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或超越日本成全球“老大”!出海的中国汽车做对了什么?

知嘹汽车/陈壹

这两年,国产汽车的声势日益壮大,“国货崛起”成了不少人的共识。鲜为人知的是,国产汽车在海外也越来越受欢迎。

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为311.1万台,同比增长54.4%。其中,出口量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上汽集团、奇瑞汽车、长安汽车、东风汽车集团以及吉利汽车。

这是我国汽车出口量首次破300万大关,超越德国排名世界第二,仅此于日本。今年前六个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超200万台,预计全年出口量可达到440万台,有望超越日本成为“老大”。

值得注意的是,出海的中国汽车并非自嗨。过去,中国汽车主要出口到中东以及南美、非洲等地区;如今,俄罗斯、美国、英国、墨西哥、沙特、泰国、印度等大量出现中国汽车的身影。

价格方面,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2017年国产汽车的出口均价为1.29万美元/台,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一跃上升至2万美元/台。

毫无疑问,中国汽车出海的速度有质又有量。

产品方面,受外国人欢迎的主要是国产新能源汽车,以比亚迪为例,旗下的ATTO 3(元PLUS)畅销泰国、欧洲、新加坡和以色列,多次拿下当地细分市场的销冠。

品牌方面,上汽集团的出口量常年傲视群雄,旗下的MG(名爵)表现抢眼,该品牌诞生于英国,在欧洲、印度、澳洲等地,MG(名爵)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吉利汽车在欧洲市场的表现也不错,Volvo(沃尔沃)和Polestar(极星)常年跻身欧洲各大销量排行榜。至于奇瑞和长安,则比较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青睐,比如中东、俄罗斯等。

出海的中国汽车,都做对了什么?产品力到位是关键,这其中针对海外市场的“本土化改造”不得不提。

由于驾驶场景、文化背景、使用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海外用户对汽车的核心需求并不同于国内,为了满足不同地区的消费者,中国车企在出海过程里可谓煞费苦心。以领克为例,其出口欧洲的车型就没有沿用国内版本的皮质座椅,而是改成了再生尼龙材质座椅,这是因为欧洲地区的用户更喜欢纺织纤维材料。

总的来说,中国汽车出海目前还算顺利,当然也会遇到阻碍,最近欧洲针对中国车企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事件就引起了极大关注。

事实上,不单是中国车企,中国企业出海总会碰到一些糟心的事情。前段时间,“进印赶考”的小米公司就被当地政府借题发挥开了一张巨额罚单,同时还附带着各种匪夷所思的惩罚内容,包括“高管换成印籍人士”、“制造合同需全部委托给印度公司”等。而这一系列举动,也被众多网友批评“吃相难看”。

“中国制造”出海无疑是好事一件,作为华夏儿女,我们乐于看到更多这样的事情发生。不过也要明白,想要让“中国制造”成功在海外扎根,还需要时刻做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准备,至少在汽车领域,中国车企目前仍处在“整车出口”阶段,未来何时能由“整车出口”向“全散件组装”乃至“海外建厂生产”转变,需要参与者自己回答。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标签: 元plus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