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想要挽留三菱汽车的人,却找不到一个留下它的理由

图片

文/桃李

作为曾经家喻户晓的汽车品牌,三菱汽车在国内市场已经沉寂了很久,在如今新势力品牌成为主流的时代,或许很多年轻消费者已经对其知之甚少,而知道这个品牌很可能也是因为近期传出的各种关于“三菱汽车将要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

尽管站在国内汽车的发展历程来说,三菱汽车在众多的汽车品牌中必须占有一席之地;尽管很多人也希望真如三菱汽车所说的那样“不会退出中国市场”,但是当我们尝试去留住他的时候,却又发现没有任何的理由让他留下来。

图片

三菱汽车的在华“天胡开局”

和很多已经退出中国市场的合资品牌一样,三菱汽车也曾在中国拥有过高光时刻,而且它的影响力甚至要远胜于其他品牌。

虽然早在1973年便开始向中国出口中型卡车,但这个阶段主要以进口和技术转让为主,而三菱汽车在中国的合资发展是从汽车的核心部件——发动机开始。1997年和1998年,三菱在东北投资建立了沈航三菱和东安三菱两家发动机合资企业,国内汽车工业起步晚,基础薄弱是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彼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品牌汽车往往以“三菱发动机”作为卖点。

图片

沈航三菱和东安三菱的发动机投产后便开始为长丰猎豹、菱帅等国产三菱“血统”车型提供配套设施,随后还向其他中国品牌的提供发动机。而靠着技术先进、便宜耐用、采购成本低等特点,国产三菱发动机很快便在中国汽车市场遍地开花,直到现在提到国产车的发动机还有很多人会想到三菱,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实际上,这基本上为三菱汽车在之后“买车看三大件”的时代打下了很好的市场基础,说这是天胡开局也不为过,在华巅峰年销量也曾一度达到了15万辆。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在如此优势的局面下,三菱汽车还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也难怪很多人评价三菱汽车“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图片

三菱汽车的落败有很多原因,首先是被友商举报油耗数据造假,在合格的检验中,发现,4款车油耗测试结果均超发售;随后又陆续曝出各种虚报产品数据的新闻,且数量非常之多,这也导致三菱汽车的信用破产,严重波及了国内的销量。

之后又因为股权问题与东南汽车产生矛盾,2012年三菱汽车转投广汽集团的怀抱成立广汽三菱,而三菱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重心开始向广汽三菱倾斜。

图片

在争斗过程中三菱汽车则是完全忽视了市场竞争环境的改变,尤其是在自主品牌经过数十年的摸爬滚打,研发能力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三菱发动机以及相关技术逐渐成为了落后的产物。但三菱汽车却表现出了“纨绔子弟”的感觉,对外界的变化完全不自知,没有追求上进,而是选择吃老本,笔者认为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当然,在三菱集团内部,汽车并非属于核心业务,这也导致三菱汽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否则在上一代欧蓝德销量不错的情况下,也不会十年不换代,这些都导致三菱汽车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图片

距离说再见,或许只差一纸通告

最近这段日子对于三菱汽车而言,简直如履薄冰。先是因为无法满足中国市场需求,三菱宣布在华停产欧蓝德;随后在广汽集团4月产销快报中,广汽三菱已经消失在广汽集团的名单中,而广汽集团的解释是广汽三菱月度产销占比较小,故不再单列,但广汽三菱销量已经合并至“其他”项中。

图片

数据显示,广汽三菱今年一季度同比下滑57.95%,而低迷的销量使其不断被边缘化,同时三菱汽车已经在湖南长沙工厂停产新车,预计6月重启新车生产的计划能否实现还不得而知。

事实上,早在今年三月就传出“某日系合资品牌将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虽然被怀疑的对象不止一个,但种种迹象都指向了广汽三菱,而它也是唯一一个站出来辟谣的。从停产到传出退市消息,再到辟谣,这剧情是不是很熟悉?尽管三菱汽车社长加藤隆雄亲自表示称,目前该公司没有退出中国市场的计划,但以目前三菱汽车在国内的处境,想要在内卷的市场中东山再起显然很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