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摩卡DHT-PHEV上市,售价大幅下调,能挽回消费者吗?

最近这几天,长城举报比亚迪的事情引起了全网关注。这件事情到目前还没有大结局,但却引起了业内关于插混车型的大讨论,几乎所有厂商都想证明自己插混系统的优越性,“举报者”长城汽车更是如此。

近日魏品牌新款摩卡DHT-PHEV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一款车型,售价为23.18万元。这款车的外观内饰都进行了明显的调整,价格也比较亲民,竞争力有明显提升。目前摩卡DHT-PHEV销量不佳,新车上市后有望扭转这一局面。

新车外观变化在哪里?

从车型名字即可看出,摩卡DHT-PHEV是基于摩卡燃油车打造的一款新能源车型,因此现款车型基本继承了摩卡燃油版的外观和内饰设计,看上去与燃油车基本没有什么区别。但新款摩卡DHT-PHEV却变得更像是一款新能源车型,更容易为普通消费者所接受。

与现款车型相比,新车的进气格栅大幅缩小,大灯也换成了细长的贯穿式灯带,这些都是主流新能源汽车比较喜欢采用的设计手法,辨识度也比较高。不过颜值怎么样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这样的改动并不构成这款车的核心竞争力。

车身侧面造型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只不过将车身长度从4875mm提升到了4881mm,轴距则继续维持2915mm的标准,空间方面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能够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新车的座椅功能大幅缩减,真皮降格成了仿皮,同时还取消了腰部支撑和座椅按摩功能,车内香氛也被减配。在价格拉低之后,新车的配置水平也大幅下滑。

新车的尾部变化也比较明显,用环绕式的LED灯带取代了现款车型上比较老旧的设计,辨识度方面有明显提升,也比较符合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设计。整体风格不变,但在细节上向新能源汽车靠拢,这是新车的基本设计思路。

内部配置明显缩水

与外观相比,新车的内饰布局变化并不算大,方向盘造型从现款车型的双幅式改成了常规的三幅式,保留了14.6英寸中控屏,但是将传统的电子档把换成了怀挡式设计,操作起来更加方便。这样的设计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比较容易得到年轻消费者的认可。在内饰设计方面,魏牌还是比较有心得的。

现款车型的起售价为29.50万元,这个价格明显不接地气,惨淡的销量也证明了这一点。新车的售价直接被拉低到了23.18万元,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内部配置上的缩水。与现款车型的入门版相比,新车取消了流媒体后视镜、车内香氛、后排手动遮阳帘、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第二排座椅靠背调节,主要是对一些实用性不强的高端配置进行了削减,以降低成本。

但新车在配置方面也有升级的地方,新增了64色氛围灯和随车的补胎工具,弥补了现款车型没有备胎的缺憾,同时还增加了移动物体预警系统,安全性能上有所提升。总体来看,新车还是比较有诚意的。

动力系统变弱

这次长城与比亚迪的大战,争论焦点就是插混系统,不过从摩卡DHT-PHEV的表现来看,长城似乎还没拿出更强大的动力系统。新车的基础动力表现与现款车型的入门版保持一致,但是电池从39.67kWh缩减成了34kWh,纯电续航里程从204km变成了175km,对消费者的日常用车,尤其是城市环境下的用车造成了一定影响。

不过新车所搭载的电池本身性能是有提升的,新增了液冷冷却,快充时间也从0.58小时缩短为0.42小时。但从整体来看,新车搭载的依然是现款车型上的插混系统,并没有什么明显进步。

暂时不能做到油电同价

事实上,新车最大的变化不是在车辆本身,而是在价格上。新车的售价降低至23.18万元,比现款车型的入门版低了4万多,这已经是不少消费者能接受的水平了。作为一款插混版中型SUV,这样的价格其实算是比较合理的。与同级别的比亚迪唐DM-i、护卫舰07等车型相比还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因此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

但需要注意的是,比亚迪很早就实现了油电同价,吉利汽车近日推出的银河L7也将起售价压到了13万元的级别上,也基本实现了油电同价,而且配置上有明显升级。目前不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仍然不够信任,在不削减配置的基础上,将插混车型的售价降到与燃油车一样的水平,这才能吸引消费者,但摩卡DHT-PHEV却是依靠配置缩水来实现售价下调的,证明魏牌或者说整个长城汽车暂时仍然无法做到用技术进步和规模提升去压缩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

现款摩卡DHT-PHEV上市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但销量相当惨淡,2022年全年累计销量只有5756辆,自去年7月份以来月销量从未突破1000辆。这样的局面,有一部分原因是昂贵的售价造成的,但即便降低了售价,在产品性能没有大幅提升、部分高端配置还有缩水的情况下,新车想要杀出重围也不容易。

小结:价格大幅下跌后,新款摩卡DHT-PHEV有望迎来一波关注,但不出意外的话,这种关注不会持续很长时间。长城和摩卡要想在新能源领域翻身,还是需要拿出真正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2023年中国新能源市场已经进入淘汰赛,留给长城调整的时间不多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