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人汽」2023,极氪的五个时代问答

  • 作者: 人汽
  • 2023-07-02 22:30
  • 975

图片

作者:宋家婷

中国高端电动汽车品牌启示录。

从未有过一场战争如此旷日持久,又卷入了如此之多的人力与资本。

以2014年为起点,中国高端电动汽车品牌的征程正在迈进第十个年头,却仍未分出真正的胜负——

“蔚小理”曾占据先发优势,却多次陷入困境,早年的造车新势力“四小龙”蔚来小鹏拜腾、威马,如今更是只剩其二。

“国家队”并没有受到市场特别的偏爱,最早起势的极狐就多次徘徊在生死线上。同样,带着华为硬科技光环的问界也曾一度举步维艰。

但是,十年间烧下的钱却难以计数。

时至如今,车企创始人们会不会后悔砸下天价去博取一个并不明朗的未来?

图片

更大的危机还在路上。随着过去三年消费升级的泡沫破灭,今年或将是所有尚在牌桌的造车“新势力”、传统“新实力”真正决一生死的洗牌年。

谁能拿到终极密匙,最终站到胜利的金字塔尖?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三大哲学之问“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到哪去”,或许是个绝妙的隐喻——只有弄清楚这三个问题,才能稳住精神内核,在腥风血雨中杀出一条光明大道。

极氪则有可能是少数一开始就悟透了这一隐喻的传统“新实力”。

作为一个介于互联网新势力和传统车厂之间的非典型创业公司,它既有着前者的灵活与效率,亦有着后者的扎实作风,至今保持着难得的高士气与高人气。

图片

刚刚过去的6月,极氪交付新车10620辆,同比增长47%,环比增长22%,成为唯一连续5个月同、环比双增长的高端纯电品牌,在上半年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为胶着的同行打了个样。

虽然,极氪也经历过交付风波,甚至当下也承受着不小压力。但是,我们仍旧可以通过它的打怪升级之路,来得到一些启示。


如何找准定位,定义自己?

2021年4月极氪宣布成立时,已经是中国高端电动汽车新品牌入世的尾巴。

凭借先发优势加上特斯拉拥趸标签,“蔚小理”已经是当仁不让的中国电动汽车名片,包括北汽极狐、东风岚图、上汽智己等在内的“国家队”也都已经跑步入场。

极氪凭借什么挤出新番位?它在成立发布会上直接打出了“第三条赛道”的概念。

图片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 安聪慧

用掌舵者安聪慧的话说,中国智能电动车领域已经有两条路,一是传统汽车转型,一种是造车新势力,极氪则希望能集成前两者的优点,即走第三条路。

显然,极氪一开始就看清了自己手里的牌面。

一,极氪并非无本之木,而是背靠吉利集团,同时又脱胎于领克,有着不小的用户基本盘,这使得其较之竞手有起步优势。

同样拥有母公司体系优势赋能的智己、岚图,产品上则完全由零起步,缺少了领克打下的用户基础。

二,极氪意识到必须另起炉灶才能彻底撕掉燃油车标签,同时将品牌高度一步拉到位,并与互联网用户思维优势融合。

因此,极氪拥有全新的独立品牌、全新的产品、全新的组织架构和团队,以及全新的商业模式。

图片

但是,单单有强大背景,有独立姿态,也不足以起势。这两年在“极氪速度”的标签影响下,人们往往忽略了,实际上极氪并非凭空出世的“快手”。

安聪慧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吉利打造一个高端独立的全球品牌这一想法甚至早于领克面世。为了能够一击必中,吉利围绕智能电动产业链做足了功课,包括吉利浩瀚架构的开发。

图片

到2020年11月,ZERO项目商业计划书出炉时,极氪团队已经潜伏了数年。

“我们和一些新进企业不一样,他们先宣布造车,再讲情怀、用户计划,再去找钱。极氪不是,极氪从七年前到现在一直在做技术。”

极氪用长达7年的蛰伏也验证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如何抓住时间窗口?

坦白说,2021年官宣入市的高端电动车品牌,包括极氪,都谈不上好的时机——高端电动汽车最火的时候是在2020年,到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出现了结构变化——15万元至25万元价格区间回归主流。

在这样的形势下,后来者如何抓住窗口期快速突破局面?

