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比亚迪的燃油蒸发物排放造假?未必哟!

这两天,车圈的大瓜,就是比亚迪长城之间关于前者燃油蒸发物排放是否超标的事儿了。坊间争论得很热闹,让我这个腰间盘突出患者,都想暂时放弃平躺,进来参与参与。毕竟小弟以前在两家车企(QR和JL,和长城和比亚迪两家都没关系,哈哈)先后从事过5年汽车排放控制,对此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由于近年我国对环保问题的重视,汽车的排放标准也快速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一致甚至更高。不过,我们平常最关注的是汽车尾气排放,而燃油蒸发物排放和曲轴箱蒸发排放,对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还是非常陌生的。

实际上,三种污染物排放的限值、测试方法以及一致性表现,都在随着GB18352标准中在不断更新。最新的标准是GB18352.6-2016版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国六排放标准中。

所谓燃油蒸发物排放控制,理解起来其实不难。小学体育老师就告诉过我们,汽油是易挥发物质,虽然闻起来挺香,但它是有害的。所以,油箱里自然蒸发的汽油蒸汽,不能随便往大气中排放。

那咋办呢?方法有且只有一个——导入到发动机中烧掉。

但怎么导入、何时导入,这就是学问了。

对于传统燃油动力汽车来说,只要开车发动机就得启动,只要启动,汽油蒸汽导入进去就可以了。不过即便是传统汽油车,总有不启动的时候。晚上,我们的车子就在车库躺着;国庆放假8天,我们出去旅游,车子也一直停着(友情提示:距离2023年国庆放假还有124天)。

所以,所有汽车上都还有一个叫碳罐的东西,它的工作,就是不断收集油箱里蒸发的汽油,等机会来了,再导入到发动机当中。这样一来,即便国庆8天不动车,汽油蒸汽也不会因为没地方去,而直接排放到大气当中。

燃油蒸发排放系统基本原理

汽油车存在了这么多年,这一套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这也是我们平时不太关注油箱蒸发物排放的原因之一。但为什么到了混合动力汽车上,又出幺蛾子了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混合动力汽车它的发动机启动得更少了。很多时候都是电在行驶,发动机根本就不干活。

碳罐虽然已经装满了,发动机不启动,汽油蒸汽还是没地方去。工程师不会坐以待毙,新方案就被琢磨出来了。

碳罐做得大点行不行?不太行。主要是车上的安装空间有限,做大了装不进去。为了个碳罐,侵占其他更重要零部件的安装和后期维修便利性,或者是车内乘坐空间,那谁也不乐意。

把汽油蒸汽直接封在油箱里行不行?这个好像行。如果油箱能承受更大压力,就能储存更多汽油蒸汽。于是,高压油箱是大多数混动动力汽车为解决燃油蒸发物排放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这里也正是长城举报比亚迪燃油蒸发物排放涉嫌不达标的地方——它认为比亚迪的车没有使用高压油箱,不可能达标。

那问题来了,是不是真的必须得高压油箱,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蒸发物排放,才能过关呢?

上面我说的应该比较明白了——燃油蒸发物的消耗途径有且只有一个,导入到发动机中烧掉。排放标准中,也没有规定混合动力汽车,必须使用高压油箱。从根本上来看,既然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大部分时间都不启动,那让它临时启动一下,消耗掉汽油蒸汽不就行了?



比亚迪发明专利截图(第一页和第四页)

从目前的已有信息来看,比亚迪正是采用了这个思路。厉害的网友,扒出了比亚迪的一个发明专利,专利名称是“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这个专利名称中没有任何“污染物、蒸发物”的字眼,能被扒出来,我对网友的吃瓜能力,也着实佩服),解决的就是混合动力油箱蒸发物的问题。

其思路也很简单,就是通过标定,确定燃油蒸发物量,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启动一下发动机,把碳罐里攒的燃油蒸发物送进去烧掉。不过,这也可能导致另外一个问题出现,纯电行驶中启动发动机,会不会对驾乘者产生舒适性上的打扰?

所以,这个方案或许其他厂商也想到了,但是没有解决执行中的这一问题,所以采用了高压油箱这一虽然增加了几百块钱成本、但技术上更简单的方案。而比亚迪这厮,就喜欢不走寻常路,把这条路给走通了,能做到启动发动机解决问题,还做到了稳定、安静,不打扰驾乘者。

写到这,我突然想起来,既然比亚迪把这个方案搞出来并且申请了发明专利,而发明专利的保护期又有20年,那其他友商如果不交专利费,是不是就不能用这个方案了?如果真是这样,那比亚迪确实有点狠......

写到这,我对于这次大瓜的理解,基本就讲完了。而剩下的唯一疑问就是,为什么长城拿比亚迪送检的车子,燃油蒸发物排放没有通过?从比亚迪的回应来看,它认为长城送检的车子,没有进行3000公里磨合,达不到实验标准。

有不少人质疑,这是鸡蛋里挑骨头,避重就轻。在我看来,并非如此。汽车的各项测试之所以制定严格的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就是为了可重复性和可对比性。拿GB18352.6-2016标准来说,它一共400页,讲名词定义和限值内容的,只有20页;而讲文字材料规范、具体测试方法以及测试设备标定、燃油的标准等内容,占了剩下的380多页。以前我工作的时候,研究的重点也是后面这部分内容。如果测试条件和方法不按照标准来,那么可重复性和可对比性就无从谈起。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不保证完全准确。有任何质疑,欢迎讨论。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