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起亚的蓝图,需要更多刺激

事实证明,如果全网都在喷某个电影是烂片,那多半是真的。

几个小时前,头铁的我想验一验《黑豹 2》的烂番茄度数;几个小时后,懊悔的我真心怀念《黑豹 1》中的那个瓦坎达

漫威宇宙中,瓦坎达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国家。在外界看来,那里贫穷落后,但实际上,瓦坎达垄断了地球上的振金资源,腰包鼓鼓的同时顺便还领跑了蓝星科技,像极了全球电动车市场格局里的中国。

中国有最缤纷的电动车竞争格局,最多样的产品形态,以及最开放的消费群体,从而造就了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

起亚,就要来攻略瓦坎达了。


这仗还是有准备的

昨晚,起亚在上海举办了 Kia EV Day,正式宣布进军中国电动市场,并带来了一款量产车和两款概念车。

很多人看到这条消息的第一反应大概会是不屑,起亚?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韩系车在我国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存在感甚是稀薄。套用一个如今很流行的概念,信息茧房,就像国外大众不了解中国电动车市场的繁荣,我们也大可不必嘲笑韩系车是不是快完犊子了。

2022 年,现代起亚集团共卖出了超 680 万辆车,全球排名第三,这还是在几乎丢掉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单一汽车市场的前提下。

论起电动化转型,韩系在传统阵营里也算动作快的,现代起亚集团的 E-GMP 纯电平台略晚于大众的 MEB 平台,但 E-GMP 在差不多 2 年前就交付了 800V 高压平台量产车。

800V,家用车,传统车企,勾选上这三个关键词后,截至现在韩系也是独一份。


反馈到销量上,2022 年,现代、起亚两个品牌基于 E-GMP 的三款车型共计卖出了约 18 万辆。同样的,这个数字也是在刨除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纯电市场的前提下取得的。

而之所以要罗列这些数字,倒不是我反向吹韩系,韩国车在中国深陷销量泥沼是事实,他们在三电领域的技术积累也是事实。就像小标题说的,起亚要进军中国电动车市场,至少在产品和技术层面,这仗还是有准备的。


有点激动的量产车

起亚发动的第一波攻势,其实在 EV Day 前就已经展开了,以 EV6 GT 的名义。

此前起亚在江苏盐城组织了 EV6 GT 的场地试驾活动,双电机,585kW,740Nm,零百加速 3.5 秒,最高时速 260km/h......当这样的性能和紧凑车身组合时,如果你是一个爱车的人,你很难不心动(我也就对着各家视频流了一天半的口水)。

即便在三秒俱乐部不值钱的电动时代,这样的数据也无疑能让 EV6 GT 顶起「性能」的名头,就和「GT」尾标一样,但我还是注意到了一些不一样。

首先,EV6 GT 来自一家传统车企。不是说传统车企造不出高性能电动车,而是传统车企很少会给紧凑级家用车上强度。

我的理解是,在传统车企的产品定义序列中,速度性能是一项区分产品定位的重要参数。毕竟在汽油机时代,车辆加速性能和发动机排量几乎成正比,而发动机排量又几乎与车价成正比。到了电动时代,已经按原有体系跑了几十上百年的传统车企依然在延续动力性能的定义价值,即便今天的加速度成本已经不再昂贵。

但起亚把强动力赋予在了这样一款紧凑级家用车上,即便可以预见 EV6 GT 在 EV6 家族中不一定会有多高的销售占比,这也是一种态度,告别传统,拥抱改变的态度。

其次,EV6 GT 配备了 E-LSD 电子限滑差速器。虽然很多时候我们下意识会在加速和性能之间划上等号,但「直道王弯道亡」的梗从来不是一句玩笑。某新势力自诞生起就一直标配双电机,号称「不造慢车」,他们的头三款车却真的很难和「驾控」扯上什么关系。

至于限滑差速器,我不多展开,就这么说吧,这是玩漂移的好搭档,大名鼎鼎的大众高尔夫 GTI 之所以能成为小钢炮经典,限滑差速器功不可没。

因此,对于性能钢炮,起亚也不仅仅是堆两个电机就完事儿,像 E-LSD 等配置的加入,同样也是一种态度,理解性能的态度。

只不过,真性能终究还是小众品,像这样一款已经在海外上市的车型,起亚一没公布正式售价,二 EV6 GT 不会国产,三正式上市也要等到小半年后。EV6 GT 本身更像是一种态度,而真正想实现走量,还得看常规车型,比如 EV5。


不太概念的概念车

虽然在中国混得很惨,但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的名号摆在这里,起亚还是挺重视中国市场的。在昨天的 EV Day 上,除了此前亮相过的 EV9 概念车,起亚还全球首发了另一款概念车 EV5。

只不过,如果说 EV6 GT 可以看做是起亚看齐新势力的朝气,EV9 和 EV5 相对来说并没有让我感受到太多的火力。

或许是很接近量产版本了,这两款概念车除了有无 B 柱的对开式车门、旋转座椅以外,其他地方就,嗯,很量产。但是这两年看了这么多其他品牌的概念车,我们心知肚明,出于安全的考量,这两项很难在量产车上得到保留。

EV9 为三排六座布局,EV5 概念车为 4 座,量产后大概率也会变成两排五座的布局,这个组合类似理想 L9 和 L7 的组合,但起亚能否在空间上达到甚至超过理想,期待总还是可以有的吧。

至于其他,没说激光雷达,没提智驾配置,只说未来将支持高速公路上的 L3 级智能驾驶。这对于已经把智能驾驶卷到城区领航辅助的中国市场来说,估计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样,内心毫无波动。

可以聊的亮点还剩下 E-GMP 平台的 800V 高电压,但今年各家国产新势力的 800V 平台都要就位了,这一优势也很快会被抹平。

这大概也是一种矛盾。

过去我们老说新势力太重视把产品特性标签化,但汽车不是手机,片面的标签并不能准确描述车辆状态;现在我们摸不到 EV9、EV5 的实车,而起亚又没给出太多新产品点的时候,我们又不知该如何深聊或者预测产品的走向。

关于未来,起亚是有野心的。从今年开始,起亚将每年至少推出一款基于 E-GMP 平台的新车。到 2030 年,起亚希望实现年销售 18 万辆电动车的目标。尽管去年起亚在中国才卖出了 9.4 万台车。

实事求是地讲,面对这个目标,一个 EV6 GT 的有点不够,起亚真的还需要再来几个类似的刺激。

标签: 起亚 起亚EV6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