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一年烧掉91亿,Q4毛利腰斩!何小鹏放话:三季度逆袭


G9上市哑火后,小鹏去年过的很艰难。去年四季度,小鹏汽车总销量仅有2.2万辆,而上一年四季度交付量达到4.2万辆。交付量接近“拦腰式”下滑,直接带来收入同比下滑40%。3月17日小鹏发布的财报显示,在2022年第四季度,小鹏的总收入51.4亿元,按年下降39.9%。而令人尴尬的是,这50多亿收入中,一半都亏出去了——在四季度小鹏的净亏损就达到了23.6亿元。此外,小鹏在四季度的汽车销售毛利率闪崩至5.7%,而在上一个季度这一数字为11.7%,几乎是腰斩。


尽管售价更高的G9上市,但四季度小鹏的单车毛利下滑至1万出头,创近两年来的新低。这直接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下滑至8.7%,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1.8%。这可能是小鹏成立以来最煎熬的一个季度。由于四季度业绩拉垮,小鹏去年的财报也被冠上了“史上最差”。在整个2022年,小鹏汽车2022年总收入为268.6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248.4亿元,同比增长23.9%;但净亏损达到91.4亿元,几乎比去年翻了一倍。


在毛利率上,全年为11.5%而上一年为12.5%,损失一个百分点;汽车毛利率(即汽车销售毛利占汽车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为9.4%,而2021年为11.5%。


在小鹏汽车CEO何小鹏看来,小鹏目前已经触底,他认为整个公司也即将迎来转折点,这个转折点被认为是在三季度之后。“我有极强的信心,从2023年三季度开始,小鹏汽车的销量将会看到环比和同比的大幅增长,并且较大比例地高于行业的增速。”何小鹏说。但在外界来看,并没有太多信心。小鹏在近期推出了其主力车型P7的改款P7i,但是在价格上并没有太强竞争力。


但据何小鹏表示,P7i上市后的订单表现强劲,这使得小鹏3月的新订单量环比2月份又有大幅度增长。何小鹏将之称为“全面变革后打的第一个胜仗”。不过,比亚迪的汉唐车型价格已经直接打到了20万,而特斯拉正在计划推出价格更低的车型,同时该公司已经宣告将在成本上再降低50%。留给外界的疑问是,小鹏能卷的过吗?而由于小鹏在蔚小理三家企业中,是特色最不明显的一家,这使得很容易遭到竞品的冲击。


P7i已经无法拯救小鹏,而最为关键的是接下来即将亮相的G6。按照安排,G6将会在上海车展亮相,并在今年二季度末正式发布和启动交付。同时,在今年的下半年,小鹏还会推出一款全新的纯电七座MPV。对于G6的市场目标,何小鹏直言希望其能够成为这一市场销量排名前列的爆款。“在量产爬坡后,会取得相比P7 2-3倍的月销售目标。”何小鹏说,P7正在巅峰时候月销量近万,而目前保持在两三千左右。


小鹏今年的年销量目标是20万辆。但公司预期一季度销量是在1.8-1.9万辆之间,考虑到1 月份是在5218辆、2月份是在6010辆,可以推测出小鹏预期的3月销量在6700-7700辆。单月销量仅有7000辆左右,这甚至还还不到过去它高光时刻月销量的50%。如果P7i和P7采用同堂销售的模式,可能会在后续短暂的提升销量,但是真正大的改变还是需要G9和G6来实现。


由于销量较低,对于一季度小鹏给出了40-42亿的公司总收入指引。算是非常低潮的目标了。而在这个目标背后,有几个数字也浮现除下来:这意味着在一季度小鹏汽车的单车收入将继续下降至20万左右,与此同时其毛利率也可能进一步下滑。而目前,行业中出现的大幅度掀桌子的降价,也将对小鹏产生较大的冲击。比如零跑全系降价,其中对P7构成冲击的C01就直接降价了6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小鹏未来如何应对还是个难题。


