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2年50万辆,宋PLUS如何引领新能源跨步迈向主流市场?

当两周年遇上50万销量,比亚迪宋PLUS车系把15~20万级紧凑型SUV市场的“桌子”掀翻了。放在两年前,相信谁也不敢预测,一款中国品牌的新能源SUV车型,能用2年的时间,叩开50万销量的大门。

简单换算,宋PLUS两年50万销量,平均每月在2万台以上。但要知道,汽车市场分淡旺季,一款车型上市之初也需要几个月的销量爬坡期。因此,宋PLUS的月销,实质上进入2022年后半年就稳定在三四万台,甚至破五、破六,放眼整个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这个销量都是当之无愧的头部。

毫无疑问,这是一款改写了“中国主流SUV竞争格局”的车型,甚至可以说,在浩浩荡荡的新能源变革中,这是一位跑在队头的“扛旗者”。

宋PLUS的50万销量,重塑了新能源市场格局

翻看新能源市场的过往销量,从2020年开始上升曲线陡然加剧。市场一直呈现“哑铃型”特征,即以五菱宏光MINI EV为代表的A00级车型和以Model Y为代表的B级车保持较快增长。不过自去年以来,A0、A级紧凑级车型快速上量。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2月,A级车累计零售183724辆,A0级为85026辆,合计已经占到34.9%。

换言之,新能源市场正从“哑铃型”向“纺锤型”结构转变,也就是新能源汽车正走入最广大的主流消费群体,主动消费时代已经到来。这是从“量变”正走向“质变”。而宋PLUS作为一款紧凑型SUV,拿下50万销量,无疑是市场变革的引领者与推动者。

事实上,在经历了之前多年的“野蛮增长”之后,新能源市场结构势必会逐步与燃油车的保有结构趋同,中端车型才是消费市场最大的需求所在。宋PLUS的横空出世,让主流消费者看到了原来以相同的价格可以买到全生命周期成本更低、驾乘品质感更高、智能化更强的车型,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之下,选择转向也便成为了必然。

如果说此前的新能源车主要卖给的是城市代步人群以及极客尝鲜族,以宋PLUS为代表的中端车,则从一开始就奔着最广大的主流消费人群而来。它们很多都是在选择家庭的唯一用车,希望车辆可以做到一车多能,满足多场景的用车需求。宋PLUS的出现,让他们看到“燃油车能做的事它都能做,燃油车做不到的事情它也能做”,这是他们愿意投币认购的根因。

因此,宋PLUS对于市场格局的改写,最重要的即是让主流消费群体开始意识到,新能源并非只有“玩具”属性,也可以是“全能战士”。当有这么一面旗帜立住,也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A级新能源车被看到,潜移默化间,主流市场的新能源占比也就越来越高,新能源也就真正成为了主流用户的“常规选择”。

从这点上来看,宋PLUS取得的50万销量,既代表了其成功在主流市场站稳脚跟,更引导了能源的行业格局变革。

自主定价影响力,相当深远且能量巨大

在智能新能源汽车赛道上,中国的汽车品牌在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商业模式、产业生态上已是形成先发优势,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形成了持续向上发展的势能。而比亚迪,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无论是电池、电机、电控组成的三电系统以及其它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的自产自研能力,还是整车及机械零部件的稳定产能,比亚迪都用持续猛增的销量在向市场证明着自身超强的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

而宋PLUS的爆发,与比亚迪的核心技术与产业链优势密不可分。宋PLUS从问世之初,就已经把价格牢牢定在了同级别传统燃油车的价格区间内。要知道,这是一台除了燃油动力系统成本之外,还要额外多上三电成本的车型。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宋PLUS用两年50万销量,不仅重塑了整个新能源SUV市场的定价规则,打造了一个会不断被后来者对标的标杆车型,更关键的,它已经破圈而出,改写着整个主流SUV市场的定价规则。而在宋PLUS的冲击之下,受到最广泛影响的就是合资燃油SUV阵营。

以前,提到15万以上的紧凑型SUV,大家脱口而出的便是大众途观本田CR-V、丰田RAV4荣放等车型,但现在,大家在翻一翻销量排行榜之后,反而首先会走进比亚迪海洋网,去看一看宋PLUS。而在经过一番对比之后,宋PLUS也确确实实让许多主流用户花上真金白银提回家。这十分具象地展示了宋PLUS对于合资燃油SUV的替代。

抛开销量,从产品口碑上来看,宋PLUS上市以来长期位列媒体新能源热门榜和关注榜榜首,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用户对其外观、空间、舒适性、配置的评分显著超过同价位车型均值,形成了销量与口碑并行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双向并行突围,宋PLUS定立的标杆是相当牢固的。

写在最后:

在宋PLUS汇聚起的50万车主群体中,有多半都有一个共同的“幸福烦恼”,那就是提车周期普遍需要数月,选择爆款车型,接受等车时间稍久一些也无可厚非。但比亚迪海洋网显然不想让用户接着等下去,随着产能的扩大,用户目前从下定宋PLUS到提车,一般仅需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用户等车时间的减少,对于用户口碑也一定能有十分正向的帮助,这无疑为它的产品价值再度添砖加瓦。

50万销量对于宋PLUS而言,只是另一征程的起点。中国的主流汽车消费人群,实质上仍然大量集中在10~20万售价区间去挑选车型。而宋PLUS的出现,让新能源主流化的进程被快速推进。尤其今年,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型开始吹响进攻的号角,但宋PLUS作为市场格局的改写者、定价权的拥有者、新规则的制定者,后来者想居上并挑落它,谈何容易。两年50万销量,宋PLUS的价值裂变、口碑积聚,仍将持续爆发巨大的能量。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