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比亚迪海豹双面侧柱碰撞测试挑战成功,高品质出行的不二之选

在国内汽车市场,说起当下的新能源汽车标杆比亚迪,大家脑海中最先浮现出来的是哪一款车型?是“542”战略下的首款中端SUV车型比亚迪唐,还是搭载DM-i超级混动系统的秦PLUS,是采用比亚迪CTB车身电池一体化技术的海豹,亦或是比亚迪易四方和云辇技术加持下的仰望U8......。

 

近两年市场上的比亚迪新产品如雨后春笋,新技术也层出不穷,从产品矩阵和技术水平上看,比亚迪称得上是“兵强马壮”。但是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比亚迪的DM-i技术比较常规,而仰望U8虽然核心技术深厚,但昂贵的价格也不是普通消费者能都消费得起,而基于CTB车身电池一体化技术搭载的比亚迪海豹,拥有的技术实力和安全性能都是领先同级,加上相对亲民的价格,可以说成为了高品质出行的不二之选。

 

作为比亚迪CTB车身电池一体化技术下的首款产品,比亚迪海豹的安全性能有目共睹,近日,国内安全类测试栏目TOP Safety选择了比亚迪海豹进行了一次新能源汽车双面侧柱碰撞试验,这次测试使用同一款车进行两侧碰撞测试,第一次碰撞测试则是比亚迪海豹以32km\h的速度和75度的角度,撞击254mm刚性柱。

 

在第一次碰撞完成后,新车随后对同一台车进行叠加第二次侧柱碰撞试验,最终的结果显示,海豹整车结构最大变形量183mm,相比传统燃油车平均300mm左右的变形量,可以说在碰撞测试中,海豹不仅顺利通过测试,而且表现出来的成绩也是大幅度领先同级别的竞品。

 

为何在CTB车身电池一体化技术加持下,海豹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碰撞成绩单?顾名思义,CTB车身电池一体化技术就是车身和电池采用一体式设计,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得海豹的车身强度更高,也避免了更多的焊点、铆接,而且它的车身纵梁缩小了前机舱与乘员舱之间的高度差,地板设计是全平的。这样一来,整个车身的传力结构更稳定、更连贯,在纵向上能够承受更大的碰撞力。

 

而且这款车的主被动安全配置也十分的丰富,新车全系标配9个安全气囊,L2级驾驶辅助系统也是标配,还有开门预警、全景摄像头、倒车车侧预警,停车、倒车、开门无死角,不仅保护自己,还保护别人。

 

而在电池安全部分,电池包仅在边框产生轻微变形,带电部分毫无损伤,主体结构基本没有变形,也没有出现漏液、起火等问题,而且漏电保护策略执行的也十分到位,高压系统电压在碰撞后的820毫秒内,迅速下降至安全电压区间内,可以说,CTB车身电池一体化技术为刀片电池的又上了一道安全锁。

 

比亚迪海豹不仅在安全性能值得考量,在产品素质上也领先同级,它的外观设计、动力操控、智能化体验相比较比亚迪其他家族成员比如说汉EV来说,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于年轻用户来说更有吸引力。

总而言之,在20-30万的价格区间,无论是处于颜值、空间、配置还是动力、安全,比亚迪海豹都称得上是高品质出行的不二之选。

标签: 海豹 比亚迪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