极氪选择了一条独特而难走的道路。它没有直接切入电动汽车主流赛道,而是另辟蹊径走“冷门”。

极氪三款车型都是如此打法。

图片

极氪001没有选择SUV,而是选择了更注重性能的猎装轿跑,这也是SEA浩瀚架构的第一款量产车型。

这并不容易。事后回忆,安聪慧也感叹极氪001推出的过程很难。

“当时我问,为什么不能有一款车把SUV和轿车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呢?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要有空间、要有速度、要有操控、要有舒适豪华,底盘的通过性要好,还要在不同的场景都能得到好的使用体验。”

图片

极氪009同样不走寻常路,直接对标了丰田埃尔法,目标在MPV市场提供一张完全不同的脸。它也被贴上了“造最难的MPV”的标签,因为它不止针对MPV市场,还跨界指向了六座豪华大空间的市场需求。

图片

极氪X本意应该是极氪用来走量的车型,但更是天马行空不设限。在设计上,极氪设计团队直接让4个常见零部件“消失”了。

可以想见,在竞争激烈的当下保持个性有多难。然而,“再难也要做减法”。避开主流市场,这就是极氪的差异化打法,极富创意也极具风险。

但是,它成功了。

两年半的时间,极氪三款车型都踩在细分市场的高点,极氪001和极氪009还分别拿下了“30万以上中国品牌纯电车型销量冠军”和“50万+级别豪华MPV销量榜冠军”。

正如安聪慧所言,当产品超越期待,眼前就是蓝海。极氪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每3位极氪001车主中必有1位来自BBA——目前,BBA增换购极氪001比例达到了32%。


如何解决盈利难题?

今年4月20日,极氪宣布第10万辆新车下线,距离其首辆新车下线过了548天。作为对比,蔚来第一个10万辆新车下线用了1046天。

图片

10万辆销量曾经是造车新势力公认的生死线。但是,现在看来这个门槛更高了。已跨过10万辆关口的“蔚小理”,仍旧处于亏损状态。

实际上,这也是所有电动车企的共同课题。全球除了特斯拉和比亚迪借助规模效应实现盈利,还没有哪家电动车企盈利。

对此,安聪慧坦承智能电动车卖一辆亏一辆是事实,但特斯拉赚钱了,就说明智能电动汽车这条路是可以走出去的。

以吉利为例,吉利在1996年、1997年、2001年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况。一开始不赚钱,但随着销量的增长以及品牌化、规模化的形成,企业就能够逐步盈利。

借助吉利集团优势,极氪有可能成为率先盈利的电动车企——其优势就是平台化造车,规模效应带来成本效应。

图片

吉利SEA浩瀚架构已经形成采购规模效应,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据安聪慧透露,多品牌分摊后,研发成本可能是其他平台架构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

目前,SEA浩瀚架构已有8个品牌、10多家企业、20多款车型使用。其中包括沃尔沃smart等品牌,不仅研发费用可以共担,甚至制造工厂都可以共享。接下来,还有一些非汽车品牌也有可能使用SEA浩瀚架构。

“我们相信通过浩瀚架构,当产品的规模化效应得到体现时,就一定会盈利。”


如何与资本相处?

不是所有电动车企都能等到盈利的那一天。

以蔚来为例,从2018年至2022年,5年间蔚来累计亏损高达446亿元。同时,去年亏损额也是蔚来成立以来最高的一年。

极氪也不例外。吉利2022年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2年极氪净亏损分别为10.1亿元和20.4亿元,累计亏损30.5亿元。

这意味着,在盈利平衡点尚未到来之时,电动车企们仍旧需要找钱来输血。

图片

融资、上市是创业公司们的通常做法。

极氪在这一点上就看得很通透。其在成立之初就开始筹谋独立上市。成立不到半年,就获得由英特尔资本、宁德时代、哔哩哔哩、鸿商集团和博裕投资共计5亿美元的Pre-A轮融资,当时估值约为90亿美元。

今年2月,极氪又宣布完成了7.5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130亿美元。本轮融资除了地方国资,都是极氪在动力电池、创新材料、智能驾驶、高端设备制造等方面的优质合作商,宁德时代更是坚定的极氪“老粉”。

