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15年后开上氢能车?可能需要3个“特斯拉”,1次投资巨亏

最近试驾了一辆国产的氢能汽车,虽然没喝排气管流出的水,但对氢能的思考一下泉涌了。加上最近海马丰田合作氢燃料电池技术,现代广州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即将投产,广汽、上汽、长城等氢能相关动作,我在这大胆分析一下:15年后开上氢能车,需要哪些条件。

之所以是15年这个时间维度,参考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在试运行电动大巴车。而到了2023年,纯电动车已经正式走进千家万户。2022年北京冬奥会用氢能车,2023年成都在举办大运会期间也会用上氢能车,虽说都是较为成熟的产品,但意义很重要,这么来算。

开上氢能车,内心更激动

这次参加活动体验的是长安深蓝SL03氢电版,是将氢燃料发动机作为增程器来用的,配上28.39kWh的磷酸铁锂大电池。氢燃料发动机的催化反应发电过程,本来就没什么声音。一般人不告诉他的话,大概率会以为开的是纯电车。

从原理上,锂电池技术的大爆发,解决了氢能车发电功率不够的难题。氢能增程,或者插混,在现在的应用层面,是比较合适的。

在使用成本方面,以深蓝SL03为例,官方数据百公里耗氢0.65kg,重庆氢价55元/kg,补贴后25元/kg。以我们对增程车的了解,馈电后油耗/氢耗应该会高些,但没有氢耗的实测,先以0.65kg/100km计算,仅0.1625元/公里的成本,即便加上家用充电桩几分钱每公里的成本,这样算还是很便宜的。

同样可参考的,还有上汽大通MAXUS MIFA氢,作为一辆中大型MPV,百公里氢耗1.18kg。

开过、算过后,站在车尾沐浴在纯蒸汽的汽车尾气中时,内心还是很激动的。但是,车价、加氢2个问题,残酷地泼下一盆冷水。

技术、环境是最大制约

深蓝SL03氢电版指导价69.99万元,丰田Mirai指导价74.80-75.10万元。一线城市的加氢站数量都以个位数计,重庆的数量是9个。而且车辆设计加氢70Mpa容压,大部分加氢站只能加到35Mpa,车吃不饱、跑不长。

还有,现有主力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还是采用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主要采用的催化剂Pt,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铂金,目前地球上存量少,价格贵。

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汽车教材《电动汽车原理与构造》就明确指出,按照现有燃料电池对铂金的消耗计算,即使将地球上所有铂金储量都用来制作燃料电池,也仅能满足几百万辆车的需求。

要知道,2022年中国市场的纯电动汽车销量已达536.5万辆。

制氢、运氢、加氢,目前都有较大难题待解决。氢气的易燃特性,使得其目前仍是按高危化学品来处理。制氢也主要集中在化工生产时,附带产出的氢气。日本和我国,都提出了“绿氢”的发展目标,即制氢过程无污染。

所以,对氢能车发展看衰的人很多,还包括了之前特斯拉的马斯克。(最新的投资者日上,特斯拉说要把氢用到工业生产领域)

特斯拉是最佳参照案例

特斯拉玩的电池技术,用之前某位科学家的话说,不敢想象能将那么多电池放在一起。特斯拉在技术、生产、资本运作各方面,都可以作为氢能车发展的参考坐标。

电池技术、一体式车身、智能驾驶辅助,这些是特斯拉在车本身的技术突破。车身一体式冲压,减少组装,建立自己的超充站,建立以视觉算法为核心驾驶辅助技术,这些是特斯拉在生产、运营方面的突破。

更关键的是,曾经特斯拉股价特别低的时候,其他电动车股价也不好过。而特斯拉的股价上涨,带动了一大批电动车企满血复活,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而在之前,特斯拉的亏损曾是天量级。

那氢能车领域,车型技术,生产工艺,制、运、加氢环节,车企烧钱的力度,能否遇到合适的机遇,将成为发展重点。

现在车型技术的核心,仍是降低氢堆成本,包括:Pt催化剂的替代品,熔融燃料电池、固体燃料电池等技术路线的突破,氢罐的抗压性。

深蓝SL03 的氢能增程模式,与丰田Mirai氢能0.81kWh的小电池驱动相比,有质的飞跃。

单独说一句,这次体验的视频有网友留言,锂电池+氢罐,岂不是超级大炸弹?这种顾虑很正常。但这次在中国汽研,我们看到了氢罐用燃气火烧的实验资料。据公开资料,锂电池燃烧温度为500-800度,燃气为600-800度,二者相仿,可以一定程度证明氢罐的安全性。不过锂电池直接燃烧氢罐,则有待进一步考证。

接着上面说,我们的锂电成本和技术,可以让大电池上氢能车,这是我们的特色情况。那我国部分时间的电能过剩,也是特色情况。地大物博的我们,部分风电站、水电站,在某些时候是没有并网的,意味着能源的完全浪费。

动力电池储能,目前更多的是相对小体量的解决方案,如日本的独栋建筑,我国的个别楼宇、充电站。若将电能存储成氢能这样的,能固定、相对方便移动、能较长时间保存的能源形式,我个人认为是好的解决方案,但需要超级大国的综合协调实力。

又或者,出现像特斯拉这样的企业,不,起码是3个特斯拉这样的企业,全面的进行升级突破,做出其他人不敢想象的事。而且,要比特斯拉盈利之前,亏得更多,起码是几个数量级以上。

传统车企做电动车就舍不得亏损,而后来者做氢能车时,又舍得亏么?又或者有当时特斯拉遇到的,那么绝佳的股市造血期么?

驾仕总结

发展氢能车,我国应该走出一条我们自己的产业路线。国家层面要是能解决关键的制氢、运氢部分,企业就能放开手解决车用氢能技术部分。

国家层面调控能源流向,这是我们擅长的,是我们的优势,也是能源发展的大好事。

企业层面,不用被丰田、现代的现有氢能技术路线束缚住。增程、插电,都将有力的解决氢能高原缺氧催化慢、长途/高速功率降低等问题。我们的企业能把一个东安三菱的三缸增程器搞出花来,氢堆还搞不好了?

15年前谁能想象现在的电动车市场?当我们身处全球第一大电动车市场时,是该自信的想想15年后,我们的氢能车市场会如何发展。

文|吴剑

图|网络

标签: 特斯拉 氢能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