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BMW X7 xDrive 40i小改款试驾:面面俱到不偏科,三排均衡大成者!

相信大家都同意,BMW X5就是众多豪华品牌休旅的滥觞,开启了传统豪华汽车厂商的大休旅时代,而X5从1999年发表到2018年之间,都是德国车厂的SUV一哥。反观隔壁棚早就推出了车格更大、定位更高的GLS抢攻层峰市场(2006年),外加LSUV最具代表性的Land Rover Range Rover老神在,BMW却等到了2017年才在法兰克福车展发表X7 iPerformance Concept概念车,量产版本则是于2018年10月于洛杉矶车展正式发表,所以看似已经存在市场好一段时间的X7,其实也只是初代车型而已。

历经了四年产品周期,BMW在去年4月正式发表全新小改款的X7,国内则于11月导入贩售,除了原先的xDrive 40i动力之外,更首次引进了性能最强悍的M60i版本,而我们本次试驾的主角,就是做为主力的X7 xDrive 40i车款。

笔者依稀还记得,小改款前X7甫推出时带给大家的震撼,完全不亚于之后的4系列大鼻孔,有趣的是这两部车让人震惊的点都刚好相同,也就是那一发不可收拾的鼻孔大小。当然当时被大家嫌到一个臭头的X7外观,如今却是充满霸气与帅气的休旅代表,妥妥的真香警告,所以轮到小改款的X7,BMW再度在外观上动了很多手脚,水箱护罩的尺寸我们早已习以为常,此次的变革则是轮到了头灯组的部分,前保杆也进行了幅度颇大的更动。

几乎和大改款7系列相同时间发表的小改款X7,两者像是说好一样的都采用了分离式头灯的设计,此举动的用意当然也相当好理解,只要看到分离式头灯向你驶来,就知道这是BMW新世代的旗舰车款。设计上小改款X7的分离式头灯为上下双层,上层为LED日行灯与方向灯,灯眉的造型也从L变成倒L字样,灯壳在视觉上也更窄一些。至于X7与7系列头灯最大的差异,在于7系列有与施华洛世奇Swarovski合作,将水晶融合至日行灯当中,X7则为正常的LED光条。分离式头灯下层为两组LED灯具,具备了光型变化的智慧头灯功能,当然也是全车系标配。

小改后水箱护罩的造型与尺码并没有太多调整,只不过内里直栅改为双肋的架构,同时也在每个肋条下方增添了发光组件,创造出夜里发光的水箱护罩,也是品牌内继X6、7系列后第三个可以发光的水箱护罩,每个水箱护罩的光型也不尽相同,只能说BMW应该真的将水箱护罩玩出花来了。

车头另一个明显的改动集中在前保杆的造型上,整体设计变得更为菱角分明,同时也导入了大片的金属饰板营造出强烈跑格。无论头尾造型如何变化,小改款X7还是维持小改前方正魁梧的身形,为的就是尽可能放大车内空间。本车的车身尺码为5181 x 2000 x 1835mm,轴距拥有3105mm的水准,外出停车真的要特别注意,另外X7本身的重量也是非常可观,试驾车款空车重量就有2415公斤,搭载4.4升V8双涡轮引擎的M60i,车重更是来到了2600公斤。

相较于车头明显的变化,X7小改款在车尾的著墨就显得轻描淡写,最主要的改变都集中在尾灯组上,车身腰线、后保杆造型、尾门基本上都维持小改前的样貌。

乍看之下,X7小改前后的尾灯似乎没有改变,但设计师是将本来平面式的灯组改为3D立体的设计,LED导光条的造型还是维持L字型的样貌,整体看起来更为利落动感,当然也保有了极高辨识度的优点。

后保杆造型维持小改前的设计,雾银色的下扰流饰板搭配两侧矩形尾饰管算是画龙点睛的存在。虽然不太重要但是深得笔者之心的,就是矩形尾饰管中还有实体的双边四出尾管,也让本车的排气声浪显得相当浑厚饱满。

除了外观的改变之外,X7改款后最大的重点,当然就是换上了品牌最新的ID 8车载控制系统,因此整个仪表台总成、中央鞍座也都一并做出调整,虽然笔者私心很爱ID7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小改款后的X7车舱的科技感与豪华度都有着相当大的提升,对于买到此种等级车款的消费者而言,车辆够不够舒适豪华,或许才是考量的重点。

