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吉利,像极了爆发的宫城

文|乔伊


就在几天前,吉利发布了2022年的ESG报告。


这是一份纯企业大战略蓝图层面的报告,而看完那场直播后,我的脑海里跳出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的标题。


说实话,如果换在五年前,哪怕三年前,我无论如何都是无法为吉利起出今天这样的标题的。


图片



毕竟,像我这样一个看着《灌篮高手》成长起来的,如今已经“油腻”了的中年人,脑海中对于海外品牌有着谜一样的信仰;毕竟,在彼时,进口货、外国牌子,代表的不仅仅是高价、与走在潮流尖尖上、更代表着“你无我有,你有我优”。


所以,当多年前,我的一个工作于吉利海外部门的同学,在开车时不经意地唱起《送你一份吉利》时,我几乎下意识地翻了他一个白眼。甚至,嘲笑起他和当时吉利的海外客户们交流时,练就的一口奇怪的英语。


但,老铁,时代变了。


如今,《灌篮高手》已经用动捕技术,推出了全新的大电影。主角,也不再是神经大条、智商随时不在线的樱木花道。而换成了在近30年前,湘北五虎中最不起眼,唯一没有故事线的宫城良田。


此时,我们发现,当时看起来最酱油,身材最不被看好的宫城,其实一直在努力,其实一直有自己不为人知的故事。甚至,最终成为了与日本第一高中生泽北荣治一道,进入篮球世界最高峰的美国打球的日本选手之一。


这似乎像极了如今的汽车世界。


图片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曾经风光无限的合资品牌们,存在感已经被大大削弱,展台人气最旺的,首先就得是“蔚小理”们(如果你们不信,可以回过头看看卡老师的那一篇《蔚来展台挤到窒息的秘密,不止免费特饮》)


当然,如果非要加上一个传统汽车品牌,那么,被包围在“蔚小理”中间的领克,似乎同样有着不错的表现。霓虹闪烁,背景板炫目的光彩下,涌动着的是真正攒动的人流。这不是被“蔚小理”的浪花推挤而来,而是真切地从各个展馆涌来。


图片


这样的景象,与消费者观念转变是完全成正比的。在这个时代,早已没有人再羞耻于谈起对于仰望U8的喜爱,不吝啬于聊起比亚迪就是技术牛,理想就是买车送全套家电(要是啥时候能送个洗衣机就更顶了)小鹏就是智能驾驶辅助用起来还挺顺手。


这其中,必然包括了,走在潮流尖端的领克,走在科技与豪华前列的极氪,以及将中国风打造得几乎与中国文化捆绑极为紧密,却又凸显出潮流属性与设计质感的吉利品牌。


图片


如果非要用一个场景,来描绘这种令人猝不及防的两极反转。也许,没有什么比一个全程见证了中国车企挣扎求存,奋力雄起,乃至如今昂首走向全球的中老年媒体人,喷涌而出的那一把热泪,更具有说服力了。


图片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抛开感性层面来聊,为什么我说吉利已经跑在成为全球“大厂牌”的路上了?


蜕变,从品牌气质到产品素质


从今天往前倒推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如果我们再来问,阻碍中国车企持续向上,赢得更大市场,获得更多认同的阻碍在哪里,其实归结起来无非也就是,技术不过硬、品牌很“乡非”。


首先,这没什么错。谁没年轻懵懂过,谁没出门就趴窝过?本茨夫人之所以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汽车维修工,还不是因为他老公造的车不咋行?所以,懵懂不可怕、落后不可怕,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慢慢积累品牌口碑与技术,是一个被所有人接受的逻辑。


但,我是万万没想到,这“慢慢”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这样的蜕变表现在哪里?


图片


就在几乎一个月前,我参加了领克08的发布会。怎么跟你形容我在那场发布会上的感受呢?


如果往前倒推十年,渗透在这场发布会中的精致、优雅,以及声光电的运用,全程欧美设计团队推进的讲解,以及最后所呈现出的,已经完全与时代接轨并有些许领先的,将要开创领克汽车设计新纪元的汽车产品设计语言,必须是至少二线豪华以上的品牌才能呈现的。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品牌定调,从来不只是为了追赶欧美。比如,从去年开始的,吉利品牌开始推动的,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合作,以及在此基础上推出的青绿配色的吉利星瑞,其实所要呈现的,就是更偏中国风的产品调性、品牌属性。


图片


这样的发布会质感、产品质感,首先与投入的钱是紧密相关的,更重要的是,它与整个品牌气质的提升、眼界的提升,愿意主动融入世界,并将自己提升到更好的愿望分不开;且在此基础上,还有更多元的,专属自己文化基因的路径可走。


