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华晨宝马助力“东方鲁尔”产业升级


图片141.png

5月18日,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的华晨宝马铁西工厂里达厂区洋溢着一片喜庆热闹的气氛。  

当天,是华晨宝马成立满20周年的大喜日子。为了给刚满“20岁”的华晨宝马“庆生”,德国宝马集团总部派出了两位集团董事亲临庆典活动现场,来自辽宁省和沈阳市的政府高层和全国各地的供应商、经销商和媒体代表也齐聚一堂。  

回望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见证快马加鞭的成长之路、感恩齐心协力的奋斗初心——这场持续一个半小时的庆典,带给现场观众和华晨宝马数万名员工的,是正能量满满的价值肯定和对华晨宝马“下一个20年”远大前程的无限憧憬。 

图片142.png

在华晨宝马多位优秀员工代表将各自珍视的物品逐一放进时间胶囊后,宝马集团两位董事还分别将取自辽河口的河水和沈阳市铁西区的土壤也放了进去,这一幕让在场掌声四起。外界期待着,华晨宝马的“下一个20年”的发展会更加绚丽多彩。  

事实上,这样的期待理由和底气都很充足。因为,宝马锚定中国市场谋求全球电动化转型的既定战略坚定不移。就在华晨宝马20周年庆典现场,宝马集团高层还重磅官宣了两则重要信息——2026年国产BMW新世代车型,追加100亿投资升级动力电池项目全面动工。  

  

中国投资加码 全球转型提速

  

谋新篇、布新局,在锚定中国市场加速电动化转型的战略落地上,宝马一直是“走一步,看三步”——总是以更大胆和更前瞻的投资策略来布局中国市场。 

图片143.png

比如率先在中国推动电动车产业“全价值链”本土化,尤其是电动车核心“三电”部件尽可能放到中国进行本土研发和生产。在此过程中,宝马不仅将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导入中国,更将产品和技术背后先进的生产理念和优秀的人才培养同步引进到中国。  

“今天,我们高兴地宣布BMW新世代车型将在沈阳投产,与之配套的BMW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全面动工。这将极大地推动我们的业务发展和电动化步伐。” 5月18日上午,出现在华晨宝马20周年庆典活动现场的宝马集团负责生产的董事诺德科沃奇博士宣布,宝马将持续加大中国市场投入,不断推进宝马集团最先进的iFACTORY生产战略。  

这两项关键的投资和发展计划,对于华晨宝马赢下“下一个20年”可谓意义重大。  

让宝马翘首以待且引以为傲的“新世代”车型,是宝马决胜“电动化+智能化”赛道的王牌,也是宝马集团实现2030年前“纯电动车型占据集团全球年度交付量的50%以上”、“在全球市场实现累计交付超过1000万辆纯电动车”这两大中期目标的最强有力“杀手锏”。 

图片144.png

基于完全为纯电动车设计的架构和全新的设计语言而打造,BMW新世代纯电动车型具备“电动化、数字化和循环永续”三大核心卖点:第一、全新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以及全新的用户界面和人机交互概念;第二、全新开发的、具有高性能和显著效率提升的电驱和电池系统;第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循环永续水平达到一个新高度。  

按照既定规划,宝马将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陆续量产BMW新世代纯电动车型,随后的24个月内至少投产6款全新车型——包括一款运动型多功能车(SAV)和一款BMW 3系所在细分市场的纯电轿车。据悉,率先量产的BMW新世代产品将专注在宝马品牌的核心细分市场。  

而2026年开始在中国投产BMW新世代纯电动车型,则意味着届时宝马全球技术最先进的电动车将几乎同步在中国引进并落地生产。为此,宝马和华晨宝马需要在产业链供应上提前做好布局——在华晨宝马追加投资100亿元升级动力电池项目,就是基于这种考量。  

将“家在中国”本土化战略全面落地,将宝马的发展积极融入到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之中,通过持续扩大在华投资,构建“全价值链”本土化的体系竞争力。数据显示,宝马在沈阳生产基地(华晨宝马)自2010年以来累计投资近1000亿元人民币,目前建设完并投入运营的年整车产能达到83万辆。  

  

深耕“家在中国” 重在“授人以渔”

  

“二十年来,华晨宝马一直是宝马集团在中国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从服务客户、创造价值、造福社会和助力经济等多方面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与辽宁省以及众多中国企业的成功伙伴关系,展示了为什么中德贸易可以创造共同繁荣。在迈向电动化、数字化和循环永续的道路上,我们将继续扩大在华布局、加强合作,积极为中国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宝马集团负责企业财务的董事默尔特先生讲道。  