不仅是ID 8的升级,全新X7全车系都标配了顶级水晶中控套件、Sensatec皮质仪表台包覆,连车门面板都完全覆盖,搭配本车基本的BMW Individual Fine-Wood浅色岑木纹中控饰板加持(M60i为碳纤维),让车内更多出了居家的舒适惬意。

浅色岑木纹中控饰板搭配下方可发光的X7灯饰,让沉稳的X7多了一分科技与年轻感,其中灯光色彩会根据气氛灯颜色同步切换,有机会入手的网友们可以玩玩看。

跑车多功能方向盘造型维持小改前的配置,虽然造型整体并非笔者喜爱的样貌,不过其功能性还是一样强大,两侧快捷按键的整合与逻辑都相当优异,也可以完美对应ID 8的使用。

方向盘快捷键的造型与框架都没有改变,操作逻辑也维持一致,左侧快捷键对应的是驾驶系统的调整,但是同样取消了跟车距离的按钮,必须要进入到ID 8进行调整。当然ID 8内就有自动车距调整的选项,我们也可以预先设定好喜好的距离。右侧面板负责多媒体音讯的操作,以及数位仪表的显示资讯、模式、抬头显示器等设定切换,毕竟ID 8就是有多种驾驶模式可以自行设定,自主性自然更高,但相对的也更为繁琐。

来到本次试驾的重头戏之一,ID 8的介绍,外观上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换上了一体式曲面萤幕,将数位仪表与中控萤幕放在同个框架之中,很有网咖电竞曲面萤幕的既视感。数位仪表的部分维持12.3英寸的大小,中控萤幕则是一口气放大到14.9英寸,不过优点是萤幕相左右加宽,并非上下变大,整体看起来不会有过于突兀之感。

ID 8的数位仪表共有三种不同的显示模式,内容资讯基本上都在画面中央显示。在切换时要先按下方向盘右侧快捷面板的选单按钮(下排中间),仪表右下方就会出现内容、版面、抬头显示器三个主选单,在使用快捷面板中央的左右切换,最后使用滚轮选到自己喜爱的项目,功能是真的多,但操作起来也是真的复杂,非常不建议在车辆行进间设定。

尺码更大的抬头显示器,当然就是为了显示更多资讯,驾驶者同样可以根据自身喜好与需求选择自己HUD的模式,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更新就是可以将导航图资投影至抬头显示器上,便利性确实更为加分。

14.9英寸的中控萤幕基本上就是我们辨识ID 8的最佳方式,目前上方的图片,就是ID 8的首页,包含了左边直列式的母选单,以及右侧格状的功能项目,整体的呈现方式个人认为较贴近ID 6,当然我们也可以各种自定义ID 8的首页,把自己最常用的几个功能,放在首页当中。乍看之下ID 8或许和ID 7只有解析度200ppi与界面的排列组合有所差异,但其实真正的差别在于整个系统逻辑变得全然不同,尤其是当你按下了APP的图示之后。

笔者之所以认为ID 8没有ID 7好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寻找功能的逻辑。简单来说ID 7就很像是苹果的iOS系统,所有的排列组合都已经固定,基本上你用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很容易找到所需的功能,只要你要设定任何跟车辆本车有关的功能,都是从“我的座车”中进行。ID 8则像是更为开放的安卓系统(未来ID9也确定会是安卓机了),当初条列式的子选单,都变成一个个的APP图示,或许和大家的智慧型手机更为接近,但毕竟开车本就不应该滑手机,那你滑车机不是一模一样的意思吗?

抱怨归抱怨,上述只是笔者自己的看法,ID 8的出现,代表很大一部分的消费者,已经看腻了一成不变的ID 7,他们更想要的,就是如同主流的智慧手机模式,倾听消费者的心声,何尝不是一件该做的事情。撇除APP图示的子功能寻找界面,ID 8可以提供的是更多、更细项的调整,以前ID 7所提供的功能一个都没有少,只是分散在广大的APP图海之中,等待勇者找到大秘宝。其实我们跟原厂讨论过非常多次关于ID 8的问题,最终得到的结论就是ID 8确实在介面上营造的更为科幻,更符合新世代消费者的期待,当然他们也承认系统确实变得更为繁杂,不过当消费者经过最初的摸索与设定之后,使用感受就会大幅提升,车主也可以设定BMW ID,系统就会记忆你最终设定的状态。

ID 8除了换上一体式曲面萤幕之外,也同步将实体空调介面取消,当然优点就是彻底简化了中控区域,同时原厂也有在萤幕下方常驻双区温度,确保使用的直觉度。不过当我们点开空调系统选单之后,一排密密麻麻的图形让人看得是眼花撩乱,真的需要花时间适应。

