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极星想在东方亮

文|嗷嗷胡


往好了说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往差了说就是“西方亮而东方不亮”,这是极星迄今为止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目前仅有的一款量产车型极星2,在欧洲和中国市场处境迥异,可谓一天一地。


人们对极星的认识,始于2017年宣布品牌独立,以及同期推出的限量豪华GT极星1:145万元售价,给新生的极星拉满了排面。可随后2019年上市的极星2,起初对标Model 3,却不到两年就陷入低迷。


随后,极星推出了概念车Precept及其量产版高性能四门GT极星5、概念车O₂及其量产版敞篷跑车极星6、中大型豪华SUV极星3——但它们的投产交付都尚需时日,用产品本身来进行品牌重塑是远水不解近渴。


图片


尤其是,在150万级“限量豪车”极星1、20万级“Model 3竞品”极星2这样一上一下的极限拉扯之后,极星3、5、6又跃升到了百万以上的高端世界。


极星3去年公布预售价88~103万元,让习惯了20来万极星2的普通人摸不清套路,也让人们怀疑品牌建设未半的极星能否撑得起如此高价。


这一切问题一切纠结一切拧巴,极星并不是不知道,也并不是刚知道。去年8月,原凯迪拉克市场营销部长冯旦加入极星任中国区总裁。


在经过了6个月的磨合调整之后,极星祭出了第一个大动作:极星3更新中国市场定价,较去年预售低了近20万元。


图片


不叫座的因祸得福


身为新任话事人,冯旦对于过去极星在中国市场的失意并不避讳,“前几年走了一些弯路。”这其中最明显、最表象的,就是极星2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佳,尤其是在欧洲市场极星2销量出色的映衬下就更为明显。


产品层面,由于时间进度的关系,极星1和极星2很大程度上都与沃尔沃藕断丝连:设计源于概念车,平台与燃油车密切。


而在品牌层面,极星也遇到了类似“曲高和寡”式的尴尬。


极星一度主打极简北欧风,在一片血海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始终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过于冷清的门店氛围和产品形象,也最终影响了销量表现和品牌认知度。


图片


不过在冯旦看来这并非灾难。“极星1、极星2带来的负面声音,总体上我认为可控……这些都是成长过程中的学费。”


幸运的是,也正因为极星过去在中国声量不大,品牌由此受到的负面影响也有限:“确实是我们的一块品牌负资产,但是这块负资产的包袱不重。”


和历史上其他一些企业、品牌受损重建的困难不同,极星中国遇到的最主要问题并不是负面形象太多,而是正面声量太少。


极星1和极星2的问题也并非产品缺陷,而是入场时机、产品形态与市场需求的错位导致市场表现不佳,进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现在极星1售完停产,极星2据悉中国市场即将转入按订单排产,也就是说从极星3以及很可能在年内登场的极星4开始,极星在中国将迎来一个近乎全新的开始。


这也是极星3、极星5、极星6,集体进入明显更高端(相对极星2)细分市场的逻辑所在。


由于产品形态上的特点,后排空间狭小的极星2,其实天然就不适合在中国市场作为一辆四门五座中型车来销售,反而在不那么看重空间、操控权重更大的欧洲如鱼得水。


这也是此次极星予以明确的另一个重要变化:品牌定位将转向超豪华市场。


图片



极星2未来将主要出口欧洲,国内仅按订单少量供应,除此以外,“后面的产品规划都是围绕超豪华做的,不会再走到极星2的价位。”


很显然,当初那个试图用极星2对标Model 3的极星,已经是过去时了。


东方战略:向上看


对于过去的一系列失误,最根本的原因来自最上层,“他们(极星总部)对中国市场确实是不了解。”无论是对于产品形态的把控,对于竞争策略的选择,还是已有产品基础上的品牌定位,本质上都来自于对中国市场环境缺乏了解。


不然怎么同一辆极星2,在欧洲就成了呢?


对于极星接下来的路,冯旦也并不是盲目乐观。尽管可以认为极星在中国的负面包袱不算重,但错过的这段时间内竞争格局愈发激烈成熟,“这个赛道上留给我们的时间也不多了,对我们来说可能就是短短这一年时间。”


极星选择走超豪华路线,在新能源主流价位已成红海的2023年,或许真的是更容易走通的。


当然并不是说纯电超豪华就多么轻松,而是说这片细分市场所面对的更多是“如何创造”,而非主流价位的“如何争夺”。


纯电动车市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家定位传统BBA以上的纯电品牌,能实现可持续的长期良性运转。


特斯拉的重点早已不是Model S/X,新势力们普遍没有BBA卖得贵,北美Lucid们朝不保夕自顾不暇。


极星过去给人的“高处不胜寒”,在超豪华市场也许反而会是优势。不过即便如此,极星此次也重点强调了品牌形象的转型:


不再一味重复所谓的“北欧极简”,而是重新提出了“Pure Luxury纯粹豪华”的理念。


图片



冯旦对此给出了自己的解释:过去人们经常理解的北欧极简生活,是“Simplicity”直接翻译为“简单、极简”而形成,而这并不完整和准确。


消费者对极星,只知道一个极简,只感受到了北欧风格中理性的一面,而没能接触到其中感性的一面。


而极星接下来的新形象,便是要将更感性的元素、风格、调性,融入到极星这个名字中,让极星摆脱过去冷冰冰的固有印象。


对于新的品牌形象,极星归纳为信念、内驱力、真挚三大内涵,这将是长期代表极星品牌的理念。


对于极星在华“新生”的首款车型极星3,冯旦给出了一个理性又不失挑战性的预期:“按照这台车的定价,要达到每月四位数销量,我认为就算成功了。”


说挑战是因为目前这个价位,确实无人能做到;说理性是因为千辆不是一个大数目,而电动市场还在增长。


在中国当然不可能只靠千辆极星3生存,于是接下来的重头戏是预计年内登场的极星4。


按照目前的消息,极星4可能会是一款小于极星3的中型SUV或跨界车,考虑到新的品牌定位,售价区间或许至少会在Model Y之上。


图片


按照门第归属,极星和沃尔沃一样,现如今也可以强行算作“中国品牌”。


但过去的一系列混沌,让它甚至没有来得及真刀真枪参与竞争,而是一直用不甚完善的产品和策略,憋着手脚从没能试试自己全力有多强。


能看到的“学费”确实不多,但错过的时间也很宝贵,极星从2023年开始重新参与主流价位市场竞争的难度,已经可能比它试着开拓更高端纯电市场的难度更大,于是进军超豪华反而更像是能看到曙光的理智之举。


但这条路同样不简单,极星要做从没有人做成过的事:把一款70万元的纯电SUV卖到月销过千,作为一家定位高于特斯拉和BBA的纯电厂商独立生存。


而在这个时代,只有东方也亮起来,极星才能稳稳挂在天上。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