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魅族系统首搭领克08,领克车机体验终于要翻身了?

当手机厂商凶猛涌向汽车行业的时候,吉利代表汽车行业向手机行业发起反攻。

3月30日晚,在正式收购魅族8个月后,李书福首次以星纪魅族集团创始人的身份亮相。

图片

已经极少参加吉利旗下新车发布的李书福当晚有些兴奋,这是他首次涉足消费电子领域。

魅族20系列是他们交出的第一份手机产品。

但是,造手机并不是李书福的真正目的,他希望打造一个万物互联的无界生态。

图片

“消费者对全场景智能连接解决方案的需求非常强烈,消费电子行业与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生态融合势在必行。”李书福说到,“未来智能汽车、智能手机这两个行业将不再是各行其道,而是共同面向用户的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体验的一体融合关系。”

他更希望的是,把汽车车机的人机交互体验提升到手机级别的水平。

李书福的希望,落在了Flyme Auto和领克08上。

图片

领克品牌生而全球、开放互联,其英文名字就取自LYNK互联之意。

在创立之初,领克就提出了“做车轮上的智能手机”的构想,希望为用户提供开放互联的数字体验。

无法否认的是,在这方面,领克也走了一些弯路,用户对于领克的车机体验并不满意。

图片

领克01推出时,车机系统是由欧洲供应商在2016年开发的,当时可以说是欧洲市场最领先的,车机底层技术采用Linux系统。但因为生态较为封闭,可装应用较少,在中国市场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

随后几年,领克通过快速迭代,改用Android系统,实现更高的开放度,逐渐跟上中国用户的互联网使用习惯。但受限于车内芯片算力的大小,卡顿现象仍时有发生。

最近领克发布的LYNKOS N是领克智能座舱基座LYNK OS 的全新一代产品,硬件基于8155车机芯片,算力大幅提高。应用全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进一步打通车辆的软硬件一体化服务能力。

然而,这并不能彻底解决领克车机系统的问题。

软件定义汽车,而硬件决定软件。

软件可以不断升级,但车上的芯片总有能力的边界,可能2-3年就面临算力不足的情况。

而此次首搭在领克08上,由领克与魅族深度融合打造的智能座舱车机系统,有可能彻底打破这个难题。

图片

Flyme Auto不仅仅是一套分布式的手机、车机互联系统。

其更重要的意义,是通过改变智能汽车技术架构,Flyme Auto 让手机成为汽车的一部分,让升级手机和升级车机配置划等号,让手机成为超越传统汽车五个域(动力域、底盘域、车身域、座舱域、自动驾驶域)的「第六域」——「手机域」。

图片

Flyme Link 还可让手机与汽车的硬件能力进行共享并互相调用,满足更多使用场景。

显然,手机芯片的迭代速度要比汽车更快,这意味着,当你升级了更新的手机时,车机算力也得到了提升。

彻底解决了车机芯片固化,无法应对快速的软件系统迭代升级的老问题。

当然,这需要用户同时拥有魅族手机和领克08。

图片

即使用户并没有魅族手机的时候,也希望能够获得更好的智能座舱体验。

领克 08 在底层能力上也毫不含糊。不仅采用了全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还首次搭载安托拉1000pro 计算平台,集成2颗超高算力的自研 7nm“龙鹰一号”芯片,NPU算力 16TOPS,GPU 算力高达 1800G (FLOPS),最高可支持 8 屏联动,全面提升用户的智能出行体验。

安托拉1000pro 计算平台,由沈子瑜领导的亿咖通科技自主研发,同时,沈子瑜也是魅族科技的董事长和CEO。

图片

这意味着,亿咖通的数字底座和魅族Flyme Auto的人机交互系统,实现了软硬一体化的系统性升级。

目前在车机端能够做到软硬一体化开发的,恐怕只有“遥遥领先”的华为系产品。

同时,Flyme团队多年在手机行业的人机交互设计经验,充分为车机系统的人机交互体验赋能。

“手机的交互系统一定比车机好,因为手机基本上24小时不关机,它和人的交互时长、频次都比车机要高太多。所以用手机的经验为车机赋能,一定是降维打击。”沈子瑜说到。

写在最后

在智能座舱已经极度趋同的情况下,智能座舱还会有哪些发展方向?

这是一个最近经常被问起的话题。

我们判断一个是手机生态的介入,一个是智能硬件的上车。

智能手机作为陪伴人们日常生活时间最久的智能终端,基本上已经成了人的延伸,手机生态中的数字账号和使用习惯,已经让消费者在数字世界中有了自己的印记。如果车机上的数字生态和手机是割裂的,将让消费者无比难受。

所以手机和车机生态的无缝流转将成为一种必然。

第二种是智能硬件上车。无论理想上的冰箱、彩电,还是蔚来上用外接的AR眼镜来取代车内大屏,还有各种车企的零重力按摩椅。其核心是通过车机对其进行控制和调用。

车载冰箱很早就有,后装大屏也很常见,但他们都无法与车机打通,无法和车内其他设备联动。

未来,作为第三空间,车内一定会集成更多的智能硬件,满足不同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目前更紧迫的,还是手机与车机的结合。

图片

就像沈子瑜在发布会上所说的那句颇有争议的论断,“没有手机软件赋能的汽车厂商,都将逐渐掉队。”

这也是手机厂商纷纷介入汽车业务的原因,至少从用户交互体验的角度,绝对是降维打击。

但是,手机厂商想造好车也并不是件易事。

就像领克所说,“造车没有速成班,没有造车底蕴的手机造车没有未来。”

手机厂商想要造车,从机械制造核心技术、上下游供应链到销售渠道建设,都是巨大挑战。

即便强大如华为,也不敢轻言造车,其更愿意与车企合作。

小米意识到智能手机生态与车的关系,勇敢入场,但进展不明。

苹果踌躇已久,造车计划反反复复密而难宣。

而反观车厂,除了吉利收购魅族,蔚来手机也即将亮相,特斯拉也准备在手机方面有所计划。

不久,也许我们就能看到更多手机跟汽车厂商的联合。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