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超混电驱轩逸,始于技术,忠于舒适,无愧家轿领域“天花板”

说到家轿,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想到日产轩逸这款车。我还在上大学时,家里的代步工具就是一台老轩逸,虽然年限有点久了,但它从未把我们扔在路上过,我爸也一直说这台车皮实耐用还省油,也是给我们家出了力了。

大学毕业之后没几年,成家立业的我也准备购买一台家用车,坐过数年轩逸的我,肯定也不会有其它的选择了。只是,这次我的目标是搭载超混电驱技术的混动版轩逸。超混电驱版本的车型在性能方面和燃油版的截然不同,有了电机的辅助,起步超车也更快了。当然,在舒适性方面依旧还是“移动大沙发”的乘坐感受,至于空间方面也完全不需要担心,毕竟伴随多次改款后,在空间方面也有较大的改观。原本那台老轩逸的空间就已经能满足我们日常家用了,所以对于全新轩逸的空间表现我一点也不担心。

超混电驱加持,革新用车体验

动力方面是着重要说的一点,新车搭载的是第二代e-POWER技术,这套混动系统是由一代1.2L的燃油机与电机、锂电池等部件组成。系统在工作时,燃油机将动能转化为电能,为电池提供电量,并使电机输出动力,而发动机本身则并不支持直驱,简单来说,这种驱动方式更接近于增程系统。

当然,在动力输出方面,相比燃油车来讲有了很大的提升。首先是这台型号为EM47的永磁同步电机能提供100kW的最大功率和300N·m的最大扭矩。最重要的不是功率输出,而是电机先天的低扭优势让车辆具备更强的提速性能。以往燃油车在加速时,发动机活塞需要进行运动,然后使扭矩逐步达到峰值,但电机可以将扭矩在极短的时间内输出至峰值,所以它的动力响应更快。

另外,e-POWER在工作时,如果车辆起步比较缓慢,或是车辆行驶处于中低速状态,这时车辆的电量是由电池来提供。但系统感知到电池电量不足,或是车辆处于急加速、高速状态时,系统会启动发电功能,此时系统将生产的电量将会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给电机驱动车辆来使用,另一部分则是为电池充电使用。除非是驾驶习惯比较暴力,否则的话,超混电驱版轩逸还是比较省油的,官方给出的油耗每百公里也仅在3.96L-4.13L,燃油经济性还是可圈可点的。

顺带提一下噪音问题,我在试驾时,并没有感觉出这台车的噪音有多大。一方面,新车的隔音优化比较到位。另一方面就是这台车的发动机不会直接参与驱动,所以发动机在运行时是不和变速箱相连接的,震动源减少,所以噪音相对更低。再就是大部分时间,车辆都是以慢速状态行驶,只有在电池没电或是高速状态下行驶时,发动机才会启动充电,所以平时车辆几乎是没有什么噪音可言的。

颜值正义,年轻人的心头好

在经历了数次的改款后,轩逸的外观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全新一代轩逸还是延续了V-Motion的设计理念,只是这在风格方面显得更年轻一些。而且从前脸造型来看,它更像是一台小天籁了。点阵格栅的中网与透镜式LED大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化设计,这种设计风格能将前脸的视觉宽度拓展,让前脸更有视觉冲击感,在目前这也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设计风格。

车身方面也保持了流线造型的造型风格,而且还提供了双色车身可选,和我一样的年轻人可能都比较倾向于这种撞色设计。另外,17英寸的如刀锋轮廓也让车身的运动感再度提升。

车尾的线条简洁还富有层次感,熏黑的处理后的尾灯看上去更能体现出运动氛围。两侧的反光板恰好放置在了排气装饰位置,整体车尾给人的感觉比较有年轻氛围。

配置拉满,舒适性依旧好评

全新一代轩逸的内饰相比早期的设计风格增添了一些科技感,而且屏幕尺寸也增加到了12.3英寸,同时还提供了7英寸液晶仪表盘。不过,对于车内的配置,我比较关心的是车机系统和辅助驾驶功能。

IMG_256

先来说一下车机,新车搭载的是Nissan Connect 超智联2.0系统,除了响应速度快之外,它内置的功能也比较多,像我经常用的影音娱乐APP、导航之类服务功能都在车机系统中。当然,语音识别方面也同样是我的常用工具之一,除了能控制车窗、空调、天窗外,平时开车时还可以直接通过语音功能来控制导航、娱乐等其它APP,便利性还是非常不错的。

IMG_256

辅助驾驶方面,新车搭载NISSAN i-SAFETY智能主动安全系统,其中包含了全景智能监控、倒车车侧预警、车道偏离预警、变道盲区预警、超视距碰撞预警、预碰撞智能刹车、等多种功能。系统运行比较稳定,而且加减速控制指令都能及时跟进,试车过程中我故意走一些拥堵路段,来看一下系统的连续反应能力如何,结果还是让我比较满意的,在智控方面个人还是能给出高分评价。

空间方面就更不用说了,2712mm的轴距相比早期的车型又进一步提升,而且后排腿部也能有近2拳的空间,对于180cm的我来说完全够用了,更不用说身材瘦小一些的老婆孩子了。当然,“大沙发”的坐感也是我选择轩逸的另一个原因。改款之后,轩逸的座椅依旧是保持了不错的舒适性,后排座椅还略带一些陷入感,两边的填充物略硬一些,能提供更好的支撑性,中间的填充物就比较软了,舒适性也更突出。

IMG_256

车型选择划重点

车型选择方面,我个人更倾向于顶配版,指导价是17.49万,辅助驾驶功能中增加了前后驻车雷达以及360°全景影像系统,对驾控比较生疏的新手来说更友好一些。除了L2级辅助驾驶功能外,顶配车型还提供了8个扬声器的BOSE音响系统,其影音娱乐方面也是加分项。

写在最后:

超混电驱系统的应用可以说是轩逸转型的标志,凭借扎实的做工和稳定的质量,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能放心购买。也正是这些优势,才能让轩逸成为国内轿车市场的“天花板”。

标签: 轩逸 天花板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