在总结过去20年华晨宝马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和运营经验的基础上,宝马对于中国市场的深刻洞察和价值判断是一以贯之的,即一方面要持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资源投入,通过高投入高产出维持其在中国市场一如既往的高质量增长;另一方面则是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用中国经验反哺全球,用中国的优势资源助力宝马在全球汽车产业的转型竞逐赛中持续领跑。  

在投入中国的姿态上,宝马一直是积极务实且极富前瞻性的。例如,为了迎接2026年BMW新世代车型的高效落地,宝马近日官宣总投资达100亿元人民币的BMW第六代动力电池项项目开工建设,其生产面积是现有动力电池工厂5倍(规划用地面积24万平米),并将新增2000个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宝马沈阳研发中心二期扩建项目,也于近日官宣正式启用——该设施包括19个新的实验室,其中17个专门用于测试新能源车,进一步强化了宝马本地化新能源车全流程开发和验证能力,同时为后续BMW新世代车型的到来做足前期研发和测试阶段的各项准备——除了硬件设施,至关重要的还有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和储备。 

图片145.png

截至今年一季度,宝马在中国的业务实体为超过30,000人提供了高质量就业机会,其中有近26,000人在华晨宝马工作。事实上,在全力以赴推进电动化转型的进程中,宝马还通过其特有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在华员工重塑技能“打怪升级”,以适应更多新岗位的用人需求。  

华晨宝马还为员工提供大量面向未来汽车生产的培训。例如,华晨宝马近日启动的BMW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新增的2,000多个工作岗位中,约半数都将由发动机生产员工通过技能重塑转岗担任。  

在华晨宝马,从德国引入的“双元制教育”已经落地生根,十多年来为构筑本地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宝马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中国的年轻人施展才华提供其独有的数字化汽车工业场景和应用——例如,华晨宝马连续两年举办“黑客松”在线编程大赛,吸引全国超过70所大学的大学生参与。  

坚持以人为本,让员工和企业共同进化,是华晨宝马过去20年来持续领跑中国豪华车市场的重要动能。一支由来自30个不同国家的员工组建的多元化团队,成就了华晨宝马高超的团队竞争力和创造力。目前,约90%的华晨宝马管理岗位由中国员工担任;约32%的华晨宝马管理岗位由女性员工担任。 

WechatIMG2156.jpeg

宝马20年如一日持续在华晨宝马项目上的跟进投入,不仅让华晨宝马成为宝马全球最大的整车生产基地,更成为宝马全球集研发、采购、整车和动力总成生产为一体的智能制造中心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持续大手笔投入,更让华晨宝马成为带动辽宁省乃至整个东北三省新能源产业极速狂飙的“火车头”。  

更难能可贵的是,宝马在大力培养中国本土人才充分挖掘中国市场潜能同时,也在助力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优秀公司走出中国迈向全球。  

比如在关键的动力电池领域,宝马集团就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以及远景动力签订超过百亿欧元的动力电池需求合同,并助力这三家中国电池企业在欧洲和北美开建本地工厂,勇敢“出海”去国际大舞台一展身手。  

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20年如一日深耕中国市场的宝马和华晨宝马,充分展现了一个优秀企业公民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大潮中的前瞻、果敢和担当。“弄潮”下一个20年,“家在中国”同时也放眼全球的宝马和华晨宝马,自然会比其他市场玩家更笃定和从容。  

  

写在最后  

按照宝马集团此前制定的转型战略,电动化、数字化和循环永续是宝马集团全力转型“电动化+智能化”所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柱。而在中国市场这片创业“热土”上,宝马一方面坚定投入一方面持续迭代升级本土化战略。  

从早期进入中国市场之初践行“在中国,为中国”,到深耕市场深挖潜能阶段“在中国,为世界”,再到转型电动化大时代全力锚定中国发展的“家在中国”战略的提出,宝马在中国发展战略的每一次升级,都是企业发展理念的升维。  

为此,继续锚定中国市场这个全球最火热也是增长动能最强劲的新能源“主战场”,充分挖掘和发挥“第二故乡”在产业链配套和创新科技应用层面的资源优势,是宝马确保转型阶段持续领跑竞逐对手的关键动能。(本文作者杨小林系资深汽车媒体人、车壹传媒联合创始人兼总编辑)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