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人汽」跨国车企有必要在华构建新的“闭环”

  • 作者: 人汽
  • 2023-05-10 12:30
  • 4106

图片

作者:管宏业

尽管全球地缘纷争波谲云诡,“脱钩”之声不绝于耳,但相关“中国车市”这个话题,却总是能凝聚高度共识。那就是:到中国去,更多地投资到中国去。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去年欧洲对中国汽车行业的直接投资达到62亿欧元,而对其他所有行业的投资总额仅为15亿欧元。

这与5年前相比有着明显变化,2018年欧洲对中国汽车的总投资额为17亿欧元。

很显然,即使遭遇不理想的开局,但在激烈动荡的油电切换下,欧洲汽车企业,特别是德系车企仍决心夺回在中国的优势地位来。

图片

奥迪汽车公司是其中最具雄心的一个。在2023年度新闻会上,奥迪宣布了一项重大投资计划:从2023年至2027年,公司三分之二的支出将投资于未来电动化和数字化领域,达到约280亿欧元。

这也是“Vorsprung 2030”全球战略的重要体现。奥迪对电气化的态度十分开放甚至激进。从2026年起,面向全球市场推出的新车型将全面切换为纯电动产品;至2033年,奥迪将逐步停止内燃发动机的生产。由此,奥迪成为第一家明确宣布“弃燃”具体进程的德国豪华车企。

目标勘定,接下来就是紧锣密鼓地实施。前不久的上海车展上,奥迪首次以全电动车阵容参展,创下了传统豪华汽车品牌一个新的里程碑。

图片

▲奥迪CEO 杜思曼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奥迪CEO杜思曼先生透露,未来三年,奥迪将推出20款新车型,包括10款纯电动车型。他认为,在纯电豪华领域的竞争,奥迪才刚刚开始。“大约从2025年开始,奥迪在豪华电动汽车市场将真正发力,那时我们将火力全开,迎来新的转折点。”


预计2025年火力全开

ALL IN电动化的2023年,奥迪迎来不错开局。

今年一季度,奥迪集团共交付了约42.2万辆汽车,同比增长约8%。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累计交付了34584辆,比去年同期增长约43%。交付电动汽车所占份额从6.2%大幅上升至8.2%。

杜思曼自信地说:“我们将品牌集团的纯电动车型交付量增加了43%。这表明我们的电动产品组合已经具有吸引力。随着奥迪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车型变动,从今年下半年的Q6 e-tron开始,我们正在对电动汽车加速发展的趋势做出正确的回应。”

图片

奥迪集团预测,其2023财年的汽车交付量在180万至190万辆之间;收入在690至720亿欧元之间;营业利润率预计将保持在9%至11%之间;奥迪集团还预计其净现金流量将稳定在45至55亿欧元之间。

未来的电动产品组合到底什么样?前不久的上海车展上,奥迪率先打了一个样。

这注定是奥迪品牌历史上的“第一次”。包括已经上市的奥迪Q4 e-tron,Q5 e-tron,以及高性能纯电轿跑奥迪RS e-tron GT;以及奥迪A6 Avant e-tron概念车和Urbansphere概念车,全电动序列的产品组合,毫不掩饰地透露出奥迪的电动化雄心。

图片

▲奥迪中国总裁 温泽岳博士

这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即将在长春下线的奥迪A6 e-tron和奥迪Q6 e-tron系列的三款车型。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博士介绍,基于PPE豪华纯电动平台的新车型将于2024年在长春新工厂下线,2025年奥迪将会火力全开,攻占豪华电动车市场。

图片

“今年是奥迪的业务转型之年,也是技术加速之年。我们在中国长春投资了26亿欧元,建设奥迪在华首个纯电动车型生产基地。我相信随着奥迪sphere系列以及奥迪A6 e-tron和Q6 e-tron系列电动车的逐步推出,我们将会在豪华电动车市场上有很好的表现。”


