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2023上海车展:自主品牌的自信与合资品牌的焦虑

两年一届的上海车展如火如荼,微信好友中有人甚至日行41007步,足以看出本届上海车展的火热程度。但和自主品牌普遍的自信不同,本届车展上合资品牌看起来普遍焦虑,又是讲故事、讲历史,又是秀技术、表决心,就差把讨好中国消费者写脸上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海车展前的两天,4月16日,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小鹏汽车2023技术架构发布会上“口出狂言”,称“十年后主流车企只会有8家,子品牌会并入大品牌里面,最后形成巨无霸企业”。对何小鹏的言论,网友们嗤之以鼻,但合资车企们却心头一颤。

图片

如果你仔细观察今年的上海车展,会发现合资品牌车企在争相推出新能源车型,甚至连奔驰这样的汽车鼻祖也不惜放低身段,推出了电动大G、电动迈巴赫等一系列电动化车型。大众带来了纯电旗舰轿车ID.7 VIZZION、纯电MPV ID.Buzz等新款车型,希望以此重回巅峰。合资车企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图片

图片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众汽车在华销量都是一枝独秀,但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以大众汽车为代表的合资品牌市场份额正在快速缩小。根据威尔森终端数据,今年一季度大众汽车在华累计销量42.73万辆,市占率为10.07%,不敌比亚迪滑落到第二名,比亚迪以44.08万辆的一季度销量和10.38%的市占率荣膺第一。

图片

大众ID系列2022年在华累计销量14.31万辆,对大众来说,这可能是个不错的成绩,但对比自主品牌差距显而易见。比亚迪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达178.2万辆,广汽埃安2022年累计销量达27.12万辆,自主品牌正在新能源赛道上撒丫子狂奔,合资品牌反倒成了追赶者。

图片

一汽丰田的bZ3于4月16日正式上市,虽然挂着丰田汽车的logo,但这款车型的电机、电池等核心部件均来自比亚迪。在燃油车时代,丰田是比亚迪难以望其项背的头部品牌,但到了新能源时代,丰田想要造好一款电动汽车,还需要借助比亚迪的技术支持,可能这正是本届上海车展“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的主题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图片

图片

“汽车行业新时代”还有一层显而易见的含义,就是市场份额的变化。日系合资和德系合资汽车2020年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4.1%和25.5%,但这一数据到了2022年双双下滑,分别为17.2%和21.8%。而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35.7%增长到了2022年的47.2%,合资品牌的焦虑与自主品牌的自信均来源于此。

图片

图片

今年的上海车展特斯拉没来,但关注度是一点也没少,一部分来自SpaceX星舰,另一部分则来自“特斯拉中国工厂普通工人月薪一万块”。工资之外,特斯拉还为一线工人提供7%的五险一金、5%的住房公积金、免费工作餐、免费班车、全家免费商业保险等,甚至还报销员工父母看病的花费。不少网友直呼羡慕,但其实合资车企十多年前的待遇比这还要高。

图片

2011年底,一汽大众给员工发放了27个月的工资作为分红,如果算上一些月份发的双薪,一汽大众的员工最高可以拿到63个月的工资。2011年一汽大众销量为103.29万辆,是当年唯三年销量破百万辆的车企。可以说那个年代的合资品牌是“躺着都能赚钱”,但如今,对合资品牌来说,中国消费者的钱越来越难挣,这可能也算汽车行业新时代的一部分。不过也有更惨的,比如因为没有造车资质被禁止参展的集度汽车。

图片

主编点评

上海车展上,仰望腾势长城等品牌的展台上人山人海,仰望U8当场展示的原地调头功能更是收获惊呼声一片,可以说自主品牌发展势头正旺。上海车展在国内的地位可以说举足轻重,看懂上海车展,你也就看懂了未来3-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方向。从今年的上海车展来看,自主品牌超过合资品牌的那一天不远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