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车展观察|零部件供应商“入侵”整车馆

2022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三大车展均未能顺利举办——北京车展直接取消,成都车展、广州车展刚刚开展便遭遇疫情封控。再加之芯片短缺、市场下行等不利因素,2022年对于中国车市来说可谓跌宕起伏。在这一背景原因下,2023年上海车展注定要成为一场汽车人的盛大狂欢,今年亦将成为各大车企打翻身仗的期望之年。

//cools.qctt.cn/1682328737144.jpeg?imageMogr2/size-limit/1024k!

不出所料,1000余家企业积极参展,现场共展示车型1200个,车辆1413台。全球首发车93台(其中跨国公司全球首发车28台)、概念车64台。新能源车型271个(其中中国车企新能源车型186个),新能源展车513台。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科技与供应链展商阵容进一步扩张,从2021年的2个展馆增加到3个展馆。上到汽车芯片,下到挡风玻璃,数十家汽车产业供应商强势入侵整车馆,展现了汽车行业的新变化。

宁德时代连开两场发布会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在动力蓄电池、电机领域已产生了一批富有竞争力的自主企业,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

本次上海车展上,这几家企业纷纷亮相,行业龙头宁德时代更是连开两场发布会,向外界展示前沿技术与最新进展。

第一场为“零碳战略发布会”,宁德时代宣布零碳战略目标,表示将在2025年实现核心运营碳中和,2035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第二场为“凝聚态电池发布会”,其创新前沿电池技术——凝聚态电池正式亮相。

据发布会介绍,该凝聚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而据宁德时代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三元锂离子电池电芯质量能量密度纯电(BEV)为220-300Wh/kg,凝聚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比之提升了将近一倍。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透露,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解决了一直以来高比能和高安全不能兼得的难题。目前凝聚态电池正在进行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接下来还将推出凝聚态电池的车规级应用版本,可在今年内具备量产能力。

//cools.qctt.cn/1682328645396.png

回望过去,2021年,宁德时代发布能量密度达160Wh/kg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首发落地奇瑞车型;2022年,宁德时代发布麒麟电池,相继在极氪、问界、理想等多个品牌实现落地……

据财报显示,2022年宁德时代锂电池销售量已达289GWh,其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全球市占率分别为37%和43.4%。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动力电池的发展与众多产业相同,正呈现出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头部企业优势不断凸显的特点。目前稳坐第一把交椅的宁德时代,凭借凝聚态电池,将在顶峰位置再战几年。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的腾飞,受益于中国新能源车销量的爆发以及这一风口背后的政策支持。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产销市场,已有数家供应链企业得到了腾飞的契机,这一产业链也随之从线成网,不断外延……

科技大厂狂飙智驾

随着智能驾驶概念的普及,华为、百度、腾讯等多家跨界而来的科技巨头,正加速城区NOA(Navigate on Autopilot,自动辅助导航驾驶或智驾领航辅助)的加速落地。

4月16日,2023上海车展召开之前,华为车BU举行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对旗下五大解决方案都进行了全面升级,分别推出了ADS 2.0、鸿蒙OS 3.0、iDVP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服务和华为车载光最新产品。

据华为常务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介绍,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HUAWEI ADS 2.0将在AITO问界M5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版首发,后续阿维塔11、极狐阿尔法S·HI版也将升级,未来将搭载超过10款车型,并将摆脱对于高精度地图的依赖。

//cools.qctt.cn/1682329113853.png

百度在其智能汽车业务发布会上亦推出了全新升级的驾舱图产品矩阵,还有旗舰产品城市智驾Apollo City Driving Max。该系统搭载两颗英伟达Orin X,算力达508TOPS,是国内唯一一款使用纯视觉感知就能在城市道路上带给用户连贯体验的产品。

除此之外,百度还宣布黑芝麻智能成为其智能驾驶首选的本土化SoC芯片合作伙伴。双方将共同打造基于黑芝麻智能华山二号A1000系列芯片的软硬一体智能驾驶产品,主要应用于Apollo Highway Driving Pro,覆盖高速NOA行车和泊车功能。

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储瑞松对此表示:“到2026年,搭载了记忆泊车、高速领航、城市领航等L2+级别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车型的市场渗透率将超过15%,产业迎来智能化的跨沟期。届时,高阶智能驾驶市场的爆发将引发汽车产业新一轮洗牌,未来3年成为关键窗口期。”

//cools.qctt.cn/1682328525849.jpeg?imageMogr2/size-limit/1024k!

