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与华为闹掰!新增3亿元资金埃安就能迎来新生?

近日,广汽集团发布的《第六届董事会第35次会议决议公告》显示,由于各方资源的调配等原因,埃安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变更后华为将继续以重要供应商身份参与公司自主品牌车型的开发及合作,同时该项目总投资由9.25亿元增至12.33亿元,资金来源由广汽集团自筹解决。广汽集团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表明了广汽埃安和华为合资联姻正式宣告“决裂”。


图片


公开信息显示,双方合作确定是在2021年7月。根据当时的计划,双方将基于广汽GEP3.0底盘平台、华为CCA(计算与通信架构)构建的新一代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联合定义、共同开发一系列智能汽车。其中,首款车型AH8,是埃安车型规划中重要的战略车型,承载埃安品牌向上的使命,计划于2023年底量产。然而,就在车型量产的关键节点,双方合作突然生变,难免引发业内诸多猜测。

图片


目前华为与车企之间提供两种深度合作模式,一是智选模式,一是Huawei Inside(HI)模式,比如问界选择的是前者,而埃安选择的是后者。何为Huawei Inside(HI)模式,也就是把华为的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运用到产品上面,与合作伙伴共同定义、联合开发。除了埃安,极狐、阿维塔两家车企也采用这一模式,且两者的产品已经问世。从目前合作的Huawei Inside(HI)模式看,华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即电动车的智能化方面,不过,从销量层面来看,极狐和阿维塔在终端市场的表现非常一般。


图片


数据显示,2022年阿尔法S HI版累计销量为1.19万辆,不到年销量目标的一半,而阿维塔11于2022年8月上市,12月开启交付,截至今年3月2日,累计交付为4000辆。市场表现就是最好的答案,显然华为Huawei Inside(HI)模式的发展似乎都不如预期中理想,这也从侧面暴露出华为在汽车智能化方面与其他提供相关解决方案的厂商相比,差异化或者说体验方面并不突出。


图片


如今汽车行业正处于电气化转型的重要阶段,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势力品牌,想要减轻来自供应商的压力,就必须增强“智”造能力,树立更好的技术壁垒,才能在行业内占据主导地位。而此次广汽埃安放弃华为Huawei Inside(HI)模式转为自主开发,有人认为,勇气可嘉,是一个有野心的车企;也有人认为,埃安背靠广汽,实力雄厚,并不会甘愿满足于从华为采购整套的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那么问题来了,埃安放弃华为Huawei Inside(HI)模式转为自主开发能否迎来新生?


愿望都是美好的,但是要想实现起来,又谈何容易?自主开发意味着车企需要自行研发从底层到应用层的全部技术和系统,而智能化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及相关的一系列智能化体验,这就更需要车企在硬件和软件方面投入更大的人力、财力和精力。尽管近些年埃安的表现一路高歌猛进,从2020年的接近6万辆,到2021年的突破12万辆,再到2022年的27.1万辆,但陷入销量提升,盈利却持续亏损的怪圈。


图片


根据埃安公示的财务报表显示,其在2019年-2022年5月31日期间,亏损额逐年增加,累计净亏损超37亿元。截至去年5月底,公司负债总额高达98.5亿元。换句话说,车卖得越多,亏得越多。而此次公告显示,AH8项目总投资由9.25亿元调整为12.33亿元,资金来源自筹解决。这意味着埃安独立研发这款车之后,在这款车上投入的力量也将会进一步增多,开发周期或许也会因此而延长,尽管埃安一再强调并不缺钱,但其上升的每一步棋都需要大量资金,对于越卖越亏的埃安,底气是否充足似乎还要画上一个问号。


同时,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累积过程,不能急功近利,必须长时间夯实发展基础。作为传统的新能源品牌,埃安的造车理念和新势力品牌完全不同,在智能化、软件生态方面,确实没有更多能拿得出手的优势,这也是为何此前埃安会选择和华为开展深度合作的主要原因。虽然早在品牌成立之初,埃安一直对外宣称自己是一家“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还一直想试图做第二个比亚迪,但在业内看来,埃安既没有足够的时间积累,也没有足够的战略定力,能否在未来智能电动车市场站稳脚跟也是未知数。


图片


此外,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百花齐放的时代,出色的技术与产品力是突破先行者市场基盘的利器,但品牌力提升也是关键所在。AH8是埃安自主高端车型,但与如今的霸主比亚迪、特斯拉等巨头在新能源领域的资金投入和技术积累相比,埃安还是缺乏了一定的品牌形象。众所周知,埃安发展初期,销量增长主要来自B端市场,主力车型一直是网约车市场的常客,以至于在业界,埃安“网约车之王”的称号广为流传。


图片


以今年2月份的30086辆为例,销量最高的是AION S(售价13.98-17.98万元)为16827辆,排第二的是AION Y(售价为13.76-20.26万元)为12996辆,光是这两个车型的销量加起来就达29823辆,占比99.1%。尽管埃安十分想摆脱网约车这个标签,但其看似风光的销量成绩,依然需要“网约车”这三个字来撑门面和稳固销量。而售价更高的AION V(18.76-26.98万元)和AION LX(28.66-46.96万元)的销量分别只有250辆和13辆。这样的产品结构显然无法支撑其“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的定位。


车叔总结


2023年开年,“价格屠夫”特斯拉率先开启了价格战,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面对日益“内卷”的行业现状,车企之间的竞争也将更加残酷,而正处于产业链布局中期的埃安想要成功迎来新生,必须要在AH8车型落地之前,拥有足够自研的智能化水准,无论是座舱还是智能驾驶,都需要达到行业第一梯队,但对一个本就没有时间积淀的品牌,再加上长久以来积累的低端印象,目前来看,埃安的前途迷茫。至于结果如何?相信答案离我们并不远,未来埃安会如何发展,车叔也将持续关注。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