电动出行应该是一个完整闭环

ALL IN电动化的背后,当然不止是产品更换动力总成这么简单。

温泽岳告诉我们,除了即将投产的基于PPE高端电动平台打造的新车型,奥迪将从创新前沿的产品、中国专属的生态系统和引人入胜的客户体验三个维度着手,为中国用户带来激动人心的客户旅程。

温泽岳注意到,中国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格外重视品牌的整体体验,这不仅包括技术先进的汽车,还包含超越汽车本身的数字化产品和品质服务。“我们深刻地理解,下一代奥迪电动汽车不仅是简单的出行工具,而是进化成智能体验终端。“他介绍,全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将伴随客户旅程,同时具备高电力续航里程以及先进的电子架构。奥迪电动车将无缝接入更完整的生态系统,涵盖众多超越汽车本身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从充电到车载娱乐系统,跨越六大维度。

图片

创新的客户体验是奥迪高端客户旅程的第三维度。融合全新的客户触点和品牌交互,奥迪致力于打造一场引人入胜的客户旅程。为此,奥迪设立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品牌体验店,建立全新的品牌交互和创新的社群关怀。

如温泽岳说:在奥迪,我们认为电动出行应该是一个完整的闭环。


从研发到know how到供应链,ALL in China

实际上,不止是电动出行的闭环,在笔者看来,围绕奥迪中国,一个更大的闭环正在构建中。

1988年,奥迪100进入中国市场,揭开了中国国产高端汽车的序幕。35年后,中国车市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主题。如果说35年前靠产品,那以后必须是体系,包括所有的know how和供应链,否则是没有能力去满足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

事实上,以奥迪为代表,跨国汽车公司正第二次,或者说“重新”进入中国。要想继续保持领先,整个价值链都有必要导入进来,All in China。

图片

今年3月,杜思曼拿到中国签证第四天就出现在位于北京的全新奥迪中国楼,除了亲自为这座工作环境顶尖的办公楼剪彩之外,他还在奥迪电气化转型的关键之年寻找更多灵感。

依据技术研发路线图,奥迪中国研发团队将聚焦智能座舱、创新显示概念、智能语音控制系统、数字互联服务等技术。与此同时,他们还会负责传递品牌价值的用户界面和体验设计,以及中国专属车辆设计。另外,本土研发团队还将与德国总部合作,基于全新的电子架构,定义和开发奥迪品牌专属功能,包括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等。

图片

▲奥迪汽车公司技术研发董事 何立傅

前不久,奥迪汽车公司技术研发董事何立傅先生在接受人汽传媒采访时强调,于奥迪而言,中国不仅是单纯的全球最大单一市场,更是重要的创新基地与技术中心。

时隔三年重返中国,何立傅兴奋地谈到,中国市场正蓬勃新生更诸多汽车发展需求,“奥迪正是基于这些新要求进行创新的技术研发,并将此应用到我们的汽车上。“

图片

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奥迪中国研发开始更多地采用本地化经验和智慧。何立傅透露,以PPE平台为例子,包括散件组装、电池研发在内的许多部件与功能都是通过与中国伙伴合作实现的。奥迪和中国合作伙伴一起研发的两款全新电池,在功能和续航能力上都超过了以往。

某种程度上,中国成绩开始更多地反哺全球。通过借势中国创新与速度,汲取对功能和需求等方面的新知,奥迪将其传递到在全球研发与产品中。

至于如何更好地满足中国客户的独特需求,奥迪也有了系统性考虑。那就是,保持奥迪DNA的同时加速软件研发,丰富电动出行生态系统——在中国、更中国,这一本土化技术研发路线图就是奥迪对中国市场的承诺。

图片

对于这一演变,十年前就来到中国的温泽岳有更深的观察。他类比:奥迪在中国的历程犹如写书,有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35年前与中国一汽签署合作伙伴关系相当于书的第一章,两个合作伙伴共同发展是第二章,而到故事的第三章,就出现了包括自建新能源工厂、强化本地化研发等新内容。

无论是强化本土化研发和采购,还是赋予地区总部更大的决策和自主权,在我们看来,这些都是奥迪“重新进入”中国的标志性举措,也可以看作跨国公司构建更大闭环的新典范。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