腾讯则于4月17日召开了“2023 TIME DAY·腾讯智慧出行技术开放日”,全面展示了“车云一体”领域的技术和产品体系。腾讯智能汽车云能力进一步升级,云上云下一体化自动驾驶存储方案可实现单个集群百万存储节点规模,10EB容量,每桶1万亿个对象,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节省50%的成本。在AI训练环节,IO性能提升10倍。

同时,面向城市级智能驾驶场景,腾讯推出了HD Air轻量级高精数据产品,预计2023年底将覆盖50座城市。

目前来看,三家头部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重视觉感知、轻高精度地图的发展路线。它们的选择影响着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它们的前进道路也演绎了整车厂与供应链关系的不断重塑与转变。在本次发布会中,华为再次强调其供应商的战略定位;腾讯也早已表示只做数字化助手,不造车,不做硬件。

自主供应商崛起

如果说不断试探与车企相处边界的华为、腾讯等供应商的奋斗故事带着“宫心计”的色彩,那国产芯片企业们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励志奋斗故事。

在2021-2022中美关系转变、高端芯片遭封锁的大背景下,国产芯片企业开始自研自产、夹缝生长。经过不断深耕与发展,截至此次上海车展,芯片企业地平线公布征程5出货量已经突破10万片,累计获得9家车企多达近20款车型的量产定点,2023年起将有更多款合作车型量产落地。从创立以来,地平线芯片出货量已突破300万片。

该公司还于2023上海车展带来了新一代BPU智能计算架构,在实现了三代迭代量产的基础上,正式进化出新一代纳什架构。

与此同时,地平线携手比亚迪重磅官宣双方基于征程5的合作进展,比亚迪自研的BEV融合感知方案将于年内量产。

//cools.qctt.cn/1682329435179.jpeg?imageMogr2/size-limit/1024k!

在未来出行领域,黑芝麻、西井、四维图新等企业也来到了展会现场,它们的经营范围包括芯片、雷达、ADAS、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车联网、高精度地图等。同时,新能源板块中蜂巢能源、中创新航等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新能源制造企业纷纷亮相,展示了电池、电驱、电控等最新技术和产品。

我国汽车全产业链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这些企业的发展与本次的亮相,也正契合2023上海车展主题——“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

可以看到,连续两届上海车展主题都使用了“拥抱”一词。2021年,在疫情中迎难而上举办的上海车展将主题定为“拥抱变化”,2023上海车展的主题变成了“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

2021年正值新冠疫情,再加之芯片短缺等问题,我国汽车产业被迫承压。但在跌宕之中,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于2021-2022年实现逆风扩张,2022年其渗透率已超过整体市场的30%。

电动化的扩张正是“拥抱变化”主题的来源,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场产业革命——产业生态全面重构,上下游供应链得以飞速发展,汽车行业迈入新时代。

//cools.qctt.cn/1682329529537.jpeg?imageMogr2/size-limit/1024k!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曾表示,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有三个必备标志:第一是拥有世界级的本土整车企业;第二是拥有以本土企业为主、掌握关键技术的完整供应链体系;第三是拥有科学、稳定、统一的汽车产业法制管理体系。

供应链产业作为行业发展的背后英雄,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汽车产业能否由大到强。当下各汽车强国也都符合这一定律,比如美国有德尔福、伟世通,德国有博世、大陆,日本有电装,韩国有摩比斯等。随着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发展,汽车供应链发展已不仅限于零部件、基础设施供应商等,还包括了运营商、通信商,以及各类高科技公司等。而这一发展变化、这些企业的崛起壮大,也正是中国汽车产业走向腾飞的标志。


标签: 整车 车展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