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持己初心,钢铁磨炼!桑塔纳当年为何受到此等好评?


提到中国现代轿车工业的先驱者,人们自然会想到桑塔纳,当年风光无限横空出世,承载了太多的希望与期许。

彼时的桑塔纳不仅在中国半机械半手工的老旧车型中独领风骚,实现了从“手敲”到“制造”这一技术层面的改变,而且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则家喻户晓的广告语直接见证了桑塔纳的全盛时代,同时,桑塔纳也亲历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即便在如今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桑塔纳仍然散发着特殊的魅力,它唤起了那个年代的美好记忆,国民车形象永远印在大家内心深处。

而你是否知道大众是如何跟上海结缘?桑塔纳又是怎么实现国产化的呢?

“干轿车”路线再出发,我们铁了心了!

早在1978年,中国轿车工业蹒跚起步,随着国内轿车需求日益增加,大量进口使得外汇储备捉襟见肘。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使得国家相关部门提出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包含引进轿车装配线,此需求很快就获得了批准。

此时恰逢饶斌被任命为一机部副部长,他认为上海是唯一的普通轿车批量生产基地,工业基础和人员配备都是最好的,如果将轿车装配线放到上海,能较好地实现中国轿车批量化生产。随后一机部和上海市政府采纳了饶斌的意见,并联合向国务院提交了规划报告。

图片

得到同意与外商商谈的批示后,1978年10月美国通用公司率先派代表团来到中国谈判,在谈判中提出了一个新名词“joint venture”,中文即“合资经营”。

当合资的指示传到上海后,正值机械工业部部长周子健赴德国考察,当他发现满大街都是VW标志的汽车时,敏锐的观察力让其决定果断率团奔赴狼堡大众汽车总部。

随后中方提出希望大众公司跟上海汽车公司合资经营,德方的施密特先生举双手赞成,放弃了与韩国商谈建厂项目转而跟中国洽谈。

然而从1978年11月开始,到1984年签订合作协议,在漫长的六年中上海与德国大众的合作历经了诸多波折才落定。从1979年国民经济形势紧张上海大众项目面临下马,到1980年石油危机造成的经济危机让大众公司陷于亏损,再到1982年哈恩任大众公司董事长时对合资项目存在疑虑,最终所有困难在上海有关部门和饶斌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解决。特别是饶斌那句“干轿车我们是铁了心的,上海轿车项目绝对不会停下来。”坚定了中方的态度。

此后,饶斌还亲自就哈恩提出的“中方限制轿车进口问题、合资企业地位问题、中方外汇问题”三个问题亲自给予回信一一作答。此后,1984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上海之希望:桑塔纳的光辉历程

在中方跟德国大众谈判引进车型时,中方就提出了两条选型原则:一是具有现代技术水平的中级轿车,二是该车型既可作公务用车,也可作商务和租出车使用。

德国大众便按照要求提供了尚在研制、还未上市的车型桑塔纳。双方合作初始就签下了100辆桑塔纳轿车SKD试装配的的协议合同,还就订货制造流程与人员培训计划商定了草案。

桑塔纳的首次装配并不容易,当时7个组装师傅在上海总装车间里,在没有规范工艺的情况下,仅靠着葫芦吊和锉刀、榔头等工具来组装。习惯了榔头敲轿车的师傅们都感叹:“原来德国车是造出来的。”而经验的缺乏让原本计划两天装好拖到了一星期。

IMG_256

正因为如此,新车组装完成的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希望,确信只有提高技术才能缩短跟国外的差距。当桑塔纳真正在国内上市后,市场表现非常优异,其新技术、工艺、低油耗等性能得到了用户认可,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中国轿车市场50%以上份额。

到了80年代末,汽车工业逐渐被列为国产化重点产业,桑塔纳国产化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国内第一家轿车合资企业的命运,也是促进汽车工业转型的关键和上海希望所在。

于是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共同体成立,一方面让大众在中国的零部件产品达到全球化统一标准,另一方面让德国大众管理模式在上海大众形成有效约束。

时至今日,这种双管齐下的方式依然惠及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那些活跃的企业大多依托上海大众建立,最终供给其他汽车企业。从这个层面来说,桑塔纳是可以写进历史的,对中国汽车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标签: 桑塔纳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