当然,除了极氪,传统“新实力”智己、阿维塔、岚图等也都是这样做的——它们都已完成A轮融资,并在推动新的融资进程。

图片

融资只是第一步,更难的是与资本相处。虽然,相对于“蔚小理”这样单纯的创业公司,极氪们拥有更多自主权,但是,这两年汽车圈也不乏传统汽车人创立的电动车企一边被资本扶持,一边又被资本裹挟最后两败俱伤的案例。

如何解决资本市场短期盈利需求与汽车业长期主义的矛盾?实际上,极氪在创立之初也曾被问过这个问题。

彼时安聪慧的回答是,吸取新势力的教训,传统“新实力”不能光输血,还得要造血。同时未来要依靠体系力、综合能力的竞争,才能在资本面前“踩住刹车,打好方向”。

现在看来,极氪还在践行并坚守这条原则。


如何开辟第二战场?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今年以来新能源车企的持续“洗牌”势必加速优胜劣汰。

中国车企也早已达成共识,要依托中国市场,走向全球市场。换言之,中国新能源汽车要敢于参与全球竞争,要外卷,不要内卷,不仅“走上去”,更要“走出去”。

图片

那么,如何开辟第二战场,并形成常态化的优势?毫无疑问,在高端电动车品牌里,极氪可能更有发言权。

这取决于两点。其一是出海意识,其二是出海基础。

“极氪是个全球品牌,一定要走向全球市场,必须要参与全球竞争”。

极氪在Pre-A轮融资时安聪慧就曾表示,极氪不是缺钱,而是借此学习“如何真正通过资本市场能够使产业链生态圈建立起来”。

现在看来,这绝非说说而已。截至目前,极氪的全生态“朋友圈”之人气,看看它在产业链上的合纵连横就知道了:从产品设计研发到智慧出行,从充电补能到芯片研发,从智能驾驶到用户生态……

图片

同样,极氪有着深厚的出海基础。此前两年领克“欧洲战略”已经初见成效,在荷兰、瑞典、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6个欧洲国家开设了11家线下体验店,并收获了近20万欧洲订阅会员认可。

借助领克打下的基础和经验,极氪一年半之前已经在欧洲布局,并逐步配套设计中心、供应研发中心。据悉,极氪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欧洲销售公司已经成立,将在今年四季度进入欧洲发达国家市场,首批门店将落地瑞典和荷兰,并在年内完成首批交付。

6月28日,极氪宣布极氪001、极氪X正式在瑞典、荷兰开启预售。除了发售产品,极氪也将提供金融、极氪能源、极氪收获以及极氪车联网等一站式服务。

图片

目前,极氪已将欧洲作为第二主场,并计划分批次进入欧洲国家,目标是2026年进入大部分西欧地区。另据报道,2025年极氪旗下整体海外出口达到10万辆。

2025年,正是极氪65万辆年销量的时间节点。可以说,极氪的每一步都在缜密的计划之中,正应了那句“不打没把握的仗”。


结语:

图片

由是我们可以看到,极氪能够从丛林竞争中杀出来并非偶然。

诚如其所言,与传统豪华品牌相比,极氪没有品牌的包袱和壁垒,拥有更纯粹的用户思维;跟造车新势力相比,其又有着强大又成熟的系统能力和丰厚的技术储备,拥有比新势力更深厚的内功实力。

特别是如今,吉利集团作为一个全球性车企给予旗下子品牌的高赋能,即便是实力雄厚的国企“四大”也很难复制。

然而,它没有成长道路上的至暗时刻吗?显然不是的。

“每一个公司都有自己的高光和黑暗时刻,极氪这两年多的时间,经历过很多的高光时刻,也经历了很多的黑暗时刻”。

正是得益于对自我的清晰认知、定位和原则上的坚持,它走出了一个又一个挫败与低谷。

图片

不久前极氪在西湖边举办的媒体交流活动上,安聪慧抛出的命题,可以说既回答了极氪何以成功,也给同行提供了一个借鉴:中国纯电豪华品牌要如何养成——没有捷径,唯有坚持长期主义,从最难的地方做起。

这句话听起来很空,但是,能够扎实践行的品牌都活下来了。并且,都活得很好。

标签: 极氪 ZEEKR 001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