对于X7此等标准七人座的LSUV,全车三排当然都得一视同仁,因此第三排的机能性可以说一个都没少,座椅两侧不仅都有着皮革包覆的手靠,同时也有自己专属的置杯架与USB Type-C充电孔。

另一项让人感到惊愕的配备,那就是BMW为了X7第三排也准备了专属的恒温空调系统,因此整车标配的是五区恒温空调,已经彻底超越阿星的五支烟等级。

正常来说天窗并不是笔者特别关注的配备,但X7的肯定要拿出来说嘴一下。不仅仅是前座与第二排可以享受到的全景天窗,就连第三排都有自己专属的天窗可以使用,让整个车室内部的开阔感非常良好,心情自然也会更加愉悦。

介绍行李厢当然得要开启尾门,而X7的尾门也正是笔者非常喜欢的部分。如同X5一般采用上下对开的设计,在使用时须先将上半部的尾门开启后,才可以打开下半部的尾门,如此一来在放置物品时就不容易有着滑落的风险,同时也可以确保开口的方正广大。更重要的是,至少可以承重250公斤的下尾门,可以坐在上面休憩,一整个Chill到最高点。

胃纳量方面,对于身长接近5米2的X7来说,自然也不成问题。在七人满座的标准状态下,行李厢就已经可以提供326公升的装载容积,而且置物空间平整性极佳,右侧区域有设有含分隔网的额外收纳空间。

行李厢底板开启后便是一个颇大的隐藏置物空间,随车物品如补胎剂、打气机等都可安放在此,另外此处行李厢隐私隔板的收纳处,可以完美收纳看起来就让人身心舒畅。

第三排座椅倾倒后,X7行李厢容积则是可以提升到750公升之谱,比起X5足足多出了一百公升可以使用,加上第三排座椅收折后是一个全然的平面,座椅与本来行李厢之间也有护板掩盖接缝,平整性自然也是不在话下。

倘若真的有严苛的载物需求,那么将第二排座椅收折之后,我们可以得到2120公升的夸张容积,外加一个平整性超群的平台,外出采买真的应该不会遇到任何困扰。座椅配置方面,X7第二排采用的是4/2/4分离倾倒,第三排则是5/5收折,因此我们也可以只收第二、三排的单边座椅,用以放置体积较长的物品,整体的机能变化性也是相当出色。

X7之所以是X7,当然不能只有空间大一个强项,全车电动座椅才是顶级豪华的象征,我们可以使用行李厢左侧的按键,一间收折与恢复第二、三排座椅,当然也可以单独调整单张座椅椅背。

当我们终于摆脱了车阵,油门跟着愈发放肆起来之后,这辆庞然大物就瞬间变成我们熟悉的BMW,饱满的推力涌现,和当初的平缓步调判若两车,从全力踩下油门,直到遇到前车不得不收油的时间内,X7动力传递极其线性,同时却不失381匹该有的激情,变速箱带感却迅猛的换档作动,似乎都在告诉驾驶者它还可以继续冲刺,当然看着仪表上的格数,理智还是告诉自己量力而为。

BMW最招牌的运动化八速手自排变速箱即便经过十几年的淬链,放到现在依旧宝刀未老,对于喜爱运动驾驶的消费者来说,真的会彻底爱上这具八速变速箱。

自从踏入新世代后的BMW,从外观到内装的改动都可以说是巨大,虽然某些车型有点褒贬不一,但似乎也吸引到更多舒适圈外的客群。以本次主角小改款X7为例,外观和7系列同步换上了分离式头灯,对于老一辈Bimmer来说或许会感到不适,但对于“旁人”来说或许就是个极其有感与帅气的改动;ID 8也是相同的状况,难用归难用,不过功能性也是真心强大,加上更自由的操作逻辑,以及各种手机连动系统,反而更贴近主流消费者的喜好。

真正维持住BMW粉丝自尊的,肯定还是动态方面的表现,就算变得相对舒服,那个刻在骨子里的操控精髓,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因此不管是X几,开起来都还是让人喜欢。六人座与七人座设定的X7,对于BMW来说就是等同于7系列的存在,自然就是要旗舰豪华,相处一天下来确实会被车上各种舒适与配备所折服,虽然那种极佳的乘坐舒适性可能还是差对手一点点,但好开的程度就可以说是落差明显,而这也是X7始终让人喜爱的点吧!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