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合资终于变独资!斯巴鲁想要翻身只能抓住这两条路

如果说非要用偏执来形容某一个汽车品牌,我觉得斯巴鲁是绝对能够胜任的。斯巴鲁的偏执不仅体现在对手动档、水平对置发动机、全时四驱等硬件上的执念,作为日本十大汽车公司之一,斯巴鲁也是这么多年为数不多一直以平行进口方式进入中国且多次公开发声不愿退出中国市场的汽车品牌。

近日,根据官方信息显示,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斯巴鲁中国”)发生重大变更,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庞大集团”)退出,株式会社SUBARU(“斯巴鲁”)成为全资控股股东,企业类型由中外合资变更为外国法人独资。

斯巴鲁与庞大集团的恩怨故事,还得从2003年说起。当时庞大集团意气风发,一口气拿下了斯巴鲁中国八个省市独家代理权,成为斯巴鲁在中国的三家代理商之一,随后更是直接挤掉了两个合作伙伴,在2013年与斯巴鲁正式成立了斯巴鲁中国,斯巴鲁品牌的所有国内事宜均由庞大集团负责。

庞大也乘着这股东风,逐渐成长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汽车销售集团,一度被评价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经销集团”、“4S店之王”。好景不长,随着国内市场品牌4S店的大面积铺排再加上行业内卷,庞大集团失去了它的优势。庞大集团2022年营收260.21亿元,同比下滑9.12%,销售毛利率5.21%,净利润为亏损14.03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亏损6.87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53.11%,最终只能发布公告终止上市,股票一并摘牌。

当然,庞大集团的日子越过越差,跟斯巴鲁卖不动存在很大关联。整个2022年,斯巴鲁并未公布自己的销量,我们从乘联会的月销榜可以推测出,斯巴鲁全年销量是未能破万的,单月最高也不过一千左右,其他大部分时候都在两三百浮动,情况非常糟糕。

庞大与斯巴鲁1+1≈0的经营状况让斯巴鲁母公司大为恼火,庞大集团在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也想甩掉斯巴鲁现如今这个负资产的汽车品牌,两者一拍即合,去年年中就确定了庞大转让其在斯巴鲁中国40%的股权给株式会社SUBARU,价值2.65亿元人民币,如今这项操作终于尘埃落定,斯巴鲁彻底变成独资。

纵观斯巴鲁这些年在中国的发展,庞大集团难辞其咎。在合资之后,庞大集团看到了国内消费者对SUV的热衷,于是大手一挥,像翼豹力狮等车型开始逐渐远离中国市场,前期还是仅仅引进部分配置车型(比如力狮此前改款国内不引入2.0T车型),后期4S店甚至不再销售,这对于一些斯巴鲁的铁粉来说是相当大的打击。再加上SUV斯巴鲁并没有出现一款类似哈弗H6这种现象级产品,很快就成为了中国市场的边缘品牌。

除此之外斯巴鲁本身对中国市场的不重视也是重要原因。最为明显的莫过于斯巴鲁BRZ作为很多年轻人的第一台跑车,本来在中国有很大一批潜在消费者,但随着国六b的强制执行,斯巴鲁却一直没有引进符合国内标准的BRZ,导致BRZ在下个月就没办法销售了。

这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本月之后国内消费者就买不到BRZ,更多是临近七月之后,很多4S店开始了“背刺”,据了解,现阶段BRZ手动版 31.98万包税,多一万就给STI四件套,而此前还要加一万装潢才卖给你,这波操作让很多斯巴鲁铁粉都感到头疼。

如今,斯巴鲁合资变独资,也是斯巴鲁在国内市场求变的第一步,但后续问题是斯巴鲁究竟该如何翻身?出行局认为如今的斯巴鲁有两根“救命稻草”。首先,现阶段随着整个国内消费水准的提高,特别是带娃家庭对汽车需求越来越大,即能保证舒适性,又有一定通过性适合郊区露营的瓦罐车开始走入大众视野,要知道斯巴鲁一直没有引进的LEVORG可是很多瓦罐迷们的“梦中情车”,斯巴鲁可以紧紧抓住这块蓝海,提前布局引进,或许会带来不错的效果。

其次还是斯巴鲁的BRZ这款车,作为斯巴鲁大众知名度最高的车型,BRZ在国内市场绝对有一席之地,如今斯巴鲁独资应该更重视该款跑车,把营销的重点全身心的放在此车上,当然国六B标准的改制也应该尽快完成。总之,斯巴鲁这个小众品牌想要回归主流市场几乎不可能,但脱离了庞大集团之后的斯巴鲁中国已经脱下了很多的负担,在某些小众领域做好就足以让其日子过得滋润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