三方面调整


小鹏汽车对未来有一些重要的调整,简单来说就是强化品牌差异化特色在智能化上发力,其次是在渠道上向低线城市扩张,然后是大幅度降本。这些工作都将在新近加盟担任总裁的王凤英带领下进行。


按照计划,小鹏将继续围绕"全自动驾驶"的核心差异点打透,提升用户认知,将当前主力从从一二线市场向三四线市场深度推进。小鹏计划在明年使XNGP成本实现大幅度的下降,并从软硬件整体销售,转为软硬件分离销售,让最高等级的全自动驾驶成为小鹏的全系标配。具体的目标是,从今年到明年实现自动驾驶的Bom成本超过50%成本下降,整车硬件含动力系统达到约25%的成本下降。


通过降低价格,可以降低用户的获得成本扩大用户的感知。比如之前上市的G9,其产品本身没有硬伤,但差异化优势几乎没有,特别是在G9入门版没有任何智能化,放弃了它好不容易占领的智能化高地。而另一方面,小鹏一直主打智能化,目前也没有成功没和任何竞品拉开差距。之前预热的城市NGP功能,因高精地图准入等等因素,只在广州深圳几地少量落地。


小鹏说今年下半年,小鹏基于XNET深度学习算法的XNGP将不再依赖高精地图,可以实现对于全国范围数十个城市道路的覆盖能力。而从三月份开始,XNGP将会在广州、深圳、上海多城市多车型加速落地。XNGP的推广和能力将决定其品牌的标签能否立住,这也是小鹏的立身之本,效果如何也将会很快见分晓。何小鹏认为未来5年将是全自动驾驶的黄金5年小鹏要获得第一的市场份额。


在生产制造工艺上,小鹏也在进行改进也降低成本,方法几乎和特斯拉一致。何小鹏表示,该公司采用了新的一体化冲压,这将在G6上有所体现,由此整车可降低40%—50%PACK的成本。何小鹏表示,包括在自动驾驶、整车都有比较清晰的路线图,目标是怎么样能够在今年下半年、明年上半年以及明年年内完成几个阶段成本的巨大下降。


300万辆是生存底线?


外界目前不少声音认为小鹏将是蔚小理中最先倒下的一家,关于其“不行了”的传言也很多。3月15日,有自称小鹏(XPEV)供应链上公司的匿名用户发布信息称,小鹏汽车代工工厂在低价卖料,表示该公司“不行了拿不了货了”。而小鹏汽车方面对此回应称其为“虚假信息”。实际上,从现金储备来看,小鹏短期内确实不会死:


截至2022年底,公司的现金与类现金资产(含长短期定存)储备仍有300多亿人民币(对应40-50亿美元)。即使像去年那样,每年烧90亿,也还能烧3年。即使遇到困难,也可能有地方扶持或收购的机会。


另外,小鹏当前小鹏公司的估值1.6倍的PS,这是什么概念呢。对比历史上的新能源车企来看,蔚来在众人嫌弃时候的最低估值PS是1.2倍,而特斯拉十年内最低时PS是1.38倍。而当前的小鹏,已经接近新能源车企最困难时候的最低估值。当前小鹏仍深陷困境,P7i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公司接下来的业绩,但电池材料的降价也有望缓解下公司的盈利压力,但要说小鹏已经度过冬天,还为时尚早,真正能够决定其命运的是G6。


新势力当前阶段第一核心永远是交付量。交付量上不去,就没法形成规模效应。而对笑喷那个眼,能否迎来拐点也很快就会见分晓。


有意思的是,何小鹏在财报沟通会上发布了一个观点,其认为在蔚来中国能够存活最低规模是300万/年的。何小鹏判断的理由是,截至今年,仍大概有50家左右的乘用汽车品牌在中国有销量,他认为5年以后可能只有25家,在10年以后可能只有数家到10家之间。这意味着今天不管是10万一年,还是50万、70万一年的汽车公司在5—15年之间都存活不了。


标签: 小鹏P7 小鹏 Q4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