对较短,充电时间较长,这使得一些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购买意愿有所犹豫。长期以来,欧洲消费者对于传统燃油车的接受度和依赖程度较高,习惯了传统燃油车的使用和维护方式。由于燃油车具有较长的续航里程,适用于长途旅行和特殊用途,这些消费者需求也是燃油车保持强势地位的一个原因。当然,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价格的下降以及消费者意识的提高,新能源车有望逐渐取代燃油车成为主流选择,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关于燃油车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断言,尚为时过早。首先,综合来看,燃油车以70%的市场份额,依然占主导地位;第二,即便燃油车在中国市场退潮明显,但放在世界范围内,燃油车的地位依然比较坚挺,出口市场对于燃油车企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蛋糕。尤其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燃油车,依然有很多的抢滩机会。

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部分车企在布局新能源的同时,也没有放弃燃油车技术的提升。全球范围内对于汽车能效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断提升的排放标准和燃油效率要求对燃油车构成了压力。为了满足更严格的环保法规,燃油车制造商需要继续改进发动机技术,减少尾气排放,并提高燃油经济性。很多车企致力于技术创新,提升车辆的燃油效能和减少尾气排放。引入更高效的发动机、减轻车辆重量、节能降耗和优化空气动力学设计,都是提高燃油车效能的途径。同时,燃油车也可以采用混合动力系统,结合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的优势,进一步提高燃油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抓住混动趋势是明智之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混动车型作为传统车企转型的过渡产品,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并逐步发展。混动车型结合了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的优势,既可以提供高效能的动力,又能减少尾气排放。这使得消费者可以在转向纯电动车之前尝试新能源技术。

其实在中国市场,增长迅速的不仅仅是电动车,混动车型也占据着半壁江山。以比亚迪为例,近年来比亚迪销量高增的背后离不开DM车型的助力。比亚迪7月共销售261,105 辆新能源乘用车,细化到各类型,7月,比亚迪EV乘用车及DM混动乘用车分别销售134,783 辆和126,322 辆,占集团新能源乘用车总量的51.62%和48.38%。

《2023年上半年汽车行业分析蓝皮书》显示,在燃油细分领域中,油电混合及轻混占比逐年提升,已经超过10%。从在售车型数量看,燃油车型同比下滑4.61%,油电混合及轻混两个细分类型在售车型同比均增加。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国内纯电动乘用车批发销量为52.8万辆,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9%;插电混动车型批发销量为23.3万辆,同比增长95.7%,环比增长20.1%。其中,6月插电混动车型在当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为31%,较去年同期占比增长了10个百分点。

有分析师预言,混动市场有望复刻2011年至2020年国内A级SUV市场节奏。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曾在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发言时表示,到2030年,国内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油车的比例很可能是4:3:3或3:4:3。

因此,传统燃油车企应该加快混动技术研发及混动车型布局。目前,自主车企中主流车企基本都都抛出了各自的混动发展计划,并发布了混合动力技术平台和推出相关产品。合资方面,日产本田丰田也通过中国的合资公司加码了电混新品投放。

混动汽车结合了电动机和发动机两种动力源,可以在纯电模式或混合模式下运行,这种设计不仅具备卓越的燃油经济性,更在环保和性能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它以智能化的动力管理和先进的的技术应用,为驾驶者提供了最优的出行体验。

对于传统燃油车企来说,发展混动可谓好处多多,除了市场因素外,还有关于研发、成本、安全等多方面的考量。

从市场上来讲,一些消费者对于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便利性仍存疑,而混动车型则能够解决这些担忧。它可以同时满足长途行驶和城市通勤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灵活、便捷的出行方式。从成本方面来讲,相比于直接投入大规模纯电动汽车生产,混动车型转型相对更为容易和经济实惠,减少了转型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压力。安全上,混动车型电池容量比较小,相比纯电动汽车,混动车型也更加安全可靠,存在更少的自燃和动力电池故障的隐患。同时,传统车企具备丰富的汽车生产和销售经验,以及完善的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这些优势可以帮助它们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站稳脚跟,并与其他竞争对手展开激烈竞争。

结语:

总的来说,在全球性的碳中和趋势下,对于燃油车而言,未来被更清洁环保的新能源所取代是必然的趋势,高歌猛进的电动车市场也在不断的冲击着燃油车的命运。然而,燃油车被彻底取代,仍然有较长的路要走。并且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双方的争夺处于胶着状态,当一部分人在保持着坚定的燃油车信仰同时,另一部分体验过电动车后,因其短板正在成为脱粉者。所以,燃油车还有很多的机会,而发展混动,乃至电动,将成为大多数传统燃油车“三条腿走路”的选项。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