而结果是,传统品牌、尤其是豪华的整体气质已无法获得更大的提升,而曾经跑在身后的,却已经追了上来。


这些,显然是关于品牌层面运营的细节,而更重要的是,产品。


无论时代如何改变,品牌如何提升,造更符合需要、且持续安全的产品这个理念,是从来不会过时的。这一点上专注于节能与环保的“雷神电混”系统,显然是目前吉利体系下最重要的技术点之一。


就目前来看,不论是百公里5.23L的亏电油耗,还是44.26%的内燃机热效率。基本都已经在混动车领域,内燃机领域走在了最前列。


在其他领域,吉利星越L获得C-NCAP 2021版首个五星评级;在J.D.Power中国汽车产品魅力指数研究(APEAL)自主品牌排名第一。


图片


而在可持续出行方面,极氪能源 ZEEKR Power 自建充电站累计布局全国超100个城市 600 站 (不含专用场站),领克欧洲订阅制超过15万,睿蓝累计换电次数超126万次。


简单来说,所谓的动力与设计,只是吉利在产品层面提升的核心点。但几乎包括了新能源、以及新能源的衍生市场,海外市场,国内的合作品牌在内的诸多大盘子,都已经完全铺开。


这,显然才是迈向“全球大厂”的,最重要的一步。


一步之遥,其实已经做好准备


现在,你的问题是,有了冲击大厂的愿望,冲击大厂的准备与能力,还有多久吉利才能追上?


也许,仅一步之遥。


这样的一步之遥,首先体现在刚才我们说到的,有了长足进步的品牌力、产品力之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最直观的整体销量之上。


2022年,吉利沃尔沃集团,整体的销售成绩为230万辆,排在了全球的第十一。而排在第十的宝马,则仅仅只比它领先了3万辆。


图片


说句实在话,以吉利集团目前的体量,这么多品牌,这么多车型,年底再冲个三万台的量,显然不是什么难事。因而,我们很有机会见到的情况是,在2023年,全球汽车集团的前十名中,很可能就出现中国汽车集团的身影了。


这和新势力的崛起是不同的。如果说新势力如今正在做的,是打破以往固有的,人们对于汽车阶级、地位的结构性认知。但还没有在品牌先行、研发并进、市场认可的同时,配合上销量足够,实现盈利这个最核心、最重要的最后一环。


那么如吉利这样的集团,实际上,已经在做了。


这是他们的优势,有足够多的市场保有量、有足够强的品牌知名度。虽然有更多的领域是和其他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但,有了前面的那些环节,就有了更强的底气,去试图改变旧的秩序,挑战新的格局。


比如,在这一次的ESG上,吉利公布的六大方向,其实都是围绕着“让世界充满吉利”这个愿景来推进的。


这其中包括了碳中和的目标,包括了建造零碳工厂,推出全新的纯电动产品,积极推进甲醇技术、打造高比例可再生资源应用的绿色循环汽车,以及将传统安全升级至覆盖全道路使用者及新四化下的智慧出行安全,在“零事故,零伤亡”的目标进程中持续迈进。


图片


而在数智创新方面,吉利将推动“负责任使用数据”原则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并向价值链延伸,依托于首轨“一箭九星”、星睿智算中心、魅族生态架构等技术布局,持续探索汽车数据及智能技术在解决行业、社会等更广泛可持续发展问题中的可行性。


粗看之下,这些都是企业上层战略及长期愿景在现实当中的应用。但如果你回过头来再去看,以吉利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品牌,如今已经有了完全接轨,或者在全球汽车集团中领先的理念,战略、以及装备。


至少,除了特斯拉和吉利以外,我没见过哪个车企搞火箭的。很显然,对于吉利集团来说,销量数字的追赶,或者反超也许只是在一念之间。但真正实现品牌的追赶,乃至反超,所要做的准备,要实现的目标,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


图片


至少从目前来看,碳中和的目标,新能源车的战略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但更重要的是,在“数智创新”以及“智慧安全出行”这样的,完全比拼科技与智力的下一阶段中,展现自己的实力。


显然,这并不容易。毕竟,智能驾驶现在所有人都被困在L2上,而智慧交互基本还是在娱乐功能上打转转。但这也是个机会,毕竟,所有人都没有突破,那就意味着这又是一条全新的,平等的起跑线。


就目前来看,不论是在品牌声量上,还是产品销量上,吉利在通往成为全球大厂的道路上,都已经有了足够的进步。而更重要的是,下一阶段,重新起跑的准备期中,找到一个比短期内卖出更多车,还要重要的战略,似乎才是这一步之遥的最后一步。


现在看来,也许吉利,已经做持球从双人包夹中,硬突破的准备了!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