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车
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619
曾经,蔚来、小鹏、理想被视为同一战壕的战友,共同背负着“造车新势力”的名号,在网络上,也经常可以见到这几位老板勾肩搭背的照片。不过,事到如今,小鹏已然明显掉了队,甚至在另外两家呼风唤雨的当下,小鹏被讨论最多的却是让投资者失望,或者留给它的时间不多了。
①销量营收持续走低
曾经的蔚来、理想为什么能和小鹏玩到一块?其实是因为它们的产品线和定价当时互相交差,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这种虚假的友谊,在产品线扩展之后,就已经被打破。2023年的6月,理想交付首次超过3万台,春风得意,老友小鹏却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
2022年1-6月,小鹏汽车累计销量为6.89万辆,成为造车新势力销冠。但进入下半年后,销量就开始走了下坡路。从6月的15295辆下降大哦了10月的5101辆。2023年的1-5月,累计交付量为32815辆,同比下滑38.9%,甚至不及理想单月销量。据了解,2023年一季度小鹏整体毛利率仅为1.7%,单车毛利率更是跌到了-2.5%,做一台亏一台一点都不夸张,这无疑重创了投资者的信心。
惨不忍睹的业绩,自然也反映到了资本市场之上,小鹏的股价一度萎靡不振。好在,今年6月G6的上市挽回了市场一定的信心,股价又有了一定程度的回升。何小鹏曾说:“小鹏G6不是翻身仗,一家公司不能只靠一款车。”,但目前看来,很不幸的是,小鹏G6是否成为爆品,对这家公司的影响将非常大。
②10万元的躯壳,非要卖20万元的价格
小鹏的模式可以简单理解成“用10万元等级的车壳,搭配30万元等级的智能驾驶系统,卖20万元的价格”,套用这套逻辑,似乎只要打动那些对智能驾驶系统更加感兴趣的用户,就能收获不错的销量。但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过度依赖所谓科技溢价的品牌走得都不太顺。原因是所谓的智能驾驶系统已经成为了几乎每一款新车的标配。小鹏汽车声称的高阶智驾领先对手们12-36个月的代差,但本质上依旧是高阶“辅助”驾驶,大家都不能真的代替司机,这使得消费者对其优势的感知不强。小鹏锁定的所谓追求科技感的年轻消费群体,从市场营销角度来看,又过于宽泛,画像更是模糊。
所以最终你会发现,对于大部分的用户来讲,他们看到的是“10万元的躯壳,非要卖20万元的价格。”,谁也不愿意当韭菜是不是?
③产品质量堪忧
汽车的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是大众最为关注的,但在这方面,小鹏并不能说做得很好。
据了解,小鹏被曝光的自燃事故已多达十多起。其中,小鹏G3在2022年起火4次,小鹏P7在3年内起火5次,小鹏G9也有自燃案例。
除了新能源车型躲不开的自燃话题,还有关于刹车失灵的事件偶发。2022年6月,厦门的小鹏P7车主因地库刹车失灵在车身上打出“刹车失灵”横幅;今年也有上海小鹏P5车主在地下车库突遇刹车失灵发生碰撞的事件被曝光。
根据车质网的投诉数据显示,小鹏汽车旗下多款产品被频频投诉,问题涵盖动力电池故障、电动机异响、驱动电机故障、充电故障等一系列售前售后问题。由此看来,不论是在核心零部件质量,还是在做工细节方面,小鹏的表现也都不算出色。
总结
如果综合考量,新车小鹏G6其实是有可能成为爆款产品的,但这大概率不能帮助小鹏重新返回牌桌。不能改变旧有商业路径的小鹏,依旧不能解决定位不清晰导致品牌力较弱的主要矛盾。作为消费者,又有多少人敢去选择一个暮气沉沉的品牌所做出的产品呢?重建信心的路很远,但留给小鹏的时间不多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