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少麻烦,多快乐!选择ID.6 X,咱就图个省心

买电车还是买油车?买纯电还是混动?什么品牌靠谱?选择越多,纠结越多。不可否认,如今无论是首购还是换购,大伙买车不仅要准备银子,还要费脑子。小编有个90后朋友,已经当了爹,他去年入手了一辆上汽大众ID.6 X。前阵子无意和他聊起选车前前后后的事儿,小编觉得很值得分享。

01

大众ID.6 X,意见“分歧”的终结者!

“结婚以后,买大件都得征求各方意见,你懂的!这个过程最耗神!”2022年春节之后,小孩满两岁,朋友一家动了换车的念头,考虑到小孩和老人,大家都同意买一台6/7座大SUV;但到了讨论买哪款车时,大家有了分歧。朋友的父亲建议选大众、丰田,说老牌品质更靠谱;老婆则认定一定要上绿牌,而且年轻人应该首选新势力。

“老实来讲,我觉得家人说得都有道理,有没有一个折中的选择呢?”朋友那段时间没少上网琢磨看各种车评消息,夫妻俩也经常逛商场,一边溜娃一边看车,这期间他们关注到了上汽大众ID.6 X,通过各种对比驾驶后,没过半个月,他们就去4S店下订了,整个过程出奇的顺。


朋友笑着感慨到:“老人们信得过大众,老婆觉得这车做工用料不错、科技感不比新势力差,我试驾开起来也顺手,再加上价格合适,还有些优惠,现车可提,一家人很快达成一致——想想真要感谢ID.6 X的出现!”成家立业后,当年的固执小哥已经成了颇有情商的中年奶爸。


从理性角度看,大众ID.6 X也确实适合这一家子。空间方面,近4米9的车长,近3米的轴距,还有MEB平台的布局优势——简言之,这款车的“建筑面积”不小,“实用面积”也很足。

朋友选的是617公里的长续航版本,完全可以hold住四五百公里的中长途;即便从重庆主城出发回万州老家,他也能一步到位,中途不用操心充电的事儿。


说到配置,朋友直言“我不是很喜欢车里各种大屏,我老婆也很介意小孩一直看手机或平板,大众ID.6 X就没有太多杂七杂八的东西,有仪表盘,有中控屏方便我看信息,支持手机互联、语音操控、手机APP操控就很OK了,听歌是必须的,喜马拉雅最常用,路上可以给孩子听些儿童栏目,实在无聊才用屏幕看看视频。”


娱乐类的功能略显鸡肋,安全功能则越多越好。大众ID.6 X除了传承德系品质的扎实做工,主动安全配置做到了全系标配,像主动刹车、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疲劳驾驶提醒等功能均有,这让朋友一家颇有好感。

预算20-25万买纯电,大众ID.6 X在空间、续航、配置和安全性方面为朋友这样的家庭找到了一个“最大公约数”和“最佳平衡点”。

02

先省心,后省钱,ID.6 X这车越开越顺

有了大众ID.6 X这台大车,朋友一家的生活也丰富起来。朋友是干设计的,疫情期间和兄弟伙一起摸索干起了电商直播,搭建了一个小团队,其实工作压力也不小,所以大部分的时间,他都是家和办公室两点一线。“没空打游戏踢球了!现在,带上父母、老婆和孩子偶尔来一趟周末小游就是解压,这也是我的义务责任啊!”


朋友住的是新小区,买车同时就把私人充电桩安排上了,日常就在家充电。“开纯电车是真省钱!如果买燃油车,自己上下班开个中大型SUV会觉得很浪费,但是ID.6 X就不会给我这种负担!”


他给我算了一笔账,办公室离家有30公里,一天往返就是60公里左右,有时候要去见客户或者外出拍摄,平均每周工作日的行驶里程大概是300-400公里;周末偶尔带家人去近郊某个景区附近玩一玩,往返一般不会超过150公里——平均每周充电一次是够用的,一个月的电费大概是200元左右。“要是买燃油车,按照7.5L/100公里的油耗来算,200元远不够加一个星期的油。”


至于保养成本,朋友也颇有体会。当初买车的时候,家里人担心电动车是新物种,保养方面会不会“套路”更多,其实恰恰相反。由于纯电车型的结构更简单,所以项目也更简单,没有换机油等太多物料上的花销;以ID.6 X 为例,首保里程是5000公里,后续都是间隔10000公里一次保养,如果是常规检查、换空调滤芯一次大概200多元(换空调滤芯),每隔2-3万公里得换刹车油,大概得600多元。像我朋友这种一年跑3万公里算跑得多的了,做了三次保养也就1000元出头。


“别看现在新势力品牌发展很快,但售后保养的正规程度和网点覆盖,还是不如大众体系”这是朋友的心得感触,看得出来,他对ID.6 X是真心满意。

到今年4月,他买车差不多正好一年,跑了将近3万公里(中途回了几次老家),电费加上买保险、停车费、保养等杂费,ID.6 X的花销没有超过1万块。他特意讲到,很多人觉得电动车的保险费要高很多,其实没那么夸张,ID.6 X首年的保费也只花了不到6000块;而后面还会更低,大家都懂的。

【写在最后】

老实来说,市场竞争刺激下,各式各样的车型让人眼花缭乱,前两年各家拼续航,近两年又流行“卷”激光雷达和自动驾驶,所谓“冰箱彩电沙发”的干法在业内也是褒贬不一。但是听完朋友的这番分享,我发现,消费者当中不乏独立思考的冷静者——其实,理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然就不纠结了。


大众品牌在中国消费者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在老牌合资阵营中,大众的电动化转型步子迈得更早也更坚定。去年底,上汽大众ID.系列累计销量已突破12万台;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上汽大众亮出了重磅新车,还公布了ID.系列的焕新/定制服务规划。“不像某些新势力车型一个时期卖得很火,隔断时间又陷入危机,毕竟是大众,买它的车,我就图个实用,图个省心!”朋友的态度看起来有些保守和传统,但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这么想真没啥毛病。

标签: ID.6 X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