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上海车展看坦克500 PHEV,发现硬派越野用插混最好?



国内消费者对于SUV的喜爱已经体现在了销量数据上,不过城市SUV已经不再是大家的唯一选择。随着汽车越野文化沉淀,出游趋势增长,以及个性化需求等因素叠加,硬派越野车,逐渐成为国内SUV市场不容忽视的一股浪潮。在这次上海车展上,就有包括仰望、东风猛士、奔驰、奇瑞、福特等品牌带来了旗下全新重磅的硬派越野车。然而相比基本属于“炒冷饭”的燃油动力硬派SUV。在电气化浪潮下,车展登场的纯电动硬派SUV大多也局限在预售甚至是发布的阶段,让人看了好不心痒。

对硬派越野而言,夹中间的插混最合适?

其实这某种程度上或许也是现阶段硬派越野车发展的一个缩影。因为从技术角度来说,传统的大梁、纵置、机械四驱等等都已经进化几十年了,所谓的经典的燃油硬派SUV,很大程度上聊得已经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君生我未生,我生君未老”的氛围。而对传统越野冲击最大的,当属电气化的发展。高扭矩且线性输出,低传动损耗,更精确动力分配等等,在燃油车时代需要诸多精巧的机械结构才能追求的越野效果,对于纯电动而言不要太轻松。但在目前的技术限制下,纯粹的硬派越野场景,对于动力电池、四轮电机等零部件,以及耐热、防水等环境要求都过于苛刻。于是我们发现,至少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与场景局限下,插混路线可能是相对更适合硬派越野车型选择的方案。

这样说当然不是空穴来风。首先,电与油之间的搭配,至少有着混合动力、插混以及增程等选项。但是对于前面不断强调的硬派越野场景而言,混动结构中,电的支持无疑很难够用。至于增程式,完全可以实现更强的电驱动。但一方面缺乏机械结构并不符合当下的硬派越野需求。其次,增程式需要依赖足够大的动力电池容量。从布局上会给硬派越野车的底盘带来更大压力。综合之下,插混也就脱颖而出了。

不过在插混结构下,硬派越野更适合采用P1+P3路线,还是P2布局呢?前者的优势主要在分工更为明确,电机压力小,且负责驱动的P3电机在输出与动能回收上更占优势。但这种设计在纵置发动机的基础上,动力如何分流回到前轴便成了问题。其次,P3电机强化了电气化的优势,但随之而来的,又是动力电池组的匹配问题。毕竟纵置布局下,底盘中央位置已经没有放电池的空间。

而我们把视野放回P2结构,情况就很清晰了。首先所有的动力都将会通过机械结构变速箱,这样即便电机功率相对一般,但也能通过挡位放大,特别适配硬派越野的使用场景。此外,动力通过变速箱之后,基本与燃油车时代保持一致。分动箱、差速器按需摆放即可,成熟、可靠的结构对于硬派越野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唯一的变化还是在动力电池,一般在这种情况下,电池都是摆放在后座位置。

插混越野也有痛点,但中国品牌优势更大?

当整个画像勾勒清晰之后,其实我们也就可以很简单的找到市面上符合这一特征的产品。往远了说,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牧马人4xe,往近了说则有坦克500 PHEV为代表的的坦克系列SUV。两者从技术路线上并没有太大差异,基本遵照了前面所推导的过程。但在硬件层面,则有一定的性格区别。这一区别主要还是集中在油与电的“配比”上。

首先,两款车在内燃机部分都是仰赖一台2.0T涡轮增压发动机。不过动力输出方面,牧马人4xe内燃机部分能够提供266马力,以及400N·m的扭矩表现,两栏数据都要压过坦克500 PHEV一筹。但是在电气化部分,牧马人4xe则要显得保守得多。不仅在拥有P2电机的情况下,还增加了一台P0电机,整套电机系统的最大功率不过181马力,最大扭矩303N·m。而坦克500 PHEV单台P2电机的功率就达到163马力,扭矩更是达到了400N·m。于是在整套动力系统整合之后,坦克500 PHEV的系统功率与扭矩都要明显胜过牧马人4xe一筹。

当然,性能上的差异或许不仅是动力系统带来的。在动力电池部分,牧马人4xe也非常保守地仅提供了17kWh的容量,而坦克500 PHEV则是超过了37kWh。即便考虑车身级别差异,电池容量的区别也还是太大了。由于P2电机在动能回收以及动力输出上效率一般,所以整套插混在效率上调校逻辑需要相对谨慎。如果有更大的电池组,则能够让性能释放更为彻底。反之则需要考虑电量冗余问题,以及回收和释放的平衡。总之,插混虽然可以做到理论上只用油或者只用电。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场景多样化,特别是硬派越野的用车环境,尽可能还是保障既有油也有电,而不去挑战整套油电系统的运行逻辑。

即便如此,P2插混的稳定性也还有另一个挑战,那便是机械结构的变速箱。成熟如牧马人4xe,其变速箱已经选择了口碑极为出色的ZF 8AT,并且采埃孚在变速箱集成P2电机上也是颇下功夫。但牧马人4xe还是面临过较大范围的召回,原因则是直指变速箱控制模块等软件问题。而从技术角度来说,长城依托自研的纵置9AT变速箱集成P2混动的插混系统,与ZF 8AT的带电方向也是基本一致的。之所以在装配了大电池,以及有着出色的三电技术背书的情况下,依旧不能掉以轻心。主要还是因为P2电机既要输出又要回收的特性,加之空间局限性和硬派越野场景等等,导致散热与软件匹配等压力。

总的来说,纵置内燃机+P2插混+机械结构四驱,既可以满足传统硬派越野车成熟可靠的技术移植。又能依靠电气化特点,规避涡轮增压发动机平顺性,以及硬派越野SUV使用经济性上的缺点。另外考虑到中国品牌在三电技术储备和应用上的优势,P2插混在特殊工况下的短板或许不会表现得那么突出。即便硬派越野SUV用插混也并非完美,但在迭代陷入瓶颈的燃油,与尚还缺乏实际工况验证的纯电动之间,PHEV或许都还